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造林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9月上17期   作者:哈力力·马开郎
[导读] 当前形势下,林业工程泛指以培育养护管理林木资源等形式保护生态环境的工程项目。目前,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林业工程项目建设走上系统化道路,其成绩十分突出,林业工程项目建设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我国林业种植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沉疴旧疾对林业工程的发展和林业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产生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

新疆阿合奇县林业和草原局(林管站)哈力力·马开郎   843500

摘要:当前形势下,林业工程泛指以培育养护管理林木资源等形式保护生态环境的工程项目。目前,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林业工程项目建设走上系统化道路,其成绩十分突出,林业工程项目建设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我国林业种植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沉疴旧疾对林业工程的发展和林业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产生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因此,对林业造林工程项目进行科学化管理,改善林业造林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问题势在必行。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能促使林业造林工程项目有效开展,而且也能帮助造林项目产生更为可观的生态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林业造林工程;问题;改进措施;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领域都逐渐走上高速稳定发展道路,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各项经济发展活动及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很多林业资源被破坏。因此,在当前形势下,相关行业及部门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在改善环境、提高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优势条件。此外,林业建设及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也需要得到充分重视,只有不断发挥林业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促进和保护作用,才能保证森林覆盖率得以稳步恢复,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提升。
        1林业造林工程定义
        随着我国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条件也明显提升。但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因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迫在眉睫,与此同时,林业造林工程项目建设也逐渐引起重视。从广义方面出发,林业造林工程泛指被国家地方计划承认、并投入实施的造林任务。从狭义方面解释,林业造林工程泛指以植树造林为基本形式的工程任务项目。除植树造林外,林业造林工程项目的基本形式还包括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体系构建、更新造林工程、沙漠及荒漠化治理等。
        2开展造林工程的意义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这导致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不同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有所不同。一些地区的天气状况比较恶劣,经常会发生一些自然灾害,给人们造成了不良影响。而林业工程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为人们营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生活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但是,在提高植被覆盖率的同时,也要尽可能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有助于提高当地抗灾能力,这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展造林工程,可以起到固定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林工程的开展,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可在一定程度降低自然灾害对此地的影响,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除此之外,开展造林工程,还能起到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的作用。
        3林业造林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工程规划不合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
        在林业造林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林业管理人员及基层工作人员尚未意识到造林工作的重要性,其工作态度不端正,缺乏对造林工程整体质量的有效把控,工程规划意识也相对淡薄,从而导致部分造林工程的整体规划缺乏科学性及合理性。作为影响林业造林工程质量的关键性因素,造林规划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在造林工程实际开展过程中,仍有大量林业人员将林业造林规划看作临时性工作,其工作重点大多聚焦于林地面积,这也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在尚未考察工程所在地地理特征及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便直接对造林工程进行了相关规划,从而导致造林规划与实际情况产生明显偏差,提高了盲目造林的风险,严重影响了造林效果。



        3.2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林业工程造林项目周期较长,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显现,在林业工程造林的工作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保证林业经济的发展,才能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实际林业工程造林工作中,造林的效果较差,这是因为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没有整体意识,缺少制度保障。在之后的林业工程造林计划中,需要处理好林业的后期维护工作和管理工作,只有进行有效的后期管理和维护工作,才能保证树苗的健康生长,达到林业工程造林目标。
        4提高林业造林工程质量水平的改进措施
        4.1重新构建我国林业结构
        要想提高我国林业工程造林质量,有必要重新调整我国林业结构,这需要相关林业部门以及地方政府联合起来,进行林业的分析和讨论,然后构建新的林业结构。而且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不断依据时代的变化,更改林业结构。除此之外,在加大林业工程造林面积时,要注重其附加价值的提升。在实际造林过程中,需要遵循新的林业结构以及新林业方案的指示开展造林活动。同时还要考虑当地的天气状况、土壤土质状况、水资源状况等,结合当地的自然与客观因素,选择最适合当地的树苗品种,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当地树苗的存活率,也有助于我国林业工程的发展。在实际林业工程造林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做好宣传工作,这有助于人们了解造林的优势与意义,在当地人们的帮助下,造林过程会更加顺利,造林效果也会得到相应提升。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林业工程造林前期计划,邀请相关技术人员对当地环境进行勘测,对地质进行相应勘探,根据这些因素缩小树苗选择范围,提高树苗存活率。
        4.2选择优质苗木,加强栽培控制力度
        为了保障造林工程质量,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林木栽培及苗木选择。在选择种植苗木时,技术人员需要结合项目建设地所在的自然环境,在丰富苗木类型的基础上,选择适应当前生态环境特征的优质苗木。在种植种苗之前,技术人员必须对树苗进行修根。种植特定苗木时,培育人员还需要根据季节性变化,修剪苗木侧枝,促使苗木高速健康成长。若需种植裸根苗,技术人员可先用生根粉、水以及泥浆将种苗沾湿,在种植过程中也要注意保障植物根系处于适宜的土壤水分环境。
        4.3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提升经济效益
        林业造林工程项目的建设离不开基层员工的努力付出,在此基础上,对员工进行高效管理也是提高造林项目管理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加强人员管理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充分重视对员工综合技能及职业素养的培训。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不仅能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业务能力,而且能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此外,林业工程造林项目内容复杂且工程建设时间较长,再加上工程项目强度较大,工作环境也较为恶劣,所以很多基层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消极懈怠情绪,这不仅不利于工程项目的高效开展,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林业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因此,相关单位及管理人员在加强员工专业知识培训力度的同时,需要高度重视培养员工的职业素养,通过宣传讲座等形式,提高员工对造林意义的认知,帮助员工形成工作使命感。
        结束语
        林业造林工程的开展不仅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而且能实现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的稳定增长。但在造林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由于受各类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林业工程质量往往难以达到预期规划效果,在此基础上,只有不断完善工程管理体系,提高工程规划能力,加强苗木栽培控制力度,造林工程的整体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证,我国林业事业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继丰.林业造林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J].河南农业,2021(20):41-42.
[2]李保玲.影响林业工程营造林质量的因素及对策探讨[J].热带农业工程,2021,45(02):24-26.
[3]胡安玲,张静.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探讨[J].种子科技,2020,38(14):18+20.
[4]孟吉强,吕廷良.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与意义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3):123+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