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思维模式 提倡创新教育-农村初中微课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化学教学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月第12期   作者:欧玉珍
[导读] 随着教育的发展,一些较为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涌现出来,这些课堂模式都有一些显著的特征,如互助合作教学、探究式教学等,
        欧玉珍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隆街中学  广东省 河源市517149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一些较为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涌现出来,这些课堂模式都有一些显著的特征,如互助合作教学、探究式教学等,近年来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内在核心能力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了关注,在素质教育要求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中,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对于所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起到了规范作用,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提升独立探究思索的能力。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教育意识的薄弱和教学资源的短缺,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深入,甚至一些学校忽略了此项能力的培养,而自主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课堂模式中进行,在众多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微课教学是一种借助多媒体资源,具有“短精快”特征的实用性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创新教育的发展和思维模式的拓展具有重要促进意义。基于此,本文就农村初中微课自主学习能力引导教学重要性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期望得出一些具有帮助性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思维教育;创新教育;农村初中;微课自主学习能力

        一、微课自主学习能力引导教学重要性
         初中阶段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涉及许多化学实验,但是农村初中的很多学校由于实验条件不完善,器材、药品短缺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许多老师只是做演示实验而让学生参与实践,亲自动手的机会非常少,为了改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初中化学采用了微课教学的方式,使学生直观地参与化学知识学习,提升初中生化学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微课作为一种实用性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清晰微课的特征与内容,微课是一种在近几年迅速流行起来的一种线上教育模式,以便捷性、沟通性和实效性深受老师和学生的青睐,微课是微小的、细碎的便利新颖的微课程,微课的时常往往控制在20分钟以内,由学生的不同习惯和教师的教学计划所决定,传统的线下课程时长太久,学生会产生枯燥感,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这种“短精快”的有针对性的微课程,可以将知识点进行分类,例如在初中化学课程中,结合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微课的便捷性和趣味性,结合化学实验过程与结果,可以极大提升老师的上课效率并保障上课效果。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内在核心能力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无论在任何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所在阶段的知识学习都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总结和归纳方法,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对此进行引导和启发,主要结合课堂微课教学模式和教案内容同步进行。

        二、农村初中微课自主学习能力引导教学现状
         目前许多学校的老师对于微课还停留在形式主义上,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例如在教案中有没有进行与微课课堂模式的匹配,在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上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积极引导,这都是目前初中化学微课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农村学校教学中更为凸显,例如课堂教学模式的保守,课堂模式的创新一直受到学生和老师的喜爱,因为创新意味着改变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以趣味性为引导,在教学效果上也能有所体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任何实际的方式来促使学生学习,目前较为流行的微课教学虽然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引导,但许多初中化学教师完全没有这个意识,对于学科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输上,并没有在教学内容中进行思考和创新,即使采用了微课教学教学模式也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的去引导学生进行实施,教学效果不理想。

农村初中学校还有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因为对化学实验教学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不足,在实验教学部分,没能达到分组实验的课堂实践,学生对于实验的过程由于没有动手操作和近距离观察,往往会感到不清晰,一些同学只能是机械性的背诵实验过程和结果,盲目的套用公式,丧失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不利于化学学科的后续学习。

        三、农村初中微课自主学习能力引导教学策略
        第一、结合学科特征,进行化学反应与方法的课堂微课演示。初中化学阶段学习到的化学反应的实质以及相应的化学方法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抽象化的,为了使初中生对于化学反应的过程有全新的认识,化学教师可以使用微课的方式进行展示和讲解,将化学实验过程制作成简单、方便的微课,并使用文字或者是声音进行辅助讲解,向学生演示化学方法以及化学反应的过程。例如,在学习化学中的粉尘爆炸知识的时候,学生无法参与到这类危害性较大的实验之中,使用微课的方式给学生演示粉尘爆炸的实验,从听觉以及视觉的角度丰富学生对于粉尘爆炸实验的认识,不仅给学生安全的化学学习环境,还使学生的化学学习形式更丰富,提升化学学习的趣味性,同时通过直观的微课教学,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过程和机构、方法等有了一定心得,激发学生的探究趣味,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积极性。微课适用在学科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进行专题练习的反复,因为微课具备这样的优势和特征,攻克教学难点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微课教学的实用性。
        第二、微课的共享网络平台。初中化学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的时候不仅可以在课堂讲解时使用,还可以为学生分享一些复习资料或者是一些重点的习题练习,在任何的地点以及时间,学生都可以对微课的视频内容进行学习与深度分析,了解到其中构建的化学知识结构,这是微课作为教学模式的反复性复习的优势。不仅如此,在观看微课视频的时候,学生还可以在互动的网络平台上向化学教师提问,师生互动增强,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后续教学计划的安排,优化日后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这体现了微课教学的信息共享性。
第三、激发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外因是外部环境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内因就是自我学习主动性,但一定是外因带动内因,或者说外因是引起内因共鸣的先决条件,初中学生由于年级偏小,自我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较弱,如依靠传统的灌输性的教学模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微课教学中,结合课本内容,以趣味实验为教学方式,以微课教学环境为基础,将学习变成一件轻松、充实的求知内容,例如,微课中多媒体部分播放的实际可操作性实验视频,如从微观角度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离子化合物的形成和有毒的、有危险的或装置过于复杂的实验等等,在学生观看实验演示过程后,结合课本内容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带着兴趣和求知欲去独立完成趣味小实验,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结语】从初中各个学科的知识结构看,化学是一门知识结构复杂的学科,为了打好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教师        应当丰富教学手段,创设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微课的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微课向学生展示难以理解以及十分抽象的化学知识,活跃初中化学课堂的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微课教学也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教学环境,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都有重要的根基作用,所以无论教育的发展方向还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来讲,微课课堂模式下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都是符合的,对于创新教育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和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军.初中化学微课现状、问题与思考――四川省首届微课大赛初中化学作品述评[J].化学教学,2015(1):40-42.
[2]乐智锋.以微见著,优化教学――浅谈初中化学微课教学的功能[J].考试周刊,2015(66):148-149.
[3]梅原寒,南俊民.中学化学微课教学讨论[J]亚太教育,2015(15)
[4]张金凤.浅谈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