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玉田县杨家套乡高马头中心小学 河北省唐山市 064100
摘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音乐学习同样也不例外,如何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是音乐教师应不断学习和研究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想让他们认真上好音乐课,提高艺术素养,需要音乐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激发他们的音乐学习兴趣,进而爱上这门学科。本文就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培养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1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激发与培养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学习质量及效率的重要因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是我国当前教育工作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通过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提升,在学习上更加专注,也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更加扎实地掌握音乐知识,从而使得课堂的学习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学习效率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是极为重要的,而要想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切实地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通过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音乐的教学质量。
2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2.1营造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
小学音乐创新教育旨在对现下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变,激发学生潜意识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在信息科技遍满各处的大环境下,致力于尽力满足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育的需求,改进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小学音乐教师要以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为基础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更加多样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应结合低年级学生爱玩的天性进行音乐教学,通过游戏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一定的发展[1]。
2.2大力提高对先进教学设备的投放使用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开展创新教育,让学生在音乐中创新,挖掘新的事物,不断开发小学生的潜力,实现小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满足新时期教育教学的要求和目标[2]。在实际课堂中把培养学生对音乐创新创造的教学活动作为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育的核心理念,而信息化的音乐教室及音乐课堂先进教学设备的充足情况是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育的前提保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质量的视听资源可以加深学生得记忆,更加形象生动。小学院校还可以设立舞蹈练习教室、音乐剧排练室等相关以供学生自由使用的音乐练习教室,例如建立智能音乐教室、置办智能音乐设备、卡座、声带、话筒、DVD、MP3主机等,除此之外,小学音乐教师要正确引导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渴求欲,端正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小学生明确理解音乐里有艺术美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受限制的,是美妙的、流动的,曲终而意味隽永。
2.3耐心引导
在音乐学习中,有好多学生都是因为教师缺少足够的耐心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的。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多去关注那些“五音不全”的学生,多一点耐心来指导他们,积极引导他们参与歌唱活动,有了进步及时表扬与鼓励,让学生在教师耐心的指导下找到自信,逐渐培养起学习音乐的兴趣。
例如:自器乐进课堂活动开展以来,口风琴成了音乐课上学生不可缺少的伙伴,从单调的音阶到简单的歌曲,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在口风琴的吹奏上找到了自信。可学习口风琴的过程却是艰难的。学习之初,班级有部分学生的手指好像一根根小木棍,硬邦邦的根本不会弹,我耐心地握着他们稚嫩的小手,告诉他们自己的手心里握着一个热乎乎的鸡蛋,一定要握住不能松手。经过耐心指导和不断练习,学生的手型慢慢规范了,能弹出完整的、正确的音阶了[3]。于是,我让他们开始接触简单的儿歌,然后让他们上台前展示,夸奖他们,激发他们练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学好口风琴的信心。在我的耐心引导下,学生掌握了口风琴的技巧,自主学习口风琴的能力越来越强。
2.4组织“独出心裁”的文艺演出
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心理以及学习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会更倾向于展示自我,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并开始根据与同龄人的比较对自己做出判断。同时,小学生性格又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组织“独出心裁”的文艺演出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借助表演对自身学习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充分感受音乐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抒发对生活的热爱。
首先,借助文艺演出展示音乐的美,激发学生情趣。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在音乐方面拥有天赋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演出,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丰富、创新表演节目,充分展示学生的多才多艺,发掘学生内在的音乐潜质,培养音乐艺术细胞,让学生在展示中接受美的熏陶,塑造美的心灵。
其次,借助文艺演出体验音乐的美,点燃学生兴趣。在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中,听是音乐的本质,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美,产生情感共鸣。小学生受生活、环境、知识、经历的限制,思维发展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单纯的听会产生厌倦。在听的过程中通过文艺演出辅助视觉感受,让音乐呈现出色彩鲜艳的画面,感受音乐的形态美,能够充分点燃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2.5开展音乐鉴赏
审美情趣是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培养小学生音乐兴趣的主要内容。想要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前提是带领小学生多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扩充小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扩展小学生的音乐视野,那么开发音乐鉴赏课程就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教师在培养小学生音乐兴趣过程中,应该积极开展音乐鉴赏活动,为小学生创造更多聆听和欣赏的机会,以期提升小学生的艺术涵养,增强小学生的审美情趣[4]。教师在开展音乐鉴赏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实际能力,遵循趣味原则和适宜原则,尽量选择一些在小学生接受范围之内的音乐。对低龄小学生来说,节奏感明快、旋律优美的乐曲就是高质量的鉴赏素材,不仅易于小学生的理解和欣赏,也能提升小学生对音乐鉴赏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少数民族乐器演奏的纯音乐,比如笙、笛、葫芦丝等演奏的纯音乐,作为小学生园区域活动的背景音乐,丰富音乐鉴赏的形式和鉴赏场景。这类音乐通常具有节奏舒缓、韵味悠长的特点,既能让小学生感受到音乐之美,也能陶冶小学生的艺术情操、拓宽小学生的精神视域,教师将此类音乐用于除音乐教学之外的区域活动,可以让音乐鉴赏渗透到小学生园区域学习的每个角落,从而为小学生启迪更充沛的艺术灵感,全方位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兴趣。
总而言之,“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它对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个性起着促进作用。有时觉得做好一件事很难,其实难并不是主要问题,而是难于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问题。而这种心态就取决于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乐于学习,乐于探究,乐于钻研。
参考文献
[1]肖芳.培养兴趣,提高音乐课质量初探[J].学周刊,2019(35):152.
[2]汤家蓉.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策略分析[J].小学时代,2019(34):67-68.
[3]陈嘉瑶.浅析互联网对小学音乐教学的推动作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12):136.
[4]郑晓莹.在信息技术下培养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J].当代家庭教育,2019(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