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学的重要性及其应用探析 孙雅菲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9月上17期   作者:孙雅菲
[导读] 日益加剧的全球环境问题及其生态后果促使景观设计师开始重新审视景观、人、自然三者的关系。生态学则为三者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生态学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风景园林的建设质量,降低园林维护成本,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孙雅菲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日益加剧的全球环境问题及其生态后果促使景观设计师开始重新审视景观、人、自然三者的关系。生态学则为三者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生态学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风景园林的建设质量,降低园林维护成本,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应用生态学进行风景园林的设计和建设,已成为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主要分析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学的重要性及其应用探析。
关键词:现代风景园林;生态学;应用探析
        引言
        不断加快地城市化建设进程对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如何谨慎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将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的入侵、破坏减至最低,是当代风景园林设计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必须从多角度、全方面进行有效分析,遵循生态学原理,优化设计方案,保证整体平衡,使人与自然良性结合,为人类创建宜居的生活空间。
        1、生态学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
        中国传统园林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意境,认为只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能设计出更加完美的园林作品。同样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也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协调。生态学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具有显著的指导作用,它可以协调生物体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完成有效的良性循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生态学可以基于物种自身的生理特性及其生活习惯与周围环境实现有机共融。对生物的整体生活环境而言,其生存的生理特性需要一定的有效空间帮助其进行全面成长。此外,也必须对其进行基本食物能量的供给,以便其在后续的进化中可以形成对周围环境某项物理条件的独特需求。运用生态学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将对环境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减轻环境及资源的自有压力,实现城市环境的全面提升。
        2、应用于风景园林设计的生态学理论
        2.1生物多样性理论
        生物多样性指在某个区域、某个时间段内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物种的遗传变异具有生态复杂性特征。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即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可以对生物基因、生物种类和生态系统起到综合协调的作用。在现代风景园林的建设工作中,普遍存在较多问题:如未重视生物多样性价值、未有效平衡生物物种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等。风景园林设计师可通过提升生物复杂性、延长生物链等策略,达到平衡生态系统的目的。生物多样性理论无论对风景园林的理论研究还是工程建设,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2.2互惠共生理论
        互惠共生理论在生态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互惠共生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物种进行合理组合,建立彼此生长的密切联系,使物种能够利用共生、寄生等方式生存,合理应用互惠共生理论,能够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解决环境问题。例如藻类和菌类的共生形式是地衣,城市中的地衣能够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对建立健康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地衣生长过程中,藻类和菌类都能获得自身生存的营养,二者共生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2.3生态调控理论
        园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设计和合理布置是实现园林功能的重要前提。在良性循环中建设生态系统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目标。实现生态系统的协调共生、自我调节和循环恢复是一个重要目标。人工生态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价值,协调系统内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提高园林环境的适应性。目前,公众对生态的兴趣逐步增强,生态技术不断创新和改进,先进的生态理论应用于各种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的科学性质得到有效提高。



        3、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学应用方法
        3.1利用地方乡土资源
        在建设流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地方乡土资源。在各地乡土植物生长中,其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对某些特定环境已然具备了高度的适应性。因此,在园林设计中,必须以此类植物为基准,实现有效搭建。乡土植物最佳优点便是其可以完美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与其他植物群体及生物群体保持良好的共生关系。此外,乡土植物的成活率高,维护支出较少,可以有效帮助相关场地环境进行自我更新、自我养护,降低后续的维护管理,全面实现“绿色规划”的基本目标。
        3.2还原自然的植物群落
        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还考虑到植物的种间关系。植物群落是由多个不同的植物种群组成的,存在着以食物、资源和空间关系为主的复杂种间关系。植物群落景观的构建,是从设计、建植到维护的全方位过程,蕴含了设计与研究、定性与定量,各学科知识与设计要素的转换。构建稳定、有效的自然植物群落,科学合理的配置园林植物景观,可以有效地加强景观的生态复原力,确保景观的生态稳定性,使植物景观之间达到互助、共生的状态,提高风景园林的设计质量。
        3.3应用生物多样性的理念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生物多样性原则可以确保生物圈食物链的连续性。鉴于我国幅员辽阔,生物多样性丰富,每一物种的生活条件不同,需要考虑植物是否能够在生长后发挥美化环境的作用,考虑不同植物之间的兼容性,将不同种类的植物结合起来,为植物生长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打下基础,确保植物生长的景观效果。此外,设计者必须研究不同物种的物理生存,选择科学的生物物种,以实现不同物种之间的和谐。坚持生态学原理,必须充分考虑到生物多样性,并继续优化整体功能景观设计,同时尊重生命的生存,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最佳和谐。
        3.4将生态学理念运用在各个细节中
        师法自然一直是造园的基本准则,合理、科学地运用景观生态的设计手段,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思想,以减少后期风景园林的修复成本,为人们营造更优美的生存环境。基于生态学的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从景观生态功能的完整性、自然资源的内在特征及实际的社会经济条件出发,通过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构建合理的景观空间格局,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使景观整体功能最优化,达到生态美、科学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3.5合理利用生态学的技术方法
        在风景园林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中,科学利用生态学的技术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并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风景园林设计师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应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例如根据园林不同位置的光照强度栽种适合生长的植物,在水源充足处栽种喜水植物等。同时还可以利用生态技术进行有机物堆肥和废物改造,减轻自然环境对废弃物降解处理的压力,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果,充分体现风景园林建设的科学性和环保性特点,提升自然生态体系的循环可利用性能。在建设过程中,风景园林设计师需对土壤成份进行检测,避免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影响植物生长,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植物创造有利的生长条件。
        结束语
        基于生态学的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已成为风景园林设计师的内在和本质思考。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生物多样性等思想贯穿于风景园林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风景园林设计师应积极投入生态学理论的研究中,探索科学的生态学应用模式,充分发挥风景园林的生态调控作用,提高园林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水平,确保风景园林项目的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提高风景园林的艺术观赏性。
参考文献:
[1]蔡传文,凡华霞.生态学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9(13).
[2]赵朝旭.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学理念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8,000(016):339.
[3]刘杰.生态学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南方农业,2018,12(017):59-60.
[4]张艳辉.浅谈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学的重要性[J].建材与装饰,2018,No.532(23):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