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月第12期   作者:刘爱媛
[导读] 在新时期背景下,农村小学班主任应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
        刘爱媛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大激店镇江城西队学校   071000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农村小学班主任应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除了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外,更应加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因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自身言行是否正确缺乏明确认知,还需班主任给予有效引导。因此,班主任可以从不同方面着手,适时渗透德育教育,让小学生能受到熏陶与影响,从而主动约束自身言行,得以全面发展与不断进步。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渗透
前言: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需适应新时期的改变,抓好德育渗透这一部分。此阶段的小学生年龄尚小,正是思想及意识形成的最佳时期,可塑性极强。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应有目的性的渗透德育教育,正确引导小学生,使其能受到熏陶与感染,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与价值观,得以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及个人素养,为后续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懂得关爱学生,在沟通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此时的小学生思想与心智尚未成熟,心理较为敏感,且承受能力也并不强,极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还需要班主任在此阶段能够给予每个小学生更多的关心与爱护。而在新时期,农村小学更要跟随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班主任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解答学习中问题的责任,还应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把握一切时机,有目的性的渗透德育教育。班主任首先要对小学生实情情况有全面了解,对于家庭情况较为特殊的学生,要给予更多关爱,并及时与其交流沟通。尤其在批评时应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过于直接,应以聊天的形式循循善诱,把握好尺度,让小学生能逐渐接受班主任给予的正确引导。此时渗透德育教育,能收获显著效果,小学生则会欣然接受并及时改正,从而约束自身言行,得以树立正确的思想与价值观,让小学生能够身心健康发展。
        比如,班主任往往会发现班级中有部分小学生性格内向,平时较为沉默寡言,并在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致使学生学习质量偏低。对此,班主任应对其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给予小学生更多关爱,时刻关注其动态。要经常以聊天的形式与其沟通,尽量将平易近人的一面呈现给小学生,认真倾听其内心想法,适时给予良好建议,即使批评也要把握好尺度,兼顾到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此一来,就能让小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心与爱护,从而产生信任和依赖。而班主任也应在学习上积极鼓励小学生,帮助其建立自信心,此时班主任渗透德育教育就能收获显著,小学生也能更加配合,并对自身言行加以约束。让小学生能够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得以全面发展与不断进步。
        二、开展实践活动,在行动中落实德育教育
        在农村小学阶段,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极为关键,而在这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小学生而言有巨大影响与意义,能够帮助他们日后更好的学习及发展。但是德育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那样小学生不会有真正的理解与体会。

而在新时期也要求将实践与教育相结合,开展丰富的活动,能够让小学生有更直接的体验,如此才能受到熏陶与影响,收获显著效果。因此,班主任应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心理特点出发,开展各种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通过实践与锻炼获得一定启发、教育。同时班主任组织的实践活动要有趣味性与意义,并在其中渗透德育教育,促使小学生愿意并积极主动融入其中,从而不断提高自身道德品质与素养,让小学生正确的思想与价值观得以树立,实现全面发展与不断进步。
        比如,班主任在班级中可以建立“爱心捐款箱”,并鼓励小学生将节省下的零花钱投入其中,用来帮助有需要的人,以此种方式指导小学生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人。或者可以利用一些特殊节日,如“世界地球日”,积极组织小学生开展主题班会,可以绘制“垃圾分类”“废物利用”“保护环境”等主题的手抄报,也可以进行演讲,以此渗透环保德育教育。还可以定期组织小学生观看具有德育教育的纪录片,并写出观后感。如此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在行动中落实德育教育,一方面将小学生的兴趣激发,主动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能让小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与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与价值观,最终得以提高道德品质与素养,让德育教育的渗透更具有效性与意义。
        三、树立榜样行为,在学习中实施德育教育
        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学生年龄影响,他们在思想及意识上还处于启蒙初始阶段,喜欢模仿与学习他人的一些言行,并对此缺乏正解认知,这就导致任何因素都会带给小学生一定影响。这也正说明此时需要有良好的榜样行为,能够给予小学生正确引导,使其能有明确且清晰的学习目标。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为小学生树立榜样行为,比如以身作则,发挥好引导作用,以正确的言行举止影响小学生,使其能够通过对比,对自己的行为习惯有正确认知,并及时实施自我管理,向榜样学习。然而班主任也可以在班级中挑选优秀的学生代表,作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用以影响班级中更多的学生。如此一来,就能让每个小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榜样,能够不断努力。
        比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严格律己,注意一言一行,用正确的行为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让小学生能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对自身言行有正确认知。也可以挑选班级中的优秀学生代表作为班干部,并加以培养,用他们作为其他小学生学习的榜样,影响班级中更多的学生。如此树立榜样行为,在学习中实施德育教育,能收获显著效果,小学生就能在学习目标的影响与带动下,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对于不足之处及时发现并改正,在潜移默化下不断提高道德品质与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确保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有效性更高。
总结:
        德育教育作为目前新时期下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项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采用树立榜样行为、关爱学生以及开展实践活动等方法,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小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思想与价值观,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与个人素养,使其能以积极健康的心理去面对未来更好的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晓萍.浅析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J].才智,2020,{4}(06):9.
[2]周厚兰.农村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4}(03):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