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清廉
东莞市厚街镇陈屋小学 广东省 东莞市 523000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提升发展,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思维拓展的培养,是为更高学习阶段做铺垫的坚实基础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各个学科中,美术课程是孩子最为喜爱的艺术类课程之一,美术课程中除了最基础的绘画,还衍生出一些旨在锻炼学生思维的其他美术形式,如美术布贴画就是比较典型的一种,布贴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认知、动手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等,更是潜移默化的德育教学过程,让学生知识和德育同步提升,随着小学教育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兴起,人们对于益智类美术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基于此现状,本文就小学美术布贴画教学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期望得出一些具有帮助性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美术;布贴画教学
一、小学美术布贴画课堂教学重要性和创新性
布贴画实际上是源自于传统民间艺术,和我们熟知的贴窗花和剪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布贴画逐渐的被囊括进教育课程中,作为开放学生审美能力的一项重要美术课程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布贴画的技巧方法,运用开放思维和简单的绘画工具,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术布贴画作品,让学生有一种动手操作的成就感,布贴画也同样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布贴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内容。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教育需要不断的创新,以期望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细化到学科中就是课堂上具体的教学模式,所谓创新意识就是在原有内容体系上通过细致研究,尝试新的方式的一种内在思维,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活跃,但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锻炼,这就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在小学美术布贴画课程中,创新思维对于美术布贴画这一艺术类学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艺术的抽象思维和答案不唯一性的特征,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都是能够更加深入了解美术学科内涵的重要因素,例如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客观美和主观美进行布贴画创作,在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中,在现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所想所需,以利用有效实际应用为前提,提出新颖大胆的设想并进行尝试,从小学美术学科的角度来看,是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主观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和凸显问题
由于应试教育遗留的种种错误思想,许多家长甚至是一些教师在意识里都认为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无论是在考试占比分数上,还是今后的实际应用和就业上,都远不及其他学科实用,所以对于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就不足,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主科学科上,这是极其错误的思想,在素质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对于就业门槛的标准也发生着质量=的变化,学历不再是任用人选的唯一标准,而是更加看重学生的内在核心能力,尤其是能够在自主思维下的创新创造能力,所以应该扭转这样的思想意识。同时由于收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创新思维模式得不到良好的锻炼,阻碍了学生拓展思维能力。
三、小学美术布贴画课堂教学模式和措施
1、勤俭节约美德培养。
勤俭节约一直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任何形式的德育教育中,都处于重要地位,在小学美术布贴画教学中,所用的材质是生活中废弃的布料,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通过灵巧的双手改变事物面貌的美妙感觉,而这正是在布贴画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勤俭节约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起到了警示作用,地球在变暖、稀有不可再生资源在减少,如何利用身边资源去创造美好事物,这也是小学美术布贴画德育中关于勤俭节约部分需要思考的问题。
2、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布贴画不同传统美术绘画的最大特点是其更加抽象的审美思维,众所周知美术需要一双灵巧的双手和一双明察秋毫的双眼,而布贴画恰恰能够极大的锻炼这两方面能力,形状不一的碎步片,如何能够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将形状和色彩搭配好,获得最大的美观效果,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色彩搭配也有了新的认识。
3、有效利用校园内部资源。现代的小学美术可资运用的美术资源与美术形式极大丰富,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必须对之充分加以利用。具体说来,除传统的美术形式之外,剪纸、泥塑、布贴画等均形成特色,我们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入艺术活动课堂,如:麦杆、棉壳、废旧材料、黏土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都可以作为布贴画课堂画作的增添目标,同时由于学生对于这些日常所见的事物比较熟悉,所以操作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也为布贴画拓展了创作范围和形式,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成就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代社会被称为“读图时代”,各种简略、鲜明、个性的图文已充斥我们的耳目,学生能接触到的图像信息很丰富,包括学生观看的动画片,都是极为适用的临摹对象,我们可以引入各种流行艺术通俗的表现方式,让学生用布贴画进行临摹,特别是大部分同学热衷卡通艺术,现在的孩子看名著名篇的少了,读卡通、议卡通、模仿卡通绘画的多了,在带给学生乐趣的同时,同样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是必要的,因为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身的兴趣驱使是学习的一方面动力来源,更重要是的来自教师和父母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作品被关注,就会产生创新作品的强烈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利用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美是直观感受,听觉和视觉都会增加美感,在布贴画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于布贴画的起源、发展和现在布贴画的艺术形式手法等有一个系统完整的了解和认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多媒体教学的反复性特征可以让学生对于布贴画的作画技巧快速提升,按照视频一步一步的操作,这也额符合小学课堂教学的特点--互动性特征,并且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画作的展示也是很有效果的,幻灯片播放每一名学生的布贴画作品,相互之间进行欣赏和点评,也有助于审美的提高。
【结语】布贴画具有丰富的色彩和美丽的图案,就如油画家们手中的各色油一样,就看我们如何运用好自己的眼睛,把那些有着美丽色彩和图案的布块怎样巧妙地放到画作里去。如果用得巧妙,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很有趣,有一种再创造的快乐。总之,布贴画教学既要考虑布贴自身的规律、特点,又要考虑小学生的可接受性,以学习活动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学习布贴画的探索性,注重布贴教学与小学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小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龙厚强,任庆薪.谈新时代的基础美术教育[J].美术大观,2008(05).
[2]张婷.从中小学美术课程演变看生活创造变革———布贴画课程设计[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3]沈瑛莹.中学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4]周春燕.江苏省盐城市小学学校美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