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合唱对高中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月第12期   作者:曹阿信
[导读] 高中生班级合唱中不仅要学习演唱技巧,更重要的是进行审美教育,(通过班级合唱的深入实践和对高中阶段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曹阿信
        湖南省邵东市第一中学  422800

        摘要:高中生班级合唱中不仅要学习演唱技巧,更重要的是进行审美教育,(通过班级合唱的深入实践和对高中阶段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班级合唱主要体现在“班班唱合唱”、“音乐为人人”,让艺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美育作用,努力让学生成为班级合唱的受益者,由于高中生身心接近于成人的状态,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针对性的开展提升音乐审美能力的训练,班级合唱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高中生才会更好的接受班级合唱教学。
        关键词:班级合唱;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中学阶段最重要的部分,这个阶段的学生即将成人,以及要面对人生的第一个选择“高考”,赢在高考是底线,超越高考是追求,合唱最后拼的是文化,这个阶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审美能力也在逐步提升,班级合唱是对高中生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课程形式,高中生在日常其他繁重的文化课程后参与合唱训练,不仅能放松身心,还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这是全面落实高中生素质教育开展,让高中生提升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对未来人生态度会更加乐观积极,这也对高中阶段课程的学习也是有好处的。
        1.高中生班级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示范被弱化
        班级合唱对高中生而言,演唱音色比以往有更高的要求,教师的示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帮助高中生在班级合唱中提升自己的演唱技巧,从气息、咬字、发声方法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的体验和实践出如何形成好声音。但是现在的班级合唱中,由于很多教师还是注重理论,缺少了一定的实际演唱部分,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教师示范并没有什么作用,自己有自己的想法,这也是导致教师在班级合唱教学中缺失的问题。[1] 因此让学生通过教师示范感受音乐,更能鼓舞学生的演唱积极性。
                
        1.2教学方法单一
        合唱的教学相比音乐教学中其他内容,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进行多个维度的联系方式,尤其是要运用好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但是还有一些音乐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缺少灵活的教学方法,还是对高中生进行纯理论教学,这样对于高中生而言减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尤其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就比较大,在音乐课堂上还是枯燥的学习方式,就更不利于学生的音乐审美提升。[2]在日常的班级合唱训练时,可以运用奥尔夫教学体系中的节奏朗读教学法、律动教学法、声势教学法、器乐表演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利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物品如:桌椅、笔、书、水杯等,结合多种教学方式丰富课堂的音响效果,增强课堂趣味性。
        1.3学生没有合作意识
        在进行班级合唱的教学过程中,以多声部的演唱进行,对音乐的理解也是纵向思维,这种合唱形式是需要团队协作的,一般是全班学生都要参与其中,在普通班级学生中有演唱技巧好的,也有演唱技巧一般的,甚至很多学生没有集体意识,以为自己有很好的嗓音和演唱技巧,就刻意凸显自己的能力,最后导致整体班级合唱效果明显不好。这些都是高中生没有整体合作意识所导致的,也是班级合唱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影响教师对高中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这就是需要音乐教师对教学赋予教学热情,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教施材”,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到班级合唱的同时,能发挥各自能力和谐融入合唱作品中。
        2.高中生班级合唱中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生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接触的音乐类型种类繁多,这更需要音乐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组学生梳理不同种类音乐风格特征,让学生理解并把握其音乐的表达技巧,只有通过在实践中,学生切身的感受到音乐的不同,才会有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

