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月第12期   作者:宫茹茹
[导读]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应用题是一种知识综合应用的有效方式,同时还能够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有效提升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十分的有必要
       宫茹茹
       东光县第二实验小学   河北省沧州市   061600

        摘要: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应用题是一种知识综合应用的有效方式,同时还能够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有效提升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十分的有必要。特别是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老师更是需要加强应用题教学策略的分析,高效开展应用题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数学成绩。为此,本文就针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导言: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理开展应用题教学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且还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必要性,并分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探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1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以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势在必行。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在这一阶段为学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数学一直是老师教学的重点与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时数学学习又是以应用题的教学为主,通过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判读能力,具有多方面的好处与意义。小学生应用题部分学习的好坏,不仅与自身智力有关,还与老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相关。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老师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提高小学应用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2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题海战术占据主导,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老师仍然采用题海战术,希望可以通过习题的锻炼来促进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高。但题海战术只会导致学生所要解决的题目变多,并不能真正让学生看透应用题本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应用题的教学效果。第        二,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让学生自主地思考、探究,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忽略学生解题技巧的传授,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只重视一种解题方法的讲解而忽略了解题技巧的传授,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会逐渐固化学生的思维模式,这类思维只是记忆式的解题,学生仅仅学会了做题的模板,只会机械化地进行题目的解析,并不真正理解题目的含义,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失去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机会。
        2.3 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学策略不到位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老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不到位,也是导致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第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把握不准确。由于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不仅单设章节应用题,而且在其他章节中也有分散的例题和练习题,不同类型的应用题也越来越多。所以合理运用教材,针对不同类型应用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第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策略不到位,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从而影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分析
        3.1 强化解题思路训练,培养逻辑性思维
我们常说的应用题,学生一般感到很难,学生无从下手,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点没有深刻的理解,加上训练的次数和强度不够,学生看到题之后没有解题思路。通过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现状分析,应用题是考验小学生逻辑性思维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一大难点。老师通过规范解题流程来帮助学生梳理解题思路。锻炼逻辑性思维首先要从读题、标注、画图、理解、解答等各个方面进行培养,为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只要遇到应用题就按照解题流程一步步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样小学生解题能力会有很大提升。例如: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对应上面的题目,小学上通过读题,并且标注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和全部数值,对题目有简单地理解,然后画出甲乙双方的行程图,为解题思路提供清晰的脉络,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性有很大帮助,通过分析题目找出规律,为以后的应用题解答提供依据。
        3.2 掌握正确的解题策略
要想真正地实现高效的应用题教学,教会学生正确的解题策略十分重要。第一,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解题思路,通过读题、标注、画图等步骤完成对题目的理解,之后才是确定正确的算法。第二,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题目,并且总结规律,为之后的解题过程提供便利。老师在应用题进行分析时,应起到带头作用,按照解题流程一步步操作,跟学生一同分析结果;应引导学生辨别应用题中哪些是关键词,不要忽略与解题有关的因素;新课标中提倡算法多样化,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老师可引导学生多方面进行数学应用题的分析和思考,灵活应用各种解题方法,最终实现正确地解答。例如:妈妈给小红买铅笔,一共买了4盒,一盒中有8支铅笔,一支铅笔单价为五元,请问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在解答这一应用题的时候,小学数学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1)先求一盒铅笔花费了多少钱,然后一共买了四盒,列式为5×8×4=160;(2)先求买了多少支铅笔,然后再计算总共的花费,列式为4×8×5。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应用题教学,不单单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得学生能够从不断探索中找寻到最为合适的解题方法。
        3.3 实现教学的生活化,加强学生的理解
生活化是指在应用题教学中注意应用题的内容要联系生活实际。每部分内容都尽可能地反映日常生活、生产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实际问题,使学生加深对数学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和态度。如利息、保险、纳税等内容。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开放式问题情境”。通过了解,跟实际生活相关的题目更好理解。可见,教学的生活化更能与学生达成共识,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应用题教学生活化在实际中的应用有很多,往往存在生活常识和数量关系等的实际问题,更能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一年级的加减法学习,老师可列举生活场景:例2:小明妈妈在超市买了16个苹果,小红吃了2个,小东吃了3个,而小明吃了6个,还有几个苹果?这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联系生活实际,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能激发小学生自主探索。老师让小学生用两种运算方法进行计算,学生们分为两个阵营,产生了两种及问题方式:(1)16-2-3-6=5;(2)16-(2+3+6)。该过程就是小学生思维不断开发与完善的过程,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在不断增强。
        4 结语
综上可知,提高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在分析题海战术占据主导,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忽略学生解题技巧的传授,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学策略不到位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强化解题思路训练,培养逻辑性思维、掌握正确的解题策略、实现教学的生活化,加强学生的理解等教学策略,希望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录琴.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J].2018.
[2]徐菁.新旧课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比较研究[D].2017.
[3]杜剑影.小学数学简单应用题教学策略的研究[D].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