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月第12期   作者:黄红
[导读] 新媒体时代下,在课堂中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已经是当前教育的大势所趋。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推动小学音乐授课模式的更新换代
        黄红
        信宜市教育城小学   广东省 茂名市   525300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在课堂中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已经是当前教育的大势所趋。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推动小学音乐授课模式的更新换代,还能为师生提供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优化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
        关键字:现代化教学手段;小学音乐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让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大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从而使学生提升自我的音乐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音乐课堂的发展现状
        受长期的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生不太注重音乐学科的学习,认为音乐只是一门休闲娱乐的课程。随着智慧课堂等现代教学手段的普及,教师过分的依赖视频课件,在课堂中只是简单的让学生跟着视频、音乐唱,对于深层次的乐理知识比较忽略,不太注重乐谱的学习,从而导致学生唱歌有音准问题.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之前,应该明确哪些课程适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哪些不适合。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例如:在有关音乐鉴赏课程内容中,教师就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这样可以弥补传统音乐授课方式的不足之处,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方式来开展课程,突出教学的本质,使学生可以领略到音乐的魅力,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然而,在给学生讲授声乐知识的时候,就不太适合套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声乐具有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六个类别,在唱法中则分为美声、流行、民族等,在讲授声乐知识时就比较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如果盲目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但不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还会拉低学习效果。
        二、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的前提条件
        (一)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和完善的教学设施
        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保证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良好运用的前提。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整合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使多媒体教学真正的走入课堂,不断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教师拥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教师只有具备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才能在课堂上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促进音乐教学效果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音乐课堂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融合提供动力支持,教师可以利用视频、音频、图画等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虚拟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在趣味的情境中学习,在课堂上展示自我的音乐表演水平。例如:在讲授四年级上册《蜗牛与黄鹂鸟》一歌中,学生因为害羞内敛无法在演唱歌曲时从音色和语气上表现出体验本首歌时应有的情绪,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虚拟的情境,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染下,胆量也会变大,大胆展示自我的音乐水平,教师在学生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演唱情况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更好地为学生解决难点。在创设的虚拟情境下,学生大胆而真切的演唱,可以使他们深切的体会到人与自然、动物的亲密和谐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良好品格。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情,从小学生都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有趣的导学课程和课堂游戏环节,激发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兴趣。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生动性和互动性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有关课本乐理知识的教学资料,注重对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延伸,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例如:在讲授四年级下册的《茉莉花》一歌时,可以利用视频导入课程,先让学生欣赏歌剧《图兰朵》片段中的《东边升起月亮》,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感知《茉莉花》这首讲述民歌的清丽柔美,再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国的《茉莉花》在世界音乐史上的位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顺利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学习和继承我国的民族音乐。
         (二)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
        教师可以利用在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电脑、平板、手机等现代化化教学手段查阅资料。了解课本曲目中词作者背景或者乐理知识。学生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自学曲目,用电脑、手机播放课本上的曲目,自己试着跟唱进行模仿,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学生通过跟着标准的曲调唱歌,也能纠正自己不正确的读音,训练自己唱歌的语感、教师也可以在课前放首歌给学生们听,不仅能够起到放松的效果,还能够使学生产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各种移动终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教学活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对学生“一对一”的精准辅导。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运用既丰富了教学活动的形式,也弥补了传统小学音乐教学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策略
        (一)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
        现代化教学手段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可以将声音、文字、图像等融为一体,可以从视觉和听觉上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例如:在讲授五年级上册的《彼得与狼》一歌中,通过音频使学生熟悉管弦乐队中的各种乐器在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得到启发,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教学内容
        教师要想打造一个具有活力和趣味性的课堂,就必须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教学内容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有时候仅仅利用课本和教师的口述,使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讲授三年级上册《快乐的 de re mi》一歌中,教师可以先口述揭示本节课的学习课题,介绍作者的背景等,介绍完毕后可以为学生播放影片《音乐之声》的电影原音《de re mi》,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教学模式
        教师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为学生们创设出特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效果下感知音乐的魅力。例如:在讲授四年上册的东海渔歌《小螺号》一歌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欣赏有关大海、螺号、以及生活在海边愉悦玩耍的孩子们的图片,并播放《小螺号》,让学生们初步感受歌曲活泼快乐的情绪,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有着极高的运用价值,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小学音乐教学,可以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学生能够最大程度的感知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音乐中舒缓身心,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舜妙.基于生长教育理念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探新 [J].中小学德育,2020(12):54-55
[2]叶丽芳.建构区域教研模式助力小学音乐新教师专业成长[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11):115-117.
[3]冯爱珺.情境交融,寓教于乐—以湘教版三年级唱歌课《小骆驼》为例[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1):110-111.
[4]  刘鸽 . 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欣赏课程融合策略 [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37(02):20-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