合唱起源于17世纪欧洲教堂的唱诗班,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遍布世界各地;在我国合唱作品自20世纪初期,李叔同先生创作的第一首三声部合唱歌曲至今,近百年的合唱文化已深深地扎根在我国丰厚的艺术文化沃土中,大量的优秀作品在班级合唱中再次回到大家身边,教师结合多种音乐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认知到合唱形式带来的魅力,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班级合唱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
        2.1利用线上平台丰富音乐审美教育资源
        线上的平台是音乐教学中需要重视的平台,现在互联网平台发展非常迅速,学生通过互联网技术平台在平常的生活中听一些流行歌曲。所以教师在进行班级合唱的教学中,要想做好音乐审美的培养,就要利用好线上平台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音乐教育。[3]和学生建立起在线的音乐教育平台,平台上有教师准备丰富的音乐合唱资源,学生通过这些资源的学习使自身提升音乐审美,这些资源都是教师在平常的课下进行专业的录制,使合唱教学的专业性有一定的保障,而且教师在准备这些音乐资源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我国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挑选合适且与时俱进的合唱作品,这样学生在进行音乐审美的提升过程中才会提升专注度,才更有利于学生通过欣赏音乐的美,起到提升自己审美能力的作用。
        2.2音乐教师要注重班级合唱的组织
        这个部分是需要教师在进行班级合唱教学中进行的,音乐教师要不仅是教授者,同时也是学习者。教师和学生要搭建相互之间的信心,在于高中生进行班级合唱的教学中,教师也要用心去感受合唱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要充分做好合唱作品的案头工作,通过熟读乐谱、弄清曲式结构、熟悉各个声部、关注旋律、和声、节奏、速度、力度、情绪变化等音乐要素。如果音乐教师都不认真了解合唱作品的全部内容,在作品最后呈现中就达不到预先的效果,学生也会逐渐对教师失去信任。因此班级合唱要做好排练准备,提高排练效率
        班级合唱教学,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进行具体教学组织,认真把握音乐风格,聆听作品音响或相关作品音响,查阅文献资料,结合多种形式,例如学生在学习少数民族歌曲合唱瑶族舞曲的合唱中,教师首先可以用长鼓来吸引学生来进入到学习中,其次学生听到好听的鼓声为后面的合唱教学的进行做好铺垫,学生提升自己的兴趣进行班级合唱的学习,更会与其他学生有合作的主动性。
        班级合唱旨在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但没有制度的叫团伙,有制度的才叫团队,班级合唱的组织管理尤为重要,音乐教师在加强自身对班级合唱管理的同时也要取得学校领导的支持和认可,努力协调好学生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在合唱训练中满载而归。
        2.3提升高中生在班级合唱中遇到问题并解决的方式
        虽然高中生在学习压力上已经完全超过了小学生和初中生,但是抓紧时间,使做事更加有效率也是一种放松,不是松散的放松而是对学习的调整,唱歌也是保健,对学生的身心有帮助,也能忘却学业的压力,调整学习状态,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一定不能走过场。音乐审美教育必须让学生去参与,才能培养学生真正评价美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不仅是对音乐,对其他事物同样如此。教师在长期的班级合唱教学中应该注意通过不同的方式,要让高中生了解音乐家和作曲家的历史,尤其要让高中生自己了解喜欢歌曲的创作想法,尤其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评价,去提升高中生的音乐审美。
        在班级合唱具体教学中,高中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教师在班级合唱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音乐的艺术特征,音乐合唱虽然是要通过声音演唱,但实际上是需要靠听觉来提升的艺术特征,基本所有的班级合唱首先要保证要听到位,并结合到整个演唱的过程,高中生在学习班级合唱的过程中,会遇到情绪控制不到位,节拍不清晰,把握不住合唱歌曲速度的快慢,高中生对于自己演唱也缺少一定的旋律认识,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好互联网平台以及日常的教学进行班级合唱细节问题的解答,要教会高中生学会调整自己在演唱中声音的控制,还要提升对音乐的感知,学生在合唱的不断学习中提升了自己的音乐能力,遇到不同的问题能更好解决。
        3结束语
        班级合唱实则是在美育背景下的一种育人形式,普通文化生中也有许多多才多艺的学生,需要通过班级合唱的形式展示自己,通过班级合唱感受音乐风格的多样性,排练方式的趣味性,作品完成后的成就感,以及音乐带给学生的感染力,这些无不从方方面面带给高中阶段的学生丰富的校园生活,班级合唱对于高中生来讲,也是培养他们集体性的一个重要的形式,并在美育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教师也要在具体的教学中结合学生近期其他学科的学习情况,来合理安排教学进行,更能体现教师对高中生进行科学的音乐审美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婕. "浅谈高中生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文渊(中学版) 000.002(2019):508.
[2]杨洪福. "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000.005(2019):120-121.
[3]付丽葵.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北方文学, 2019, 000(008):235-235.
姓名:曹阿信 工作单位:邵东市第一中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