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雅坤
平城区第十八小学校文瀛分校, 山西 大同 037008
摘要:近年来,在多方面利好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种发展形势下人们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小学教学结构中,音乐课程的主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将体态律动教学引用到小学音乐教育之中能够起到提升学生身体感知能力的作用,其实质就是将学生的情感和肢体动作切实的整合,随后利用律动来促进学生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的不断提高,这种教学模式是当下最为有效的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学到的音乐知识和现实生活加以整合,在新课程改革工作全面实施的形势下,体态律动教学模式被大范围的加以运用,从而更好的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以调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小学音乐;体态律动;素质教育;策略
导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全面实施,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对大量的艺术类科学教学工作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尽管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方面有了一些转变,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教师教学受到以往老旧落后教学理念的影响等诸多问题十分的严重。
1 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中应用的作用
1.1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因为学生综合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学习音乐知识的时候,对于同一首音乐不同的学生往往领会出的情感是不同的,尽管体态律动教学方法中提出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的观点,但是在教师组织教学工作的时候往往还是教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为了切实的对上述问题加以解决,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的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切实的发挥出来,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1.2 提高学生表现能力
“体态律动”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利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来组织学生将身体动起来,从而引导学生利用肢体动作来进行音乐的表现。诸如:脚趾在组织学生进行欢快的音乐欣赏的时候,组织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挥动手臂,或者是进行跺脚,都可以起到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作用。身体动作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体态律动教学侧重强调的是学生的相关表现能力的培养。
1.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一首完整的歌曲通常都是由多个部分组合认成的,很多时候会由多个角色的存在,所以学生是无法单独用身体完成歌曲的表现的,所以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且安排学生自行进行合作、练习,这样就也可以完成完整的表演。在上述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可以不断的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对知识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 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中应用策略
2.1 通过体态律动展现音乐的旋律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音乐课本中的节奏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情绪,营造出不同的情感分为,音乐的律动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对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加以领会,在音乐节拍较快的时候,学生能够感受到热烈的情绪,而如果音乐的节拍处在中等速度的时候,学生就能够领会到音乐中的豪迈的情感,在音乐节拍较为缓慢的时候,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忧伤的感觉,这就充分的说明了,体态律动能够促使学生对音乐中所蕴含的各种情感加以更加准确的领会,这样就可以为后续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组织进行实际音乐教学工作的时候,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所以学生的性格都十分的活泼好动,更加倾向于利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创造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运用体态律动的训练模式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将学生的学习潜能切实的挖掘出来。
2.2 具体体现出音乐节拍
就以往小学音乐教学实际情况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切实的将音乐节拍加以展现,通常都是将多个不同的音符进行自由组合,利用各个组合音符来发音并且喊拍,这种模式被运用到了各个不同阶段的音乐教学之中,这种老旧的教学模式往往互怼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造成一定的阻碍。就小学阶段学生来看,运用肢体动作来了解音乐节拍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大部分实践能力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状态,身体协调性也是最为重要的发展时期,教师在组织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运用一些基础的节拍动作,引导学生在跟随节拍来做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这样也可以促使学生得以身心放松,为学生创造出良好学习环境。小学阶段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学习音乐,通过音乐的学习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并且也可以从中领会到律动的魅力。诸如:教师在进行《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的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添加一些音乐节拍,引导学生通过歌曲来感受其中的律动感,促使学生能够融合到歌曲之中,从而更好的领会歌曲所要传递的音乐情感。
2.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学校中音乐课程的开设,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利用音乐鉴赏美的能力。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自己身体上感受身体的魅力,体悟音乐不同节奏代表的含义,促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不断的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中的美,获得独特的音乐鉴赏能力。例如在课堂教学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世界名曲,让学生听这些音乐,然后老师讲解这首音乐的创作背景和音乐情感,让学生学会音乐鉴赏能力。在课外时间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寻找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鉴赏,也可以在课堂上分享给其他学生,说一下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音乐,这首音乐的音乐情感是什么等等。老师通过学生的分享了解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知道了学生喜欢音乐的类型,可以针对这些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总结共性问题进行讲解,使得学生更能深刻理解音乐的含义 3 结论
总的来说,体态律动其实质就是将身体与音乐节奏加以整合的一种新型音乐学习理论,在实践教学中加以运用能够切实的起到培养各种感知觉的作用,是与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相统一的一种教学方法。体态律动的实践运用能够更好的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切实的充实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小学音乐教育的未来良好发展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雪.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20(21):133-135.
[2]曹阳.试析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7):41.
[3]聂冬梅.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20(10):205-206.
[4]李桂梅.论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9(03):154.
[5]张婕.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6,36(0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