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瑞
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一中学 新疆 吐鲁番市 838000)
摘 要:构建主义为核心的学习理论指导下,使任务驱动可以很好凸显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性、创新性以及应用性。教师通过课堂环节的调整与授课计划的安排,设计真实且吸引初中生探究热情的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与实践活动的参与中,保证学习效率的更好增强。教师应凸显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并根据教学实际寻找更好融入任务驱动法的切入点,才能使活跃的信息化课堂既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时间,又在任务的完成中使知识体系得到更好强化。
关键词:学习特点;信息技术;思维规律;任务驱动教学法
引言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开展宗旨,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知识的同时,可以在应用中通过信息的整合强化学科素养,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更加科学的对信息技术知识有深入了解,才能在积极的学习活动中,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与实践意识,成为具有较强信息化思维的多元人才。教师应挖掘任务驱动法的开展优势,使信息技术课堂在新式授课形式的助力下,鼓励学生在任务的完成与思维的活跃中,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率,以达到促进信息化课堂有序开展的最终目的。
1任务驱动法的引入优势
应试环境的限制,使侧重实践的信息技术课堂主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不仅难以展现学科自身的应用性,过于被动的学习态度也很难使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因此过于平铺直叙的授课方法,仅依靠教师单纯讲解为主,既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时间,过于忽略主体性的授课形式,也严重与初中生活跃的思辨意识难以相处,导致授课时效性不仅大打折扣,也在抑制学生个性发展规律的同时,影响正常授课工作的有序进行。
作为十分新型的教育形式,任务驱动法的开展宗旨,是为了培育出更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学生。教师需要根据信息技术的授课要求,按照初中生的探究规律与信息素养,能够挑选出更引起学习积极性的任务,要求学生以合作或独立思考的方法,进行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所以教师应慎重挑选任务主题,并建立相应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可以在更加明确的学习规划中,进行对知识的整合与获取。尤其是信息技术知识不仅理论性很强,更需要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加深记忆,才能通过反复练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教师需要脱离陈旧思想的制约,不能使教育工作仍然受到陈旧思想的约束,而是积极挖掘任务驱动法的使用特点,并按照教学需要使学生在更加充满探究性的问题情境中,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只有这样以任务驱动法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课堂,才能脱离应试教育的影响,不仅将更多的课堂学习空间还给学生,也在节奏转移的过程中养成学生细心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体现素质教育的改革要求,使学生在更加多样的任务主题中,通过思维的延展增强知识整合能力,从而构建更加完整信息技术体系的同时,使高效的教育工作培育出更加多元化的优秀学生
2任务驱动法结合信息技术的主要路径
2.1加强课堂合作
任务驱动法的重要落实途径,在于学生能始终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才能在活跃的思维鼓励下探索知识,从而取得更加有效的学习效率。教师需要尊重初中生信息素养与认知规律,使用任务驱动法时重视合作课堂的建立,引导学生在配合中共同探索学习任务,又能在思维的碰撞下使基础知识在不断实践中,获得更好的学习质量。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加工音频素材时,由于本节课对学生的处理能力与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与学习情况,按照知识接受能力合理分配学习小组,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音频后,请学生在欣赏中激发自己动手加工音频素材的积极性。当整体的课堂氛围十分积极后,教师就可以请学生按照分组,以“设计音频作品”为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学习重点分配每个人的任务。如,有的学生负责收集素材、有的学生进行制作、还有的学生需要带领知识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这样既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相互合作中,快速进行对课堂任务的完成,也能始终在明确的学习任务中,取得更加理想的探究效果。另外,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时,教师也应加强引导,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讨论情况,还应着重对其实践技能进行强化。这样既能使信息技术知识更好在灵活使用中,帮助学生快速提升信息素质,也能在不断合作与课堂任务的完成中,使积极的学习态度推进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开展,并发挥任务驱动法的引入优势。
2.2尊重探究主体性
探究主体性既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重要动力,又能脱离教师刻板的教育思路,使学生找到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由于任务驱动法的开展原则,需要教师始终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所以设计的课堂任务也应更满足实际的学习情况,才能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热情的激发,既保证探究主体性得以体现,又能通过知识的不断整合,使信息技术学习效果不断提升。教师应按照信息技术课堂开展要求,设计更满足探究兴趣的任务主题,才能为建立高质量课堂教育工作提供真正的助力。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制作网页的知识时,需要学生了解精美的网页不仅能够快速抓住浏览者眼球,也同时考察技术人员的制作能力与审美意识。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各种内容新颖、布局合理以及色彩协调的网页进行展示,请学生在欣赏中找到这些网页的共同之处。这时教师就应根据初中生的性格特点,以“制作精美网页”为课堂任务,要求学生能够自行收集素材,并进行对网站首页的规划以及布局的安排。为了增加网页内容的丰富性,学生通常会选择用视频、文字以及图像作为素材,而教师则需要充分将学习决定权交给学生,通过探究主体性的提升打破依赖教师的错误习惯,而是在知识的应用中,能够按照制作步骤完成网页的制作。当学生完成课堂任务后,教师则需要举办网页评比大赛,用学生投票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选出十个制作最精美的网页进行展示。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创作自信心,通过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也使其逐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在探究主体性得到强化的同时,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保证学习效果,使形式有趣、内容丰富的信息技术课堂,更好指导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授课质量。
结语
综上所诉,脱离教师讲解知识的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法的应用优势,不仅使学生在思维的快速拓展中,按照任务要求进行对知识的获取,也能在实践中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收获更加理想的学习效率。教师应挖掘任务驱动法的应用内涵,除了尊重初中生学习规律外,还要积极与信息技术课堂高效融合,才能推进教育质量平稳上升。因此任务驱动法可以高效推进信息技术课堂的有序开展,值得被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奎斗.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华夏教师. 2020(02)
[2]姜兴武. 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家长. 2021(05)
[3] 徐瑞桃.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J]. 新课程研究. 2020(23)
[4]马素媛.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数学课中的应用[J]. 中华少年. 2018(31)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马晓瑞(1979年10月—),男,回族,新疆吐鲁番市人,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一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二级教师
邮编:8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