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绘本教学中的渗透(以《The ugly duckling》为例)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月第12期   作者:尹金弟
[导读] 本文在英语核心价值素养的指导下,以绘本The ugly duckling为例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绘本教学中的渗透。
        尹金弟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东莞学校
        
        摘要:本文在英语核心价值素养的指导下,以绘本The ugly duckling为例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绘本教学中的渗透。在The ugly duckling 的教学中,教师基于情感教育,精心设计教学,鼓励学生以读促说,让学生今后的同学关系大大改善。
        关键词:情感教育;绘本教学;以读促说
        
        绘本素材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绘本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以及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英语绘本形式丰富多样,画面较直观形象,较易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但绘本的图文所蕴含的情感,只有引起学生共情,经过深层思考才能够内化成孩子内心的美。

        一、教学前,选好绘本。
        1. 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孩子情感
        前段时间,我校六年级毕业生拍毕业照相拥而泣。班里一孩子发出感叹“我不敢想象我们到六年级时会哭成什么样,大家相处六年一定很舍不得。”这孩子的好朋友回应到:“对呀,我想到那个时候我一定会哭得倒地不起,但对于成绩不好得同学,我估计会没有感觉吧。”听到这样的对话,我顿时震惊了,难道成绩一般的孩子就受到同学的区别对待吗?只有读懂学生的情感世界,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力。我急于纠正这孩子的想法,想教授The ugly duckling这本与孩子们生活贴近、关注孩子情感体验的英语绘本,实现阅读与生活相融合。
        2. 用心收集,细心整理绘本资源
        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绘本运用能力,还应做一个有准备的人,平时多整理、归纳。让自己的绘本资源库逐渐条理化、系统化。整理绘本时,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1)该绘本故事情节难易度。
        (2)该绘本的文本复杂度。
        (3)该绘本的图片对文本的帮助。
        (4)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语言水平
        3. 适时对选择的绘本作必要补充与调整
         教师在选择绘本时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储备,如选择的绘本不能完全符合现实需要,这时教师应该化身为“魔术师和园艺师”去改编以及重构绘本,巧妙地运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适度、合理地拓展少量的新语言。笔者在选择The ugly duckling这本绘本时,考虑到孩子们处于三年级还没学过一般过去时,就将整个故事转述成一般现在时,降低阅读难度,用简单且可接受的语言来讨论故事情节。



        二.教学中,充分运用绘本。
        1.明确目标,用心设计
         笔者坚持英语核心价值素养的指导,在紧扣三维目标的前提下突出情感教育的在The ugly duckling这节绘本课中的体现,从导入环节开始铺垫学生对丑小鸭的情感。孩子们在观赏完柯尔鸭可爱的视频后,紧接着看丑小鸭出生的片段,都纷纷地说:“好丑呀我不喜欢它。”可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孩子们纷纷把自己带入到丑小鸭的角色之后,就会发出“What a poor ugly duckling.”的感叹。学生由最初的不喜欢它,到怜悯同情丑小鸭,最后丑小鸭蜕变为白天鹅后,孩子们都投来的敬佩的眼光,这时发出”不要以貌取人“的感叹!
        2.以读促说
        英语绘本按内容可分为知识性和文学性绘本两类。知识性绘本没有故事情节,很多知识性绘本是呈句式并列的结构,词句不断复现,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利于学生语言习得。文学性绘本有故事情节,而有些绘本故事较易引起学生共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个引导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细心观察图文,造就学生成为更好的学习主体。在教授文学性绘本时,教师应带领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感受主人公所感。如在《The ugly duckling》绘本教学中,学生对的丑小鸭这个故事耳熟能详,教师可充分发挥这点优势,鼓励学生以表演形式呈现出来。读到小鸭离开家之后经历种种排挤与歧视时,老师带领着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更深切地感受到这种委屈和痛苦,同时也强化了语言的应用。情到深处时,老师在加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因为长相差异、成绩高低等原因而区别对待同学。

        三.教学后,开展多样活动
        1.续写故事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之后,它再次回到自己的家,它会如何对待它的妈妈以及兄弟姐妹呢?孩子们各抒己见,续写故事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自主意识,也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衔接与贯通。这时孩子们的心声是: “No matter how to be treated, we should be kind to others.”续写完之后选出优秀作品粘贴在班内英语角供大家欣赏,并且老师还鼓励学生在班里演出续写内容,呈现出一派其乐洋洋的和谐氛围,与初读故事时那种悲凉与凄惨形成鲜明对比。
        2.书信传达,真情流露
        在教授完The ugly duckling后,教师鼓励学生去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与家人、朋友的相处方式。孩子们反应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时刻感觉自己做错了甚至有点对不起别人,比如领读的同学反思早读时对小部分同学有些粗鲁,更是有大部分同学很愧疚某些时刻对爸爸妈妈爱的唠叨不理解甚至不耐烦等等。教师这时起了关键的引导作用,教导孩子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问题,友善对待每一个人。鼓励孩子对把心中的忏愧在信上,并亲身给那个他或她。

        结语:
   绘本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课型,在平时的教学中既能实现绘本与教科书的整合,又能有效地发挥育人功能,而情感教育在小学绘本教学中的渗透,既对学生日后生活产生影响,也让老师站在一个新的视野和高度来探索更有感染力的课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