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月第12期   作者:赵艳格
[导读]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赵艳格
        洛阳市老城区徐村小学    471011
        摘要: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小学教师并不能全面地认识有效教学。即部分教师将有效性误解为运用最短的时间,运用最为直观的语言,让学生最为高效地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这种教学理念忽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体现出未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的教学现状;易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学习意识和能力,进而造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本文将从课堂的实际教学出发简单介绍如何有效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种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的高效益提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发展智力,积累知识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高效课堂的主阵地是课堂,通过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智慧的共同成长。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此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一、运用实践教学法,增强学生概念理解力
        实践教学法的优势有两点,第一,学生是问题探究的主体,真正享有独立探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在此过程中,获得数学问题探究的成就感。第二,实践教学转变原有的授课方式,落实先学后教的理念,真正让学生分享探究成果,激发他们数学学习的能动性。在文章的论述过程中,笔者深入研究数学知识,并构建数学知识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有效连接,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数学概念理解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对“圆锥的认知”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三倍”这句话的理解,教师运用实践教学的方式,布置相应的实践工具,让学生从体积和质量两个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促进对相应数学概念的理解。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准备工具。教师准备如下的工具:同底等高的空心圆柱与圆锥;带有足量水的大烧杯;带有精细刻度的量筒(注:量筒的直径明显大于空心圆柱与圆锥的直径);带有砝码的天平。第二,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上述工具,进行实验,最终证明“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三倍”的观点?第三,实施引导。为了让学生的思考更具有方向性,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从质量或是体积两个角度分析;也可以联想《曹冲称象》的故事!”与此同时,教师走入学生中,和学生交流讨论的结果,了解学生解题思路,并在此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针对性引导,让他们的数学学习更具有针对性。第四,展示成果。在众多学生分享过程中,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同学的回答。这位同学积极地举手说:“我以空心圆锥为量具,向空心圆柱中倒水,一共分三次倒满。”另一位同学说:“我根据《曹冲称象》的故事,分别将空心圆柱、圆锥放入量筒中,观察量筒液面的上升高度。两者同样存在三倍关系!”又有一位同学说:“我用天平分别测量空心圆柱和圆锥的质量,发现圆柱的质量是圆锥的三倍。”通过运用实践教学法,教师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并让他们结合个人的思维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真正促进学生概念知识的理解,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二、使用课堂导入法,提升课堂教学高效性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导入也是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导入,而且还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注重课堂导入内容的趣味性。在课程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具有趣味性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第二,注重课堂导入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从而实现由导入向教学的顺利过渡。文章注重从以上两点,进行课堂导入的授课,增强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堂导入内容的衔接性,真正发挥课堂导入作用,提升教学的高效性。例如,在讲授“3的倍数”的内容时,教师引入课堂导入模式,并注重导入内容的趣味性,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在兴趣的作用下,走入数学知识的探究中,真正实现由导入向教学的顺利过渡,实现数学教学的高效性。教师简要介绍教学过程。
        在课程的开始阶段,教师对学生说:“只要大家随便说出一个数字,我可以迅速判断此数字是否被3整除。你们可以提前计算好此数字是否可以被3整除!”A同学说:“24!”教师说:“可以!”B同学说:“45!”教师说:“可以!”在和学生的对话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与学生的对话的数字,进行分类,即分成可被3整除的数字,以及不可被3整除的数字。在课程的教学阶段。教师对学生说:“大家很好奇,我为什么可以在短时间内,判断出一个数字可否被3整除,是吗?”学生不约而同地点点头。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说:“你们可以观察黑板上的两组数,并从各个位数之和能否被3整除的角度思考!”通过观察,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完成此部分内容的探究。教师询问学生:“谁可以分享个人的探究成果?”。A同学说:“在教师的引导下,我结合个人的观察,发现如下结果:只要一个数字的各个位数之和可以被3整除的数字,皆可以被3整除。”通过运用课堂导入的方式,教师注重以趣味性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由课堂导入向教学的顺利过渡,从而在此过程中,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构建更为高效的课堂导入课堂。
        三、采用小学合作法,提高学生思维完善性
        在现阶段的数学小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的局限性,教师精力的有限性,导致部分教师为了提升教学效率,采用灌输式的方式,进行小学数学方面的授课,并不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也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他们缺乏学习的自主性,而在思维问题方面,缺乏全面性。针对这种状况,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针对同一问题展开讨论,从而获得更为完整的答案,让他们的思维日趋完善。
        四、结语
        在开展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真正地从实践教学中,发现个人存在的问题,并注重教学反思的完整性,即从备课、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分析,并在此过程中,真正抓住教学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制订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并在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应落实学习的原则,即向其他教师虚心请教,学习他人优秀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并将之运用到个人的教学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连军.发散性思维在小学数学中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7):164.
[2]李文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2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