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情感教学内化为学生素养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月第12期   作者:黄彩芝
[导读] 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是基础,
        黄彩芝
        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四塘小学 (南宁市 兴宁区 530216)
           
        内容摘要:
        “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是基础,也是综合和升华,更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情感,进入角色;成功体验,情感愉悦;情景再现,入情入景;扩展延伸,情感升华;并内化为自身的素养。
           
        关键词:情感 体验  愉悦  升华   素养
               
        情感,也称“感情”,指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心理表现,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羡慕、厌恶等。新课程理念所强调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是基础,也是综合和升华,更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纵观语文教学文本,每一本课本,每个单元每篇课文,无不渗透着情感。通过课文的学习唤起对自然的热爱,激发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人类创造一个美好家园的愿望等等,“文章不是无情物”情感因素在课文课程中是固有的,不是附加的,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是学生一次情感的荡涤、心灵的洗礼。
        一、体验情感,激起同理心
        自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作为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情感因素,选好情感教学的突破口,进入角色。恰当地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思路、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悟,把作者的情思内化为自己的情思,让学生融入文应有的感情气氛中。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中,让学生体会穷苦人民悲惨遭遇,以唤起心中的深切同情心。我把握住这条情感主线,让学生闭上眼睛用语言把学生带进这了大雪纷飞,又黑又冷的大年夜,然后走进小女孩四面都能灌进寒风的家。然后才让学生品读课文。引导学生从“光着头赤着脚,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蜷着腿缩成一团……”词句中体会小女孩的可怜以引起同情心,接着细细对比品味,五次擦火柴的幻象和现实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同情心,最后让学生和她比童年及帮助她(如果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学生的情感得到最大的宣泄。
        二、成功体验,愉悦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带来的愉快是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儿童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是依靠这个力量。”成功体验使学生想说敢说、乐说、会说,能极高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注意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特别是学困生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经常鼓励和鼓舞学生,在教学设计上,突出层次性,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
        教学是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知识,获得情感的过程。学生如何从被动接受变为积极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自主体验和领悟祖国语言文字所传载的审美意境和精神价值,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教师的评价语言是很关键的,俗语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相向六月寒。”所以上课中我们要做到:
        1.用欣赏激励学生的语言,课堂中要学会多说一些赞美的感叹句。“多好啊!”“真会说话!”“太不容易”“你真会提问题!”“你真行!”……对表现特别好,如感情朗读特别好,表演特别好的及时送上一颗星,一面红旗等作为奖励。
        2.对学困生饱含期待的语言。在碰到学生胆小不敢发言或表达不尽完美时,要非常耐心地给予期待、帮助。

如当站起来发言的学困生一时答不上来时,我会对高举手的学生说:“大家别着急,让他想一想,给他一次机会”对发言的学生说:“老师相信你能行。”当学生真的没法说时“谁来帮帮他。”当说得不够完整时说:“说得真好啊!如果再加上……就更好了。”
         3.恰当运用伴随语言、体态语言作为课堂的辅助语言,对激励学生同样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翘起的大拇指,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张亲切慈祥的笑容都是对学生最好的评价。
        诸如以上的各种语言,能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和亲切,会使学生带着极大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情景再现,感悟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特点与学生个性,巧妙地设置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乐学,从中感悟情感。
        在教学《桂林山水》《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写景的课文时。有多媒体将学生带入风景如画的山水景色中那是最好的了。教学设备不够先进,我常用的是让学生当小导游的方式介绍,或是闭眼假想旅游的方式,让学生跟着课文录音播放的声音,随着这些优美的祖国语言畅翔于这些美景中,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从而激起热爱祖国的情感。小学生的特点摸仿力强,他们善于摸仿,乐于摸仿,更善于在表演中加入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草船借箭》《将相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中采取课本剧表演的形式。既能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又能积极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更好地理解语言。如在上《将相如》三个小故事任选其一表演,有一小组学生表演“负荆请罪”中的廉颇不但脱衣背上木条,而且加上了自己的对话语言,态度诚恳,语言之恰当,令人拍案叫绝。
        说明文和科学性比较强的文章如《新型玻璃》,引导学生改变叙述的方式,转换形式进行表演,如新闻发布会、拍卖会、导游、广告设计等形式进行情境的表演。如我校教师在上《新型玻璃》一课时,用了说广告推销产品的方法情景再现,学生在通读课文,了解各种玻璃的特点作用后,让学生角色转换,当一回销售经理说服别人订购你厂制作的玻璃。学生兴趣盎然。
        几个学生的广告介绍词不但把要推销的玻璃的特点作用说清楚,而且还联系了生活实际的运用,说得入情入理,事事为顾客考虑,说的在座的学生、教师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这样的课文课堂,学生能不喜欢吗?这样的课堂,不能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荡涤吗?
        四、扩展延伸,升华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标不但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更加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开启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健康地认识世界,关注世界,还要让学生的素养得到提升,并作用于社会。所以在课文教学设计中,我都设计有扩展延伸或实践活动这一环节:学了课文你想说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想;说说和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从生活中来,然后回归到生活中,学生的情感才能得以释放,得以升华,如在学习《慈母情深》时,扩展延伸一环节,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和父母间爱的故事,学生陆续举手说父母为自己做的事,或是自己为父母做的事情,学生受到了一次深深的爱的教育,体会到了爱,并决心怎样去做。接着我又让学生把这种爱延伸到身边的人群中,学生的情感不就得到了最大的宣泄升华吗?语文能力和人文精神帮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所以要让学生情感上产生共鸣,并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必须结合语文教材的形象化、情感化、审美化,对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小学语文文学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4、袁桂林主编《现代教育思想专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