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环境污染成因与治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9月上17期   作者:王伟鹏
[导读] 农村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下制约农村卫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农村所呈现的集约化以及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工业化发展与农村人民的生活方式的转变, 生活当中所生产的污水与农畜产业生产的污水大量的排放, 以及城镇工业环境生产的污水转移都给农村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黑河市生态环境信息和应急保障中心  王伟鹏

摘要:农村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下制约农村卫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农村所呈现的集约化以及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工业化发展与农村人民的生活方式的转变, 生活当中所生产的污水与农畜产业生产的污水大量的排放, 以及城镇工业环境生产的污水转移都给农村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农村水环境污染, 不但会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会给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带来严重危险。
关键词:农村水环境; 污染原因; 治理对策;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 我国开展环保工作的主要重点内容都是在实施城市环境以及工业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而对于农村环境的治理保护相对薄弱, 治理保护的工作开展的也相对缓慢。但随着我国农村的生活条件不断提升, 农村生活污水以及农畜业污水的污染问题也越发的严重, 给农村环境的破环以及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都带来严重危险。因此, 如今对于农村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问题也成为当前环保工作的首要研究方向。
        1农村水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1.1农民生活污水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不断建设, 小型城镇建设工作也正在快速推进, 农村居民的生活模式也逐渐的转变, 由当初的分散式居住环境正逐渐的向集中化发展。这种集中化的居住方式也就导致每天会生产大量的生活污水, 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便排放到农村周边的河流当中, 这种情况也就导致农村周边许多河流逐渐变成一条条“黑臭河”。这种情况也进一步的加剧了农村水污染的态势, 同时也对饮用水源造成严重威胁。
        1.2农业化污染
        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 随着近几年我国人口的不断提升, 城镇化建设也在不断的推进, 这种情况也导致我国耕地面积正在不断的缩小。为了能够保障我国粮食的供应, 农业在耕种的过程中也加大了化肥以及农药的使用。这种因素也就导致了大量的化肥与农药残留废水排放, 随着这些污水流入沟渠与河道当中, 也对农村的水体与地下水造成严重的破坏。
        1.3农畜业污染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村农畜业的发展从早期的分散式养殖逐步转型为集中化、规模化养殖方式, 不论是养殖的数量还是养殖的规模都是呈现着持续化的增长态势。这种养殖业的盛行固然是对农村经济有着极大的帮助, 但是随着养殖数量和养殖规模的上升, 农畜的排泄物处理也成为影响农村污水严重的主要因素之一。
        1.4乡镇企业的不断扩建
        乡镇企业的建设工作是我国农业化逐步转型为工业化的标志, 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在极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 在我国乡镇企业的建设中, 还是存在着显着的问题, 如乡镇企业建设规模分散, 经营模式也相对杂乱, 在一些乡镇的造纸厂、印刷厂、化工厂等的经营过程中, 对于污水的处理方式没有足够的认识,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水都是没有经过处理便排放到附近的河道当中。这种工业化废水对于农村周边的河道以及地下水都是有着严重的威胁。



        1.5城市化污染转移
        城市化污染转移, 在农村水环境污染当中又被称之为外来污染源, 这种情况是由于城市环境保护力度的逐渐增加, 也就导致城市当中许多化工厂等逐步的转移到农村当中, 尤其是在城郊结合部地区尤为常见, 随着外来企业不断的涌入到农村周边, 也就导致大量废水的产生, 严重的破坏到农村周边环境以及水环境的保护。这种情况也成为农村开展城镇化转型水环境保护的新问题。
        2新时期农村水环境治理对策研究
        2.1农村居民生活化污染防治
        农村居民所产生的水环境污染作为主要源头, 在防治的过程中应当首要考虑到当地居民居住的人口数量、集中程度以及所产生的生活污水量, 来选择合理的防治方式, 对于那些人口密集的农村地区, 若产生污水量较大, 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建立一座小型污水处理厂, 在该地区附近设置完善的废水收集系统, 将生活废水进行统一的收集处理。在处理方式上应选择活性泥法以及SBR法治理生活污水。
        2.2农畜业污水防治对策
        开展防治农畜业污水对策中, 应当大力宣传、鼓励、推广农村开展农牧一体化发展方向, 并大力开展生态化养殖技术, 对于农畜养殖企业加强排泄物收集处理监管政策, 对于农畜养殖企业产生的排泄物引导其实施资源化处理方式, 鼓励农村发展有机化肥的转换技术, 实现生态化养殖以及生态化农业的发展, 实现养殖场污染物能够资源化的整合利用。
        2.3完善运营管理机制
        在实施农村水环境的监督治理工作的进程中, 往往是由于没有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以及缺少运行资金等问题。因此在开展农村水环境治理保护工作的前期, 首要因素就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建设, 这也是能够避免农村污染治理设备闲置, 无人管理的首要条件。制定管理模式时, 可根据当地所设置的污水处理设备覆盖的范围, 开展统一化管理以及分范围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而集中化污水治理工作由政府来开展管理运营工作, 对于分户化污水治理设施的管理工作, 可实施区域负责人来进行统筹化管理防治。对于污水治理维护资金的运营要依据当地农村经济状况来制定, 短期内可由政府补助为首要运营方式, 但也应当对于农户们收取一定的污水处理费, 这种也能够体现出谁污染谁买单的观念。
        2.4加强水环境保护意识宣传
        我国农村生态保护意识普遍较低, 缺少相应的认知程度。因此, 应当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要让居民认识到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要大力提倡科学种植、科学化养殖技术, 让人们真正的认识到科学化发展以及不但能够保障水环境的有效防治, 同时也能够降低生产费用。
        3结语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的逐渐重视, 对于新时期的农村水环境的污染问题也越发的重视, 农村污水问题不但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同时也对于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农村污水处理问题也成为当下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研究重点, 本文对于当下农村污水问题做出分析研究, 同时给出相应的意见对策, 以此希望我国农业可持续化发展的进程中, 对于水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一定支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