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德育教育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月第12期   作者: 邢亚丽1 熊文杰1 邢广亚2
[导读] 班主任是班级中的关键角色,对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小学生处于身体思维智力成长发育的关键时间,而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理念与方式,
        邢亚丽1  熊文杰1  邢广亚2
        1舞钢市第七小学(河南.舞钢)462500
        2舞钢市第六小学(河南.舞钢)462500

        班主任是班级中的关键角色,对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小学生处于身体思维智力成长发育的关键时间,而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理念与方式,直接影响到小学生身心成长。为实现新课标的小学教育要求,教师需深入学习德育教育思想,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全面贯彻德育教育思想,为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良好氛围。
        一.德育教育重要性
        (一)德育教育内涵
        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小学生思维启蒙与身心成长起到了重要影响。因为小学生的模仿意识非常强,班主任教导给学生的信息,对学生的思维成长产生了一定作用。班主任不断挖掘德育教育的潜在价值,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超标完成既定的小学教育,培养优秀的青少年。
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应当将德育管理贯穿到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思维意识进行不断强化,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德育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育人”,小学班主任需对自己的教育管理思想进行主动改变,摒弃以往的成绩管理思想,围绕着“育人”开展各项班级管理教育活动,确保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法治意识、人格修养可以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育价值导向性
        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成才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班主任通过启蒙、动员、监督、鼓励、批评等方式,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学业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多元 化价值 取向的环境下,小学生的价值观模糊不清,部分学生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诱导,出现了错误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此,小学班主任则需要充分发挥出德育教育价值,对小学生的价值思想进行合理引导,确保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在实际德育教育管理时,班主任可以针对极个别学生思想价值观出现的问题,开展面对面的民主沟通交流,对学生进行德育开导,引导学生认知到自己思想的偏差,确保学生价值观的构建正确性。部分学生不愿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为此班主任需要针对学生出现问题的诱发因素,设计一些户外实践活动,借助其他学生的辅助,打开学生的心扉,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纠正学生的思维意识形态,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与思维意识。
        (三)学生精神激励教育
        精神激励对个体的生命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精神激励环境下,个体内在的潜力与热情被完全激发出,促进个体的有效成长。
           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的精神激励管理发挥出重要
影响,如班主任在德育教育理念下,对学生开展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和奖惩激励等多种形式,以不断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内在动力的驱动下,小学生则会针对具体目标进行努力,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学习实力,促进学生自我综合素质提高。
        在对学生开展情感激励时,班主任需对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与生活关心,及时的发现学生的精神需求与心理变化,保证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发育成长。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时,需要重点对学困生、家庭困难、自闭倾向的小学生进行重点关心,通过给予情感关怀,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走出心里阴影,主动融入到班级大家庭当中,在班级内部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四)行为规范教育
        行为规范即个体遵守社会公德,自主履行社会基本要求,形成良好的公德意识。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控制力较弱,且学生对一些事情缺乏正确的判断,导致小学生的行为出现一些错误。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需指导学生遵守校园规章制度,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履行社会公共空间的相关要求,以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小学班主任开展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时,需要充分发挥出德育管理的教育价值。第一,班主任需要依据校园规章制度,制定相关的班级管理规定草案,为保障学生的执行效果与遵守意识,班主任需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互动,就“班规”进行意见互换,班主任结合学生的意见对班级规定进行一定优化改进,确保班级规定可以覆盖学生的日常学习与校园生活,保障学生可以自觉遵守班级各项制度,维护良好的班级纪律。
第二,班主任对学生行为进行规范引导时,可基于德育管理构建班级文化,通过班级文化间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引导。
班级文化源自于每一位学生,因此,班级文化会潜移默化的对每一位学生的行为意识产生深远影响。通过班级文化的构建,可以不断增强班级学生的凝聚力,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出学生自我行为约束的潜意识,不断完善纠正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小学班级教育管理问题
        在小学班级管理时,部分班主任未能将德育管理落实到细节,导致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无法发挥出最佳效果。通过对小学班主任进行调研可知,班主任未能贯彻德育教育管理工作,主要是因为班主任仍旧保留着一丝应试教育成绩论的想法,即以班级学生的各学科成绩,评价班主任的实际班级管理能力,为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组成阻碍。同时,由于部分班主任对德育管理理解较浅,未能深入学习了解德育教育
思想精髓,导致班主任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管理时,出现了一 定偏差,影响到德育管理的实际效果。
如学生出现错误时,班主任先对学生进行批评,之后再开展德育教育引导。由于班主任开始对学生进行了批评,直接影响到德育教育管理的效果,出现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班主任没有深度学习了解德育思想,在实际班级管理时,大脑的潜意识直接反馈出以往的班级管理思想,导致德育管理存在一定滞后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际管理效果。并且部分小学班主任没有主观认识到德育教育思想的重要性,仍旧
将德育教育思想进行边缘化处理,影响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整体开展价值。
        三.德育教育贯彻具体对策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规范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时,为保障班主任实际德育管理工作效能,需对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基于班主任工作安排表对班主任的工作规范进行明确,就班主任的学生管理工作职责、工作范围、专业知识技能进行界定,确保班主任在实际德育管理时有章可循,可以依法合理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以提升小学班级
管理整体效果。
        二)德育管理评价机制优化
        由于德育教育管理工作非常广泛,给班主任德育管理效能评价工作造成一定影响。目前对小学班主任管理能力评价时,主要评估班主任的师德与师风,并没有科学严谨的评价机制对班主任综合能力进行评估鉴定。由于评级机制无法直接有效反馈出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不能很好辅助班主任纠正自己的工作不足,直接抑制了班主任执行德育教育管理的积极性与热情。
        为很好解决小学班主任遇到的问题,应当对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评价机制进行一定优化改进,如给予班主任关怀与尊重,对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开展过程性评价,即小学班主任开展日常班级管理时,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作为阶段性评估。通过将班主任构建的班级文化、学生综合素质、师德体现、育人效果、师生公共关系等信息进行综合考量,客观严谨的对小学班主任作为评价,及时指出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时督促班主任纠正自己的错误,不断提升自我综合实力,保障德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贯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习实力。
四.结束语
为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整体水平,小学班主任需深刻认识到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主动审视自己以往的教学管理工作,找出教育管理的短板,并及时进行提升。同时校方需完善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并制定规范的德育教育工作内容,约束指导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