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婧
太原市第三实验中学校 山西省 030006
摘要:本文围绕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包括创设教学情境、以问题进行引导及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教学理念
一、引言
时代在进步的同时,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并持续性进行革新,显然,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小学数学的需求。为此,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小学数学任课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真真正正地迈进数学领域的门槛,要求学生不仅学得好,而且学得精。新课程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开始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是有效教学理念的深入贯彻为小学数学指明了方向和思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这对培养和提升小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进一步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要点与策略尤为关键,教育工作者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素质教育的缺失
不仅古时候,即便是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每一个家长也都在期待子女能够成龙、成凤,但与此同时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大部分家长太过注重学生的成绩。在这样的情势下,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却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时候学习时闭门造车,不会和其他学生相互沟通交流,这样对学生的成长极其不利。
(二)教学目标的偏离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学生思维和情感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过于强调某一个具体方面的重要性,这样一来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就会存在缺陷,过于形式化。例如,某节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不同标准的分类”,课堂一开始,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了许多图片,并且这些图片的内容和主题都不同,教师让学生进行挑选,并让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分类。其中一组学生选择主题为天空的图片,花粉标准是按照天空颜色来划分的;另外一组学生选择主题为树叶的图片,花粉标准是按照形状进行划分的;还有一组学生选择主题为手套的图片,这组图片是按照颜色进行分类的。对这些图片进行分类时,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得异常热烈,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得热情高涨,兴趣非常浓厚,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极其浓厚。课堂最后,教师对二组学生进行了表扬,这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此外,在学生经过讨论后,教师又引导大家互相说出了自己的分类方法,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并对学生这种积极讨论学习的态度和精神进行表扬。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图片道具,并且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但同时,教师也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分类方法的划分上面,忽视了在分类教学中对教学目的以及认知的实际意义的传达,未能够很好地教学生体会到学习分类的标准,学生不曾感知到物种的多样性和互通性。表面上看起来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而实际上却极其欠缺独立的思考,学生在实际讨论的过程中并未对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这样就导致教学效果的降低。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接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比较强,如果不付出努力就想把数学学好不太可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非常重要,尽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内心情感角度出发,给学生创造出适合他们情感发展并且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的教学情境出来,进一步激起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学习意识。例如,某节数学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学习,课前教师给学生创设出这样的情境: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每一个家庭都会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而且我们都要吃月饼。那么,现在,教师这里有一块很大的月饼,一个人吃不完,怎么办呢?现在就请大家给别人分一分,想想应该怎么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月饼)?要是有六块月饼的话,分给六个人,我们就可以一人一个,但是如果要将这一个大的月饼分给两个人,怎么分呢?有学生很快反应过来说一人一半,于是问题就来了,这一半应该怎样用数字表示呢?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可是教师让大家阅读教材之后,却有学生说出了二分之一,整堂课就这样开始了。在新课程背景下,进一步树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所提出的意见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以此发展其个性。考虑到学习兴趣在提升学生数学成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契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游戏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游戏式教学时,要将教学内容与游戏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不可盲目开展游戏。同时,在游戏教学的基础上将更多的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知识记忆,潜移默化地融入教育游戏。
(二)以问题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点,还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探究能力,教会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地以问题为指引,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去。例如,在指引学生学习《百分数》一课时,教师可以尝试给学生提出一个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事物来引导学生。例如,XX商场正在搞活动,小A和小B准备去商场里面买书包,书包标价一个140元,如果只买一个的话可以打九折,而买两个的话就可以打八折,问买一个书包需要多少钱?小A和小B现在有240元,是否购买两个书包呢?借助这样的问题指引,让学生了解并弄清楚百分数的表达方法和如何应用。
(三)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尽可能地贴近生活,这样能使学生之间感到一种熟悉感或者融入感。例如,在学习《千克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给学生设计“我是最棒小厨师”教学活动,第一步,先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准备一台称,之后再准备一些诸如香蕉、苹果、梨子等便于称量的水果。第二步,上岗培训之前,教师先指导学生必须要讲究卫生,而且要爱护食材。第三步,这些小厨师们就可以按照要求共同合作,正式上岗了,称量出来一千克的水果,可任由学生自由组合,搭配不同种类的水果均可。最后一步就要求这些小厨师们开始交流经验,互相讨论、倾听,并进行总结观察和分析,然后由总结分析得出活动反馈,待活动结束时,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对水果进行处理,比如可以让他们做一份水果沙拉,从而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存在一个很明显的现状问题,即学生对数学学习畏难情绪非常严重,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数学是他们学习进步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绊脚石,甚至有部分学生直接放弃数学学习,而这样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和基础铺垫非常不利。因此,总结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就显得极为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易立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5(24):9.
[2]李明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2):113.
[3]周冬梅.让有效教学浸润数学课堂——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寻[J].华夏教师,2020(2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