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月第12期   作者:杨怡婷
[导读]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应该对学生们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引导和基本知识的教学,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杨怡婷   
        惠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  广东省 惠州市   516000
        摘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应该对学生们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引导和基本知识的教学,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对于学生们的要求和框架实在是过于繁琐和死板导致学生们在绘画,是不能够完整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画出的画作也是没有灵魂的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们提升自身美术能力,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对学生们进行一些正确方法,教学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们能够积极完整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通过为学生们建立学习小组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在与其他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知识,在与教师交流的时候能够解决自己的学习误区,在其他人交流的时候能够创新自己的创作思维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有效提升自我。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方法与对策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简单、重复率高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们在一次又一次的临摹和绘画中产生对美术学科的厌烦心理,学生们的学习欲望不高,对其相关知识也没有学习兴趣,所以导致学生们在课堂中都不会主动的去探究知识以及像教师深入讨论其美术,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很好。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针对美术学科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核心思想需要进行调整,应该对于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有所提升,希望能够通过教师的一些正确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们达到提高美术能力以及个人审美能力的目的,并且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们只需跟着教师的脚步走”这一教学现状。让学生们能够逐渐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向教师询问一些相关知识点以及自己可能出现的知识误区,让教师能够为自己及时讲解。并且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积极运用信息时代的产物——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自身学习兴趣,提高自己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时能够积极主动并且自主去探究更深入的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一些较为抽象的美术画法,或者是对一些经典美术画作,需要进行鉴赏,以及相关历史讲解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进行一些样图的播放以及一些对作者绘画时的思想采访视频,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们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以及作者在绘画时所运用到的手法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去进行赏析和学习。例如,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们播放“达芬奇学画画”相关动画视频,在学生们能够理解其动画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去学习其视频含义,“达芬奇在学画画时,老师也不教他画东西,每天只是让他画鸡蛋,他很不耐烦,但是也慢慢的坚持下来了,直到有一天,老师说‘好了,你已经画的很好了,你看看你画的这些鸡蛋,每一个看着很相似,但其实又有所不同,所以,画画的过程就是需要坚持的,而且,需要你能够细心的去描绘!’”运用这一小故事,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去理解画画的意义,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能够身心更加完整的去学习美术。
        二、营造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教师在帮助学生们学习时,不能够仅仅只是抓住学生们个人的问题,帮助他进行改正,还需要考虑班级是一个整体性,需要帮助整体学生们的学习氛围,能够得到提升,让学生们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内更加友好的交流,其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能够在帮助学生们提升知识的吸收率以及对新知识的包容程度时,有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学生们互换教学模式,教师转变自身角色成为对学生们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并不是主导者。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绘画时能够积极表达出属于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描绘出教师心中所想的图案,而是应该画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向其他人表达其中可能蕴含的一些意义。
例如,在需要进行写生的课程时,学生中可能出现一些抱怨的声音,“出去画画也太累了”,“太阳太晒了”,“这天气好热呀”等等,在这时候,教师就需要为学生们做出一个积极的榜样,告诉学生们,“我们不要沮丧,不要往坏处想,应该想一些好的事情,我们可以出去玩,可以出去郊游,可以出去野营,然后在玩的过程中进行绘画,将自己觉得美好的画面运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来,可以带回家给自己的朋友和父母看,你的朋友们一定很羡慕你,你的父母一定很为你骄傲!”积极向上的鼓励学生们能够克服困难,完成作业。但是在学生们进行绘画时,教师就需要退到一个合适的距离,让学生们能够自己去进行写生作业,让学生们养成在绘画时绘画思想,不依靠他人,能够勇敢完整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以及思想。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积极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有益于学生们情绪被感染,能够更加专注注意力和认真完成其写生作业,帮助教师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三、建立学习小组互相督促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与他人交流,不能够及时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且采纳他人的意见,能够学习他人的思路等等,导致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只会进行盲目的“模仿”教师,但缺乏其中的绘画灵魂,所以又不能够绘画的很好,所以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帮助学生们改变教学现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运用,督促学生们进行积极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及时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一个沟通的桥梁,并且能够让学生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诉说自己的思想,让他人能够与自己进行一个有效交流。
        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小组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互相督促学习,共同进步。在建立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根据与自己兴趣爱好相近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让性格相似的学生们在交流时更加无障碍,更加方便,能够为学生们提供学习过程中的便利,就是在帮助他们。并且对于不同小组内学生们产生的不同问题,教师能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因材施教,帮助学生们实现个性化教学,丰富自身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相关美术知识。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第五课——《风景写生》时,教师就可以在能够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的基本情况下,为学生们挑出几个较为符合绘画主题的周围地点,让学生们能够在周末等闲暇时间积极的去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写生,完成其美术相关作业,在其中能够融入自身的思想,以及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有益于教师能够对学生们进行更加正面的,更加正确方向的引导。让学生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学习他人绘画思路,为自己创新学习途径,帮助自己能够更加快速的提升学习效率,有效提升自己。
结束语: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想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以及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从学生们的多方面下手,能够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们提升学习效率,在实地写生的时候,运用一种较为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以及恶劣天气,能够让学生们明白学习美术的核心意义,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且勇于克服困难,积极勇敢的运用自己手中的画笔表达自己的想法。
参考文献:
        [1]高妍彦. 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2]姜祯. 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