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施工在建筑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思考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9月上17期   作者:黄华圣
[导读] 近些年来,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期,各城市地区的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一一拔起。建筑业规模的持续扩张,以及建筑物主体结构的不断增大,使得建筑结构在沉降、温度以及收缩等外力的影响下,出现缝隙的概率越来越大,同时,缝隙的严重程度也不断增大。

海南第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黄华圣  海南海口 570203

摘要:近些年来,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期,各城市地区的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一一拔起。建筑业规模的持续扩张,以及建筑物主体结构的不断增大,使得建筑结构在沉降、温度以及收缩等外力的影响下,出现缝隙的概率越来越大,同时,缝隙的严重程度也不断增大。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愈来愈普及化,借助设置后浇带,能够有效处理工程建筑不均衡沉降、温度收缩过大、收缩应力过强等各类容易形成缝隙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后浇带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技术里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艺;应用
        一、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论
        现代社会是房屋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的旺盛期,工程建筑行业已获得了喜人的业绩。在新时期下,大家更为重视房屋建筑工程中基础施工的关键性,并对建设工程提出了更多明确的需求,后浇带施工工艺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应用,具体探讨的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收缩形变和温度应力这两个方面的要素,对基础施工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建筑物在搭建的环节中,如果发生地基基础沉降的情况,会给用户造成极大的不便,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如何防止地基沉降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必须攻克的核心技术。后浇带技术应用可以合理有效防止地基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沉降情况,与此同时还能对基础施工缝隙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切实维护建筑物总体的安全系数。后浇带技术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具有核心作用,所以在现实基础施工环节中提升建筑物的安全系数可以从提升后浇带的利用率上入手。
        二、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主要特征及适用条件
        从技术方面来讲,后浇带技术是一项可以在同一时间满足若干项需求的综合化技术应用。在长期的研究发展以及应用过程当中,其已经可以被广泛应用在各类不同的条件与环境中,并得到了不错的效果。比如,在硬结的新浇混凝土中,由于热胀冷缩性导致构造产生缝隙时,就可以应用温度后浇带工艺。现阶段的工程施工范畴较为广泛,不管是商务办公型的商务楼和办公楼,或是以生活为核心的住宅小区,因热胀冷缩而引起的构造缝隙状况,常常引起基础施工中止,不仅会导致工期的延长,同时,还会对之前的施工效果造成损害。这时应用后浇带技术,能够合理有效的防止水泥混凝土硬结伸缩过程中因环境温度改变而产生的形变和缝隙,提升基础施工速率,降低基础施工所需成本。再例如,伸缩后浇带可应用于大规模的建筑构造,即先以30米至40米为间隔设定一个宽70厘米到100厘米的缝隙,随后直达加弯或搭接缝内建筑钢筋,由此利用后浇带的预先存留确保水泥混凝土能够随意伸缩。
        三、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分析
        1、前期准备工作
        在实施后浇带工程施工前,首先,要先对后浇带的表层实施清洁,把上面的浮浆、污迹等清除干净。通常可使用高压水枪来开展清洗的工作,从而加强混凝土的粘固性能。对于两端出现生锈情况的钢筋,首先要对其实施除锈或者是拆卸的工作,拆卸以后需要马上予以补充完整。还有就是在正式实施工程前,要将置放好的止水带、止水条清洗干净,随后使用钢钉进行固定,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钢钉固定距离是100厘米。对支设的模板要进行严密的防护举措,预防出现漏浆的情况,同时不可以保留贯通的预埋件。
        2、材料的选择
        在作业当中,要挑选没有收缩性能的混凝土,在正式施工以前,要注入一定计量的减水剂,由此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保证后浇带建筑最终的施工品质。



        3、模板支设与混凝土浇筑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当中,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的作业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首先,进行模板支设的作业便是为后期浇筑作业打基础,所以在支设的整个过程当中,必须要加强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根据设计来开展支设操作。在支设的速个实施过程当中,需要充分保障模板的密闭性能,从而避免在之后的浇筑作业当中发生漏浆的情况。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支设的过程当中,将垫块开展科学合理的放置,从而确保防护层的厚度能够符号要求。还有就是,在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时候,需要避免厚度出现过大的情况造成模板侧方压力增加的问题,确保模板不会往外凸出而造成尺寸差距,因此在作业当中必须要根据相关的标准要求来进行。
        另外,在开展浇筑作业的时候,需要让浇筑的混凝土和已有的构造形成一个较好的衔接,所以在开展浇筑以前,要先对接触面开展处理工作,让其保持湿润的状态,同时还需要将此前预留好的钢筋清理干净。进行后浇带浇筑的时候,可以在现场进行试验,由此来提高混凝土的作业性能,让其可以在各种狭窄的空间里开展更为高效的浇筑作业。总而言之,后浇带作业时,一定要对模板支设的作业引起高度的重视,有效提高浇筑作业的品质。
        4、垂直施工缝处理
        在浇筑作业完成以后,就要对垂直竖向的施工缝开展作业。正式作业以前,要先检查好混凝土的状态,确定其是否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开展作业,同时将表层的一些杂质、浮浆清理干净。作业时,可以用手指对混凝土进行按压的动作,假如没有指纹存留,就可以在清洗的时候用上具有适当压力的雾状水,与此同时,还需要将钢丝网进行拆卸,将网片清理干净。除此之外,在开展浇筑作业以前,还需要用高压水枪对木模板表层进行清理,随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拆卸,作业同时要将浇筑缝表层处理到位。通常来讲,使用凿毛的方式是比较普遍有效的。在开展垂直施工缝处理作业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将作业品质把控好。确保模板的安全、稳固性能,对钢筋开展清洗、整理的作业,将有关的数据信息计算好,保证作业的品质能够达到施工的标准要求。对添加剂来讲,在加入前需要利用试验的办法来决定加入的计量。除此之外,在浇筑作业结束以后,要确保浇筑作业的时间,通常来讲最短的时间是四十天,一般在两月之内结束浇筑作业。在结束浇筑作业以后要将施工缝隙清理干净,让其维持24小时的湿润状态,随后将表层的积水处理完毕。
        5、后浇带封闭
        在实施后浇带封闭施工的时候,需要控制好两侧混凝土的品质,预防出现漏浆、混凝土松动的问题,假如出现这类问题,房屋建筑的质量会遭受严重的影响。所以,为了能够确保工程施工的品质,相应的施工方要安排对应的人员来开展施工的监管工作。
        6、后浇带保护
        后浇带作业时,对其进行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作业的过程当中,应该布设能够挡水的砖墙体,墙体需要具备相应的高度,从而来防止地板后浇带出现积水渗入的情况。后浇带施工缝作业结束以后,要进行清理的工作,使用铁皮或者是木模板来当做顶端的密封遮盖,利用砂浆来制作能够挡水的地带,在周围临时布设一些栏杆来开展防护,确保在作业过程当中,不会出现垃圾杂物堆积、钢筋受到污染等问题。
        结论:总而言之,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现阶段,在建筑物施工中,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持续的健全完善和创新。后浇带施工技术就是在这当中被普遍使用的施工技术类型,而且后浇带施工对提升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具有较好的实际效果。当在,在后浇带施工技术中依然存在有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不过通过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健全完善和持续地探究,不久的将来,这类问题肯定可以获得合理的处理,推动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物工程项目中的运用,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发展壮大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邹尤锋.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J].低碳世界,2017(10):141-142.
[2]范志恒.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15).
[3]曾振宇,莫秋娟.关于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环球市场,2016,5(8):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