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烹调“美味佳肴” 有效促进班级管理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月第12期   作者: 何尚蓉
[导读] 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班级管理亦如“烹小鲜”。要想烹调出一锅“色、香、味、形” 俱全的“美味佳肴”,打造优秀班级,就要做到打好底色,塑造文化;调好味道,精彩纷呈;掌握火候,处理细节。唯有如此,才能促进整个班级有序、健康、和谐发展
         何尚蓉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北海小学  广东省佛山市 528308
         【摘要】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班级管理亦如“烹小鲜”。要想烹调出一锅“色、香、味、形” 俱全的“美味佳肴”,打造优秀班级,就要做到打好底色,塑造文化;调好味道,精彩纷呈;掌握火候,处理细节。唯有如此,才能促进整个班级有序、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班级管理;美味佳肴;班级文化

        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跨越几千年的风云变幻,到如今依然熠熠生辉。其实,不仅国家管理如此,班级管理亦如“烹小鲜”。要想烹调出一锅“色、香、味、形”俱全的“美味佳肴”,打造优秀班级,那么在上色、调味、火候等方面都应精心考虑,唯有这样,才能促进整个班级有序、健康、和谐发展。
        
        一、“上色”:打好底色,塑造文化
        一般我们评价烹饪菜肴的好坏,是以“色、香、味、形”作为最直接的感官评价指标。“色”是烹饪的菜肴给人的感官视觉,是指可见的颜色或者色泽。“色”位于菜肴感官评价指标的首位,可见地位非同一般。烹饪首先要讲究底色,而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也必须打好“底色”——也就是制定好班级的管理目标、班级文化等。一个班级应该有自己的气质、内涵和价值观,去影响和奠定每一个班级成员的心理基础。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刚接手三年(8)班时,整个班级的平均分位于全年级倒数第一,班级如一盘散沙,学习习惯都比较差。面对这样的情况,开学第一天,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了班级管理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然后与学生共同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了班级管理制度,明确了哪些是日常应该遵守的行为。我们给自己的中队取了名字,叫做“风荷中队”,寓意着整个班级要像风中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通过讨论,我们的班训确定为:“文明高雅,乐学善思。”班风为:“活泼、团结、拼搏、进取。”一接班就开始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严格按照制度来监督实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讲究卫生的意识等,抓好班级管理中的细节。同时注重“墙壁文化”,精心布置课室,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品格。
        美好的色泽是烹饪者永远的追求。上好了“色”,塑造好了班级文化,一个班级也就进入了正常的轨道运行中。同学们由一开始的不适应,到逐渐习惯,最后学会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一个学期过去了,最终我们班的成绩飞跃到了年级前列,还获得了学校的“文明班集体”、“先进班集体”、“卫生班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 “调味”:四味斑斓,精彩纷呈
        “烹”最早是指用柴火烧烤食物,“调”是指厨师使用调味品使食物改变滋味。可见,没有“味”,就谈不上“烹调”二字。烹调的味道直接影响食物的质量,影响食用者的心情。班级管理,也要注重“调味”,使班级生活的质量更高,使师生都能在一个宽松、舒适的氛围中和谐相处,奋发向上。
        1、要有人情味
        班级管理要有浓浓的“人情味”,班主任即使是对孩子们严格要求,眼神里也能读出最温柔的亲切。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顾明远也曾在他的著作《中国教育路在何方》中说道:“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用一颗真心去关爱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可以每天找一个学生进行谈心,了解他/她内心的想法,特别注意关注学生的日记、周记,对于他们的困惑、开心、难过等感情及时给予积极的回应。


        2、要有书香味
        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注意要用美好的事物熏陶学生,比如多鼓励学生欣赏音乐和电影,多朗读诗歌和散文等。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好的班级,应该是浸润着书香与墨香的。追随着学校创建广东省“书香校园”的步伐,我们班也致力于建设“书香班级”。精心布置图书角,各类书籍涉猎广泛,摆放整齐。图书角旁边贴上醒目的读书标语、名人名言。完善班级借阅制度,明确图书管理员职责。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师生共读一本书”“亲子共读”、“课本剧”表演、阅读心得评比展示等活动,制定了每月共读书目,比如4月份共读《木偶奇遇记》,5月份共读《爱的教育》……在阅读中,学生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
        3、 要有责任味
        生活中班级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齐心协力,才能把班级管理得井然有序。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可以在班级中开展“人人当干部”活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与性格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岗位。比如,在我们班,有负责编辑班刊的“小主编”,有负责浇灌花花草草的“小花匠”,有负责黑板报编辑的“小画家”,……做到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让学生在工作中增强对班级的认同感与责任心。
        4、 要有舒展味
        “活”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体现。要注重班级管理中的“活”字,但是应活而不乱,不能放任自流。在班级中多举办形式丰富的活动,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心灵飞翔,个性张扬。比如,为了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我在班里举办了“吹牛大王比赛”,学生们踊跃上台,吹得牛皮满天飞。这些漫无目的的想象,使得大家在哈哈大笑的同时,也丰富了想象力。
        人情味、书香味、责任味、舒展味——调好“班级管理”的味道,四味斑斓,精彩纷呈!

        三、 “掌握火候”:把握时机,处理细节
        不管何种烹饪方法,都离不开火候。放在班级管理中,也就是要善于把握时机,处理好细节。有时候,面对学生的过错,不需要急于批评,而是可以循序渐进,在火候差不多的时候,再趁热打铁。抓住教育契机,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班有一个叫瑾雨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而且她还有一个最大的毛病——爱给别人起绰号。有一次课间,我正好看到她叉着腰,在取笑别人:“李东鹏,矮冬瓜,哈哈哈!……”见到此情此景,没有立刻上去“大火翻炒”,把她劈头盖脑批评一顿,而是布置同学们回家后询问父母自己名字的含义,第二天在班里举行了一个以“名字的故事”为主题的班会课,让同学们讲讲他们的名字蕴含着什么意思。轮到瑾雨了,只见她扭扭捏捏地站到讲台上,说:“瑾是美玉,妈妈希望我拥有玉一样高洁的品格;又像雨一样冰清玉洁。”我问:“你做到爸爸妈妈期望的那样子了吗?”她低着头,不出声。我知道她已经在为自己的行为觉得有点惭愧了。火候已到,我又趁热打铁:“每个人的名字都寄寓着父母的期望,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别人。温润如玉,冰清如雨,老师也希望你能成为如你名字一样优秀的姑娘。”她的脸一下子红了:“老师,对不起,我知道错了……”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细心观察,掌握好火候,该文则文,该武则武,抓住教育契机,处理好班级管理中的细节。
        
        班级管理不是一件易事,它需要智慧,需要创新。打好底色,塑造文化;调好味道,精彩纷呈;掌握火候,处理细节。唯有这样,才能烹调好“班级管理”这道菜,品尝到一锅“色、香、味、形”俱全的美味佳肴,让师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扬帆起航。

   【参考文献】
    [1] 李美萍、冯海杲. 如何以智管班[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04)
        [2] 郭涛. 人才观与管理[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