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月第12期   作者:刘兆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教育部向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校和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刘兆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过水坪镇中心小学
                      421661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教育部向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校和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和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管理的工作正常进行。对此,小学班主任应当秉持管理精神,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管理,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各项管理工作都是由班主任进行统筹规划。因此,班主任本身的素质和行为也会对学生造成深刻影响。对此,班主任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带领学生不断进步。此外,针对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教师也要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及时消除问题,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成长平台,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1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方式较为单一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部分小学班主任还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即通过教师的身份去规范和管理学生,在学生面前构建一个权威的形象。这种管理方式虽然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如果长时间采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就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这样不利于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并且课堂氛围也会变得冷淡,不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另外,班级管理工作是比较复杂的,仅靠教师一人很难进行全面管理,所以大多数教师都会挑选出一些班干部来协助自己进行班级管理。这样虽然能够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班干部就容易被其他同学所孤立,班级凝聚力就会受到影响。
        1.2以成绩论英雄
        处于小学阶段的同学,身心都还未发育成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当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教师还应当给予学生尊重,以宽容的态度看待学生个性化发展,如果出现问题再进行纠正。但是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现在部分小学班主任认为小学生应当以学习为主,提高学习成绩才能有更好的前途。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成长。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之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创新管理理念,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管理理念也应该不断创新,不然就会和时代脱节,不利于是教学管理的发展。对此,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教学管理理念,积极吸收新式的教学管理理念,然后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水平。

新时代的教学管理不仅仅要集中在学生的成绩之上,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先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学生未来才能更好地步入社会。此外,教师还应当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的问题,然后帮助学生解决。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深刻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这样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学生才会更加的认真的听从教师的话,对于教师所发布的命令也会有更好的执行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改变自己的定位,教师不能仅仅依靠权威对学生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并不可靠,甚至于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和学生构建良好关系,以“大朋友”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这样一来学生才会更加信任老师,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说给老师听,在此基础之上教学管理的工作才能更加顺利的开展。另外,教师还要时刻警醒,规范自身行为,充分发挥自身榜样的作用,为学生树立一个标杆,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
        2.2以学生为主题,激发自主管理意识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占据了主导地位,各项指令也是由班主任进行发布,然后让学生严格执行。但是教学管理的主体毕竟是学生,这样的管理发是并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对此,教师应当采取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让学生能够主动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这样不仅能够降低班主任的负担,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成长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综合发展。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自主控制个人行为,让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管理。那么要如何激发学生自足管理意识呢?针对某些事情,班主任可以给予学生自己做主的权利。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布置教室。教室的布局以及其它装饰性和功能性的物品都可以由学生进行设置。对此,学生可以自己进行讨论,并结合大家的意见确定方案。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同学建议在教室里设置一个读书角,大家可以将家里限制的书籍带来,或者支出班费统一购买,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这种良好的建议,教师应当予以肯定,并协助学生组织实施。在受到教师的肯定之后,学生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在班级管理的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有利于自主管理模式的全面落实。
        2.3积极联合家长,开展家校合作管理模式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升,大部分家长都有能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但是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孩子在家里养成了娇蛮任性的性格。虽然孩子在学校受到教师的管教,会认真听从教师的话,但是孩子一旦回到家里就会原形毕露,不服从父母管教。这种问题会给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巨大的阻碍。对此,教师应当积极联合家长,开展家校合作管理模式。班主任应当加强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的实际状况,并从家长的口中了解学生在家的实际表现。然后再综合这些信息对学生进行管理,这样就能有效提高管理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管理效率低,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对此,学校和班主任应当引起重视,及时转变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法,采取更加的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此外,还应当体现出学生的管理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让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管理,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海波.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界,2021(24):2-3.
[2]任菲.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3]谢洁红.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A].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二)[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