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运用在小学美术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月第12期   作者:杨怡婷
[导读] 小学美术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及促进学生拥有积极向上心理的重要学科,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需要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学方法发挥的作用中吸收美术知识学习、理解与掌握美术知识
        杨怡婷
        惠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  广东省 惠州市 516000

        摘要:小学美术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及促进学生拥有积极向上心理的重要学科,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需要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学方法发挥的作用中吸收美术知识学习、理解与掌握美术知识,在实现美术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快速的成长与发展。儿童绘本一直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普遍采用的内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儿童绘本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在绘本故事的感染下激发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欲望,可显著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并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美术;儿童绘本;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的学生与幼儿相比较,虽然年龄得到了增长并学习到了较多的知识,但是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仍然依靠喜好实施,并且对于绘本的喜爱仍然具有较高的喜爱度。小学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可将儿童绘本融入教育教学中,利用学生对绘本的喜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儿童绘本融入的丰富图片及故事去激发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欲望,进而为后续美术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1]。
        一、小学美术运用儿童绘本创设教学情境具有的作用
        (一)促进教学效率有效提升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仍然存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各类事物的认知也较为匮乏,如果美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只是采取语言描述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美术知识、开展美术创作过程,会因小学生无法准确理解知识、缺乏对作画内容的认知而无法掌握知识点、无法进行美术创作。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需要解决学生存在的这一问题保证教学质量与效率。将儿童绘本应用于美术教学情境创设中后,可以让学生直观化的了解美术创作的内容,并且会受到绘本故事内容及丰富图片的影响而产生美术创作欲望,能够积极学习教师传授的美术知识并投入创作中,可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并提高了美术教学效率[2]。
        (二)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成长
        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的事物较少且缺乏对各类事物的正确认知,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将儿童绘本应用于教学情境创设中,学生可以通过直观化观看的方式了解更多的事物,并且会形成自己的思想感悟,除了可以显著提升美术教学效率外,还拓宽了学生视野并丰富了学生各类知识,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比如,儿童绘本中将宇宙展示给学生,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促进了学生成长。
        (三)促进学生创造能力不断成长
        美术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够创造出独特且个性化的美术作品,而要达到这一要求需要学生具备创造能力。因此,美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将儿童绘本应用于美术情境创设中,可以让小学生充分发挥出喜爱绘本的特点,受到绘本内容的引导而产生创作的欲望,并且在阅读绘本时会促进学生产生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再将想法与理解应用于美术创作中可以创作出独特且个性化的作用,也实现了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的成长目标。
        二、在小学美术情境创设中应用儿童绘本的具体策略
        上述已经阐述出小学美术情境创设中应用儿童绘本具有的作用,应在教育教学中积极运用,但是具体应用的方法需要美术教师思考,只有有效的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出儿童绘本具有的作用。
        (一)课堂导入情境创设中应用儿童绘本
        各学科教学中都存在着课堂导入教学过程,目的是利用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欲望实现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的目的。小学美术教育中也采用了课堂导入教学法,让学生产生学习本节课知识的欲望,为后续美术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美术教师在设计情境创设时可以应用儿童绘本,在选择儿童绘本时需要选择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特别是要将本节课的重点在内容中体现出来,进而让学生阅读儿童绘本的过程中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了解,再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可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并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湘教版美术教材中的《小鸟找家》一课时,本节课编制的目标是让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进行想象,进而将自己的想象创作出来。由于小学生对于“小鸟”的家只能浅层的想到“树林”,会导致所有学生创作出来的画作相似化,无法实现美术教学目标。美术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中根据“小鸟找家”搜集相关的儿童绘本,特别是要表现出人类砍伐树木导致小鸟无家可归的绘本故事,再让学生联系“小鸟找家”,进而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作出个性化的美术作品,在实现美术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美术水平的提升。
        (二)赏析课应用儿童绘本创设情境
        在美术课程中会存在赏析课教学的过程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赏析课时需要让学生的思维全部集中于赏析的作品中。因此,美术教师经常会在开展赏析课程之前,先设计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跟随教师的引导去欣赏各类画作,进而在欣赏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审美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可采用儿童绘本创设情境,利用学生对儿童画本具有的喜爱度,让学生去赏析每个画本,教师再将学生赏析的过程转移至本节课需要赏析的内容,进而实现学生认真赏析作品并达到赏析教学目标。
        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可以根据赏析的内容选择出多样化的儿童绘本,教师让学生进行阅读及观察绘本图片,将自己喜爱的图片选择出来并阐述喜欢的原因、其他图片不喜欢的原因。由于学生喜爱绘本可以认真地观察每幅图片,并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喜爱的图片并阐述理由。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一过程属于赏析的过程,在帮助学生理解后再将本节课需要赏析的内容展示给学生,学生可将赏析绘本的过程转移至课程内容中,并在教师的引导教学下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三)在作业布置中利用儿童绘本创设情境
        虽然小学美术不属于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但是在学习中也会存在布置作业的过程,目的是通过作业的布置让学生自主完成绘画创作,并且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融入画作中,促进学生美术能力不断成长及丰富学生的生活感悟。美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利用儿童绘本创作出情境,让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进行美术作品创作,利用儿童绘本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落实于作品创作中,在实现学生有效完成作业的同时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快速成长。
        例如,教师可以搜集出与生活相关的儿童绘本,比如“帮妈妈劳作的一天”等儿童绘本,利用这类绘本为学生创设美术作品创作情境,让学生阅读此绘本并根据自己的生活进行美术创作。学生在阅读绘本时可以受到绘本中图片的启发,又融入了学生生活实际,可以保证创作而出的美术作品具有个性化、独特化,特别是融入了学生的思想感悟而赋予了作品灵魂,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美术能力与创作水平。
        (四)选择儿童绘本的注意事项
        小学美术教师在选择儿童绘本时应注意几方面的问题:首先,绘本的选择。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在年级选择相适应的儿童绘本,避免儿童绘本内容无法让学生理解而失去了儿童绘本应用的意义。其次,可促进学生具有阅读的兴趣。儿童绘本的应用大多数是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保证选择而出的绘本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发挥出儿童绘本的作用。
        结束语:
        在小学美术创设情境中应用儿童绘本可以提升情境创设的质量,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实现美术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各项能力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俊.浅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儿童绘本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7):119-120.
        [2]周影.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求学.2021,(23):51-52.
        [3]韩冰.引入儿童绘本  拓展美术教学资源[J].小学生(下旬刊).2021,(05):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