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芳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青阳一中242800
摘要:在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认为体育是不重要的,应把学习体育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学习文化课上。根据调查可以发现,我国现在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这无论是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还是学习状态来说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伴随着素质教育标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各中小学也开始重视体育课程的安排以及规划,发挥体育课程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同时,为了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在高中体育教学方法中,教师除了要改变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观念,更重要的是要对体育教学进行创新开拓,引导学生锻炼健康的体魄以及构建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革;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研究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自该决定提出起,我国就开始加大高中体育教学创新力度,以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实现青少年的综合发展。
1传统高中体育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在以往的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关注对学生进行单一技术动作的练习,但是这样的简单训练并不能有效达到提升学生运动能力的效果。此外,这种单一的基础性练习存在较强的随意性,教师没有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训练时也会觉得枯燥,学习态度消极。目前,大部分高中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并没有一套属于自身的教学方式,而是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忽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在课堂上,学生只能按照教师安排的内容进行训练或者自由活动,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对于高中体育教学来说,很少有教师会真正借助教材上的内容,而且每个地区的体育教材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总体内容也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因此,也很难满足现阶段高中生对体育的学习需求。除此之外,初中体育纳入中考成绩,但是高中体育并没有纳入高考,因此学生也将精力放在了其他高考科目的学习上,对于体育只是当作平时学习之余的放松课程,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还有一些学校,为了提升学生的升学率,体育课直接会被文化课教师占用,这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那些喜欢体育的学生的积极性。
2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的重要意义
2.1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
高中阶段的学生,既要面对各个学科的繁重学习任务,又要面对高考、升学的压力,所以会导致很多学生每天都处于高强度、高压力的紧张状态之下。如若学生这种状态的长期持续,就会形成学生的心理负担,而引发心理疾病等问题,以此来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所以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应对学习、生活。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能够激发起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强化学生的体质,确保学生健壮的身体为紧张的学习打下基础。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2.2不断丰富授课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高中体育教学形式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关注体育基础薄弱的学生。此外,还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进行长跑的知识和技术要领的教学时,教师所要设计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真正明确长跑的基本要领,能够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有效运用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要点,能够意识到长跑对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借助一些现代化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些长跑视频,让学生对长跑有更深入的认知。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游戏,让高中生能够在游戏中,挖掘体育潜能,提升体育素养。
3新课改革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的策略
3.1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的推进使得越来越多教师注重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在体育课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比赛和教学视频,以便学生更详细地了解动作要领,同时感受到体育运动的趣味,这对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具有积极意义。体育课的可操作范围非常广,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给体育课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如拔河比赛,既能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体能。而且,轻松的课堂氛围能够使学生释放学习压力,调节学生的心情。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体育课程也不应限于跑步、跳远、跳绳等简单的运动,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游泳、网球、乒乓球等,使学生接触多样化的运动内容,多方面锻炼学生。
3.2采用新技术丰富教学环境对教学模式的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新技术丰富教学环境,开发新的教学模块。首选VR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人体的多种感知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外部感觉,实现了由于环境问题难以开展诸如滑雪、赛车、射击等运动的教学新突破。此外,利用5G技术和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在教学中不仅实现了视频的快速传输,也可以把抽象的体育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提升了学生的认知、理解和分析能力。因此采用各种新技术能极大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新模式。
3.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其身体素质,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能够化解心理的问题,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以此来真正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因此,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情绪波动,一旦发现异常的学生,可以与学生进行私下的沟通、交流,去了解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以便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加以心理安慰、支持,帮助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促使学生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同时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与活动的设计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况,指引学生正确地面对自身的优缺点,学会扬长避短,在考试失利的时候去探寻其原因,而不要压抑自我、否定自己。从而对于心理沮丧、难过的学生,都可以通过体育课去舒缓其身心,真正发挥出体育教学的功能与价值,促进高中体育教学质量与实效性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体育课程安排,不仅可以让学生释放孩童的天性,同时又能够帮助学生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等方面实现全面、优秀的发展。体育教师要基于创新角度来开展高中体育教学,就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与新时代的教学理念进行结合,来帮助自身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在符合现代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以及目标的前提下,将快乐体育的理念渗透到高中体育的教学中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让教师和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交流学习,得到共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磊.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7):95-96.
[2]于春婷.浅析高中体育创新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04):26+34.
[3]张琼.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探析[J].新课程(下),2019(11):196.
[4]张学明.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性改革模式的思考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9(09):149.
[5]张烨.高中体育创新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19(2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