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
四川省南部县盘龙镇小学 637300
摘要:美术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根植于生活的土壤,形成于人类思维领域,同时也由于人的创新而变得丰富多彩。在美术创作中,创新能力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美术创新实践中解放思想,打破思维的局限,体会艺术创作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精神;培养策略
引言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只注重专业技能,而是更加注重创新能力。所以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而小学时期的美术课程非常符合当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形象思维,因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一)未给予美术教学足够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虽然很多小学院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已经开设了美术课程,但这并不能代表教师与学校认识到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甚至有的学校中的美术专业教师自身都没有认识到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校园氛围下自然不能够安排更多的美术课时,师资力量与文化课师资力量相差非常大。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术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更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美术教学模式单一,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趣味性
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趣味性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美术教师还是课堂的主体,过分强调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实践性的引导,采取单调的灌输式方法让小学生被动地接受美术知识,不重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美术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加了他们对知识理解的难度,无法感受艺术作品的美感和美术课堂的魅力,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评价模式不合理,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的美术教学对小学生美术成绩的评价主要是理论成绩和绘画技巧,评价方式相对简单直接,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难免造成对学生的评价有失客观。小学生受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学习、性格、爱好和审美意识都存在差异,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形式和内容就会不同,有的学生擅长模仿,作品栩栩如生,而有的学生绘画技巧一般,但是艺术感知力强,每个作品都反映了小学生的内心世界,一刀切的评价方式不能客观地反映出不同学生的优势,势必会对他们的美术学习积极性造成打击。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人类智力活动的门户,其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新能力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在讲解绘画技巧之前,要给学生的观察创造一个灵活有趣的环境。
如在教学“草丛中”一课时,笔者带领学生走进学校的“耕读园”,欣赏不同的草,观察草的造型特点。学生自然而然发现小草因其种类、生长的速度不同而产生了高矮、粗细、大小等形态变化,同时也感受到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学生在画小草时就能注入对生命的热爱情感,从而不仅画出其美丽的外表,也画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又如,在教学“家乡的古建筑”时,可以带学生参观随处可见的、独具特色的闽南大厝,感受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文价值,让学生充分感受闽南古建筑虽然历经沧桑但魅力依旧,承载着闽南人民“爱拼敢赢”的精神特质。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也可以为学生的创作注入情感,扩展学生的创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抓住教学关键点,引导学生主动创新
美术课堂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重要场所。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和课堂的节奏,首先要确保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课堂设计中,教师应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通过营造开放性的创作、表达氛围,促使学生展现创新想法。
例如某教师在课堂前5分钟设计了“快创快画”环节,即通过《怪房子》的主题,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线条和颜色,设计一座房子,并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通过对学生设计作品的展示,教师发现学生在线条运用上逐渐灵活,在凸显了“奇”和“怪”的创作要点的同时,在构图、线条疏密、粗细方面也逐渐明朗,形成许多有趣的作品。再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手工活动中,引导学生展开创作,以“万花筒”的教学实践为例,在课堂设计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水彩笔、彩色纸、剪刀、胶棒等手工制作材料,并教授学生制作步骤和制作方法,然后鼓励学生自主设计,通过绘画、剪贴、再加工等形式,形成丰富多彩的万花筒图案,并在交换中分享自己的创意。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美术鉴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美术素材,让学生直观感受,促使学生进行课堂参与,表达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开展自主学习,培养思维活跃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学生就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完全沉浸在美术的知识海洋中,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对美术的兴趣。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检验学生知识吸收的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开展自主学习,还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前提是必须先了解学生,只有通过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或是学习方式,进行相对应的教学设计及授课,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增强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艺术源于生活,美术教育的目标不是为了绘画技能达到某种高度,而是为了使人提高美感的同时拥有创造力,应用于生活中。
例如,在讲授“纸盒变家具”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家具造型和简单的制作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交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并结合课前准备的材料,展开联想、制作。同时教师可通过设计问题,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引发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比如,通过小游戏“猜猜猜”的环节,猜猜其他同学所制作的家具是由哪些形状的纸盒制作的,提出疑问:有没有其他不同于作者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与大家展开激烈的讨论,在交流中探索新知,变被动为主动,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活跃度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所处的思维状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灵活地进行处理。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都不相同,思维发展有快有慢,教师要观察、引导,及时提供帮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不但要注重传授学生美术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我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创新能力正是小学阶段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素养之一,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师来说理应高度重视。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而小学美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具有非常大的优势,那我们就是就要将提升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强化学生美术绘画技能的过程中将他们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上去,为学生以后更好地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国红.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0):191.
[2]刘慧.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究[J].新课程(上),2019(11):212.
[3]刘月.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7.
[4]柳红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究[J].读写算,2018(28):16.
[5]金宇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J].科普童话,2018(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