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要点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9月上17期   作者:夏明忠
[导读] 对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问题进行总结,包括防水混凝土、桩头、基础底板等施工部位的问题,提出了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要点,需要规范卷材湿铺流程、严控材料质量与混凝土抗渗能力、加强基础底板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科学安排施工顺序等,更好的确保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质量。

4305261981041****9  夏明忠

摘要:对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问题进行总结,包括防水混凝土、桩头、基础底板等施工部位的问题,提出了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要点,需要规范卷材湿铺流程、严控材料质量与混凝土抗渗能力、加强基础底板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科学安排施工顺序等,更好的确保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近年来,建筑防水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新型防水材料和防水技术成为建筑结构不可或缺的部分。地下建筑是高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由于其所处的环境复杂,被地下水所包围,容易被侵蚀或冷热作用导致地下建筑外墙结构劣质化,从而引发渗漏等问题。相比于地面建筑,地下建筑的防水抗渗要求更高。为了满足建筑空间防水抗渗的需求,需要结合地下建筑特点,选择合理的方式开展防水抗渗管理。
        1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问题
        1.1防水混凝土
        1)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存在交通拥堵问题,易出现离析和坍落度过小的现象,导致混凝土自身成型不好、不密实,可能留下防水隐患。2)防水混凝土对入泵坍落度控制不严格,控制过大过小,均会对防水混凝土成型质量造成影响,其坍落度宜控制在120~160mm,每小时损失不应大于20mm,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另在振捣过程中,施工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机械振捣不密实,振捣时间过长或过短,导致混凝土自身成型不好、不密实,均会留下防水隐患。3)混凝土终凝后未进行有效养护,个别标号过高易出现开裂,造成渗漏水,影响其耐久性和正常使用功能,留下防水隐患。
        1.2桩头
        1)桩头防水材料的选择,未综合结构、施工、材料等进行复合设计,防水材料选择不当,留下防水隐患,并影响结构安全。2)桩头及周围的垫层随着施工过程中荷载的不断增加,相对于桩沉降量较大(即与桩有相对沉降)。桩周围的土体相对其它桩体之间的土体密实度较差(施工过程中不易夯实),导致垫层混凝土的收缩与桩的缝隙随之增大,部分地下水可能会沿着此缝隙溢出,防水层在桩周边与基础垫层交接处有被破坏的可能,使筏板基础垫层下方渗入留下防水隐患。3)桩头与基础底板属于刚性连接,即桩周边、桩顶与筏板基础的接缝存在一个混凝土施工缝,未能尽可能将其二者连成一个整体,造成新老混凝土粘结不好,在此结构施工缝处渗水进入,留下防水隐患。4)桩头防水施工过程中,桩基础钢筋根部,防水不易完全施工到位,如地下水较丰富,会在基础筋根部渗水留下防水隐患。
        1.3基础底板
        1)基础底板底面与外墙垂直相交处,即为常说的“阴角”“阳角”,属应力集中部位,是防水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如果该处没有采取可靠的基础模板型式,则较难控制该处的防水施工质量,另该处的防水附加层及附加层宽度不够及防水材料未能有效搭接等均会留下防水隐患。2)施工过程中,有涉及塔吊基础和设备基础的构筑物时,在基础底板防水施工时,忽略了其构筑物底板的防水,导致该构筑物区域成为了基础底板的防水薄弱区域,留下防水隐患。
        2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要点
        2.1规范卷材湿铺流程
        铺设前同样要将基层表面施工垃圾彻底清除干净,保证基层表面平整,并用高标号聚合物砂浆将砂眼、孔洞等修整完善,保证基层无空鼓、无开裂、无浮浆、无积水。


按照2:1的比例配制水泥素浆,高温天气或基面比较干燥,可加入适量建筑胶粉。水泥素浆配制完成后视基层平整情况刮涂水泥素浆,通常素浆厚度在2mm左右,过厚会导致开裂,过薄则会影响粘接效果。刮涂时要注意压实、抹平,保证刮层的平整度。防水卷材涂满水泥素浆后抬起一端回翻铺贴于基层,注意铺设过程中要用刮板由中间向两边刮压排出空气。下一幅卷材对齐基准线,并与上一幅卷材可靠搭接,搭接宽度至少在8cm左右,铺贴下一幅卷材时要注意长边搭接,撕除上下层防水卷材搭接处隔离膜,用水素浆铺搭接边。铺好防水后至少晾放1d,通常温度越高晾放时间越短,高温环境中要注意做好防水层的遮盖,避免高温曝晒。
        2.2严控材料质量与混凝土抗渗能力
        采用混凝土防水抗渗试验,分析混凝土的抗水抗渗情况,确定混凝土的水料比,确保混凝土的抗渗能力。混凝土的防水抗生能力与其水灰比、粗骨料与细骨料等参数相关,工程中所用的混凝土防水抗渗参数应该大于设计数值的0.2Mpa,水灰比≤0.55,提升混凝土防水抗渗能力的方法如下。第一,通过改变混凝土孔隙结构改变混凝土密实度,采用外加试剂的方法,能够减少混凝土的孔隙结构,提升其防水抗渗能力,常用的外加试剂可用引气型外加试剂,让混凝土结构中的气泡减少,提升其密实程度;第二,降低水灰比提升防水抗渗能力,选用级配良好的细骨料作为混凝土掺杂物,能够降低混凝土内部孔隙率,不仅能够节省水泥用量,也能够增强混凝土密实度;第三,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工艺,对混凝土振捣和养护工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混凝土抹平后加强养护管理,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3加强基础底板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防水施工期间,如地下水位未降至达到防水施工条件标高位置,则要先进行降水处理,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至少要低于施工面500mm以下,再进行防水施工。防水施工过程中难免不逢雨季,如果按照基层含水率>9%的要求,现场防水很难保证持续性施工,可采用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对局部含水率不能达到要求的潮湿基面进行处理(基层处理剂应与卷材及胶粘剂的材性相容),处理后的基面固化以后,水气无法透上来,很快便可以进行卷材施工。第一天下雨,第二天采用基面处理剂进行处理后就可以正常施工,有效防止了空鼓、起泡等质量问题,又保证了正常的施工进度。防水卷材在结构底板垫层上施工时,除基坑结构转角处周边600mm范围内卷材与基层之间要热熔满粘外,其余基础底板第一层卷材可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使其更好地发挥卷材防水材料本身性能。
        2.4科学安排施工顺序
        不同的防水工程其防水结构的施工顺序安排有着较大差异,即使同一防水工程的不同部位,结构防水施工顺序也不同,比如底板防水、侧板防水、顶板防水的施工顺序就不一样,因此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标准、顺序进行结构防水的防工。防水部分通常包括自防水钢筋混凝土顶板、自粘防水卷材、防水砂浆保护层、混凝土垫层等,一般情况下自防水钢筋混凝土顶板养护结束后就要及时铺设防水层,然后再进行防水层的保护层施工。
        3结语
        为了提升防水工程质量,需要从材料、设计、施工、管理等多方面开展控制,选择高质量的防水材料,精心组织施工,施工后严格质量控制,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保障施工质量。施工完成后需要开展全面检查,确保防水工程符合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和功能需求。
参考文献:
[1]何兴望.浅谈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21,(03):119-120.
[2]陈世磊.房建地下工程中防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地产,2019,(16):121.
[3]林琳,李玉训.建筑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建筑,2017,(09):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