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9月上17期   作者:金一明 刘莹
[导读] 自从我国进入到WTO之后,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呈现出稳定发展态势,尤其是针对工业领域来说,我国制造业技术正在积极创新,为工业领域创新发展带来了更多契机。机电一体化作为当代工业技术发展主要领域之一,可以有效的将制造工业与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相结合,促进我国工业领域信息化开展,切实有效的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浙江物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金一明 刘莹

摘要:自从我国进入到WTO之后,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呈现出稳定发展态势,尤其是针对工业领域来说,我国制造业技术正在积极创新,为工业领域创新发展带来了更多契机。机电一体化作为当代工业技术发展主要领域之一,可以有效的将制造工业与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相结合,促进我国工业领域信息化开展,切实有效的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智能制造;制造行业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些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智能制造2025地提出,旨在更好地促进我国机械加工朝着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而且在发展机械制造过程中特别注重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这样能够显著缩短机械产业的周期。机电一体化技术被应用到汽车智能制造过程当中,能够有效地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通过将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以及智能制造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汽车行驶过程中各种参数的检测、分析和整合,能够制定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保障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价值
        将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在智能制造中,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随着工业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其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各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实力,才能取得成功。而企业要想提高自身实力,就需要对生产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节约更多的成本费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就能够实现各项生产工作的智能化、一体化、高效化,实现了人力、物力的优化配置,节约了大量的成本费用,提高了产品质量,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与追捧,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与品牌,有利于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第二,工业制造业的覆盖范围非常广泛,比如智能机器人、服装行业、汽车领域、数控机床等,都需要相应的生产与加工。而将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在智能制造中,就可以快速推动这些行业领域的转型变革与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机械技术的完美融合,从而带动其他行业的高速发展,实现真正的智能化、信息化、一体化生产。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应用分析
        2.1优化汽车制造技术
        在汽车生产与制造技术中,实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高效运用,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在汽车生产与制造技术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动机控制。发动机可谓是汽车的心脏部位,如果发动机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汽车无法正常运行。而发动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被控对象,整个控制系统由许多子控制系统或项目组成,包括EGR、空燃比、点火时刻、怠速等等。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就可以提高各控制项目的性能与质量,保障发动机的正常使用。其中在EGR控制项目中,主要为EGR率的控制,也就是所谓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可以促使废气的再循环量在每一个工作点都达到最佳状态,保障燃烧过程处于理想状态,将排放的污染物成分降低最低,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空燃比项目的控制中,主要是通过空燃比的控制,保障燃油充分燃烧,降低各种污染物含量,实现经济、环保。在点火时刻项目的控制中,主要是为了防止异常燃烧而引起发动机故障,增强汽车的各项性能。第二,底盘和车身控制。底盘具有着减震、承重等功能,而车身具有着保护、操控等功能,因此也需要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促使其功能充分发挥,保障汽车的安全平稳运行。


比如在汽车防抱死系统、车速感应动力转向、电子控制悬架、防滑系统、导航系统、机械传感式安全气囊、中央控制门锁等,都实现了机电一体化的广泛应用,有效保障了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自动化,加快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步伐,满足了人们的各项需求。第三,其他领域的运用。近几年来,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汽车驾驶系统已经逐步问世,深受人们的青睐与追捧,提高了人们的驾驶体验感。比如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网络控制等,就运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机械操控控制的有效结合,广泛的应用在汽车的各个领域。比如ABS系统、抬头显示系统、多媒体技术、撞击传感技术、自动泊车、定速巡航等,机电一体化技术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实现了汽车驾驶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此外,还有5G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促使机电一体化技术更加安全、实效,真正实现了无人化、舒适化驾驶,并且广泛的运用在汽车的各个控制系统中。
        2.2自动生产技术
        在智能化制造管理中,灵活的应用自动生产技术,发挥自动控制的作用。在自动生产技术运行之后,能够在控制系统的管控之下,通过有效的管控对传统工业生产与工业规模进行升级优化,结合工业产品设计的要求,让工业产品更加契合广大群众们的喜好。相比传统工业生产模式来说,自动生产技术可以与信息化智能系统相结合,有效增强工业生产质量,按照工业产品的设计需求,进一步优化工业产品生产效率。灵活的应用自动生产模式,可最大程度的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同时创新整体工艺模式,优化产品整体性能。
        2.3人机一体化形式
        机电一体化当中另一个核心技术手段便是人机一体化技术,尤其是在当前智能化制造领域不断创新的当下,各种制造设备都已经与信息化系统与智能化系统相结合。人机一体化在运行时,将机械系统与信息化控制系统相结合,操控人员可以结合工业生产的需求,通过智能化设备来开展生产数据信息搜集,制定出明确的生产计划。通过对信息化操控系统的管控操作,按照生产需求,调整机械运行参数和运行范围,有效实现工业制造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提升工业制造效率。
        2.4智能机器人技术
        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形式在恶劣的环境下有突出的作用,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技术的处理。在后续发展中,进一步优化企业生产环境,借助智能化技术形式筛选出生产信息,此外智能化的对信息进行判断,高效完成生产和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智能化筛选信息,可高效的完成产品的生产和管理,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生产效率。智能机器人技术形式本身有突出的作用,在应用阶段,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提升了利润空间。此外在企业生产管理中,通过合理化的而管理之后,优化生产流程模式,解决传统生产的相关不足,确保系统合理运行。智能机器人技术形式在能减少环境因素的消极影响,由于工业生产环境特殊,采取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技术化手段的落实,能实现制造产业的进步。
        结束语
        在智能化的制造生产管理中,结合制造业和多种先进的技术形式,在生产管理阶段需要提升其经济效益。要注意的是采取机电一体化的形式,通过技术的不断落实,优化技术工艺,从而提升整体生产效率。此外人为操作的过程中,影响比较大,如何顺利的开展整体生产流程是关键,通过合理化的管理之后,保证企业生产综合效益,从而促进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岳雷.基于智能制造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初探[J].机电元件,2021,41(02):58-60.
[2]周青.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分析[J].南方农机,2021,52(07):187-188.
[3]张瑞虹,王增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应用分析[J].时代汽车,2021(05):33-34.
[4]韦清.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解析[J].电子世界,2021(04):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