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月第12期   作者:赵舒彩
[导读] 阅读在小学阶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赵舒彩
        徐州市潇湘路学校(小学部)221111
        阅读在小学阶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对学生而言有着独特的意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认识到学生强化其阅读能力对其综合素养的推促意义,教师要能够在较长的语文学习时间中,引领学生把握阅读的技巧与方法,让学生在培育其良好的阅读习惯过程中,得到自我阅读素养的有效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把握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要能够在教学备课时制订缜密的学习计划,在循序渐进的教学引导中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升,进而得到全面的进步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在学习中对某课程产生兴趣,学生便可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该课程的学习当中。在语文学习当中,阅读兼具了字词句篇、写作为一体的特点,阅读题材广泛,形式自由,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能够阅读许多新奇曼妙的故事,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学生的阅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另外,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对于文章的自主阅读和自我认知感知,对文章形成不同的看法,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受到情感的力量。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这对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当学生在语文阅读当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后,在其他课程和其他领域的学习过程当中,会进一步放大阅读的优势,从而提升其他课程的进步和发展。
        (二)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
        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比如,学生通过阅读古代诗词,积累了大量的名词佳句;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名著,积累了大量的文学常识;学生通过阅读美文杂文,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总之,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可以跟随着作者的笔触去到不同的世界,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领略不同的自然风光,感受不同的民俗习惯;学生在不同思想和文化的碰撞当中丰富了语文知识储备的积累,提高了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语言逻辑习惯,促进了学生的不同知识领域的知识储备,促进了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提前预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文讲解前做到自主预习课文。通过预习的方式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去,让学生去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去提升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在针对性教学引导中使学生实现自我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比如,在《古人谈读书》一课教学前,教师可以在备课前给学生设计预习任务,通过完成预习作业让学生对文本的生字词、文本的主要内容等有所了解,并让学生将自己疑惑的地方圈画出来,方便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解决。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后,然后灵活调整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由此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开展自主学习。
        (二)创设阅读情境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情境创设和师生互动结合在一起进行授课教学。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积极互动,能够发挥出自我主观学习能动性,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文本知识有清晰的认识,能够让学生紧紧抓住学习的核心内容,并对文本教材中内涵的情感主旨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比如,在教学《难忘的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简单与学生互动,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在五年的小学生涯中迄今为止最为难忘的一课是哪一课?哪位老师教的,为什么难忘?”很多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互动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说一说自己难忘的一课后,教师可以趁机导入本节课,让学生对作者所经历的难忘的一课有所了解。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内化本课的情感,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积极了解相关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在互动中对当时的情境有所认识了解,然后引导学生在互动中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进行个性化理解,让学生在情感认识和情感转变的过程中,成功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激发学习热情,获取更加丰富的阅读情感,促使学生的阅读体验得以提升。
        (三)组织实践活动
        当前教育背景下,外来文化持续输入有可能导致很多孩子对本国的文化认知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基于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传播具体的文化精神,在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在各种节日来临之际,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化发掘中,通过春节期间剪窗花去感受喜庆氛围,通过端午节包粽子、看龙舟比赛等具体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节日,让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有效提升。又如,为了促使学生能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得到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鼓励班级学生积极建设“图书角”,设计“阅读分享会”活动,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图书分享活动中。围绕着文化传承这一主题有序开展阅读计划,同时将自己阅读的图书积极分享给其他伙伴,让学生在阅读量增多的前提下,也能够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其他学生可以针对某经典书籍,在分享观点的同时对同伴的发言进行补充,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够彰显学生的主体性,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从中挖掘到更多的人文素养内容,获得更多的人文启示。
        综上所述,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综合素养落实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改变教育方式,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其次,教师在关注高效的阅读课堂构建的同时,也要能够充分分析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情特点,通过基于学生起点,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基于文本主线,创设阅读情境;设计教学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组织实践活动,重视文化传承等教学手段方法,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全面提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