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月第12期   作者:田红丽
[导读] 德育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中之重,班主任在教学和班级管理等主要工作中不断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尤其将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传递给学生
          田红丽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119中学,050802
           摘要:德育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中之重,班主任在教学和班级管理等主要工作中不断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尤其将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传递给学生,能够为学生德育文化学习做积累,提高德育素养,形成学生内心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学生未来良好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小学德育教育中,从班主任的工作出发,广大小学班主任应充分挖掘自身所教授学科的优势,将德育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提炼出,采用学生感兴趣、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渗透。如以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为例,班主任充分发挥相关学科德育教育优势,将德育文化不断渗透,加强学生德育学习感知,推动学生良好向前发展。
           一、小学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一)缺乏主题鲜明的德育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德育学习方向不明确
         对于很多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而言,德育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不够系统、完善,常常想到哪里便做到哪里,或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与德育传统文化建立联系,将其传授给学生;或结合时事政治、新闻热点等将其顺势讲授给学生等。正是因为班主任的德育传统文化教育显得有些过于随性、自然,却缺乏明确的德育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可能今天谈到礼仪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明天又讲到爱国主义,学生对其学习不够深入,或并没有形成深刻的学习印象,使得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不显著[1]。广大小学班主任应始终保持向学生渗透德育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忱,以明确的主题为目标方向进行德育优秀传统文化循序渐进渗透教育,使学生德育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有明确的方向和切入点,能实现更深入学习、理解与认知,达到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缺乏科学的德育传统文化教育方法,学生德育学习兴趣不强烈
           反思当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现状,我们不否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但仍有一部分班主任在德育教育方面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做支撑。就小学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说,其能引导学生做更加懂得礼仪廉耻、行为端正的优秀学生,内心始终遵循爱国主义思想、拥有爱国之心,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不断进取的伟大精神继承发扬,如此优秀的德育传统文化是需要广大小学班主任不断摸索科学、有效教育方法,将其真正传递给学生且有回响的。若班主任教师缺乏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法支撑,没有抓住学生德育教育培养关键期,这实属可惜!小学班主任在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应做好教育计划,积极运用教育辅助等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及形式,给予学生别样的德育学习感受,从而推动学生德育素养不断提升。
           (三)德育传统文化实践教育引导有不足,学生德育实践能力待增强
           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不但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德育重要内容,还能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进行实践应用。实际上,很多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多停留在理论知识讲解方面,至于德育实践则鲜少带领学生进行。实际上,强化学生德育实践能力培养是德育教育非常重要的目标,更是广大小学班主任理性扛起的教育职责与使命。班主任既要重视德育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渗透,又应加强对学生的德育优秀传统文化实践训练,使学生在班主任的积极教育指导下真正领会德育教育内涵,且能够身体力行,践行德育所学、所感进行实践[2]。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德育光热,做更具德育精神与风貌的优秀青少年。


           二、小学德育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一)结合教材注重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情境教育,强化学生德育学习感知
           小学德育教育中,班主任明确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义,结合教材内容设计适宜的德育情境,吸引学生德育学习注意力,强化学生感知,能增强德育教育效果。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班主任结合语文教材内容建立与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联系,为学生打造一场精彩的德育视听盛宴,营造热烈德育学习氛围,强化学生德育学习感知。以《盘古开天地》为例[3],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盘古开天辟地的震撼景象,从盘古出生到最后化作世间万物,学生能发自内心感受到盘古精神的伟大,博大的胸襟和无私奉献精神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这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现代人理应具备的可贵品质。班主任不但要将其渗透给学生,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阐述观看视频的感想,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该如何做等。情境创设能强化学生德育学习感知,有助于实现理想的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小学语文教材中相关类型的文章不胜枚举,都是班主任可进行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二)善讲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德育教育中,班主任为实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可顺应小学生学情,结合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和目标,为学生讲述生动、趣味德育故事,激发学生德育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德育学习印象,培养学生德育精神和思维。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德育优秀传统文化,并能使其良好指导学生学习与生活。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我们的节假日”为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便包括重要的传统节日,可以说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经典故事存在。班主任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以传统佳节“中秋节”为例,为学生讲述中秋节相关故事:相传远古时期,天上竟有九个太阳,庄稼不长,民不聊生。后羿以卓越的箭法将天上八个太阳射下,成了大名鼎鼎的英雄。后羿有一位非常貌美的妻子名叫嫦娥,他们生活的很幸福。后羿在一次寻仙问道过程中求得一副长生不死药,服下便可升仙。但他舍不得嫦娥,没有吃药升仙。后来后羿与徒弟们去山上狩猎,独留嫦娥一人在家。后羿的徒弟蓬蒙心怀鬼胎,想抢夺仙药。嫦娥无奈吞下,后飞升成仙,奔上月亮,从此与后羿地月相望,不能相见。后羿思念妻子,对着月亮摆下蜜食鲜果,遥寄相思之苦。这也就是为何后来人们会在中秋这天赏月、拜月,摆满果实美酒,表达企盼团圆的心情。通过故事讲述能够培养学生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提升学生德育综合素养。
           (三)带领学生进行德育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提升学生德育综合能力
           小学德育教育中,班主任根据德育教育主题内容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学生的德育学习将由知识上升到行动层面。强化学生德育实践,便能真正发挥德育教育意义,提高学生德育综合能力。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时刻,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为党献礼活动,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对中国共产党无比崇敬、拥护之心。班主任将我党在这百年征程中走过路程中的真实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等向学生娓娓道来。可征集优秀作文,学生围绕历史和英雄人物经历进行创作,表达当下美好生活来之不易,铭记历史,学习革命先辈伟大精神等;也可唱红歌,从歌曲中领会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力量等。班主任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联系社会生活,使学生德育学习始终不脱离生活实际,发挥德育教育积极作用,指导学生锐意前行。
  结语:小学德育教育中,班主任明确对学生进行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采取丰富的教育方式强化学生德育学习,激发德育热爱并付诸实践,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理想法效果。
           参考文献:
[1]冯燕珍. 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 新课程(小学), 2017(10).
[2]许爱英. 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 学周刊, 2018, 000(002):P.54-55.
[3]许艳玲. 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 教学与管理, 2017(05):16-18.
田红丽?,1973年,女,汉族,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小学班主任,担任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本人大专学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