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问题导学”应用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周瑾玉
[导读] 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为学生打下比较良好的基础
        周瑾玉
        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为学生打下比较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添砖加瓦。教师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让学生获得独立思考的空间,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方式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问题导学的教学策略做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阅读教学;问题导学;小学语文
        “问题导学”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出适合学生自学的学习任务以及导学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增进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相关内容,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在自学的过程中积极解决问题。通过问题导学的方式学生们在课堂教学前对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有了清晰地认识,方便在课堂学习时有的放矢地学习,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问题导学”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成果。
下文中就问题导学的策略做简要分析:
一、设置阅读目标,培养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对课文有个初步的了解,更要在此基础上对文章的框架结构、写作技巧等有一定的认识,使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这个过程仅靠学生自主阅读是较难达到的,需要教师做出适当的引导,教师以问题为导向,设置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增进对文章的理解,教师把“教学目标”通过问题的方式传达给学生,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问题的设置应当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水平,这些问题尽可能围绕着文章的主旨进行设置,包括文章的主要知识点,文章的结构,文章的修辞手法以及情感色彩等,使学生在能够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拔高,并且设置的问题不宜过多,只需二三个即可,但必须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样能够增加学生对该篇文章的兴趣,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到文章学习中去以便能够较好地解答教师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将学习的任务归还给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教师更多的起到引导的作用,更加适合新课改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并且在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使学生热爱学习。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文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就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经过总结设置出包含文章主题的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文章阅读。这三个问题包括:(1)你觉得小兴安岭什么季节最美丽?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2)文章介绍小兴安岭的美丽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行的?(3)作者为什么这样介绍小兴安岭?作者对小兴安岭的情感是怎样的?通过这样几个问题,通过不同的角度理解《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能够使学生们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完成学习目标,提高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
二、突出教学重点,做好阅读导向
        在阅读教学中使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案关键在于“导”这个字,当学生们根据教学目标,对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深挖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加强对文章的认识,导出学生的不理解之处,导出学生认知存在矛盾的地方,使阅读教学落实到深处。
        开展问题导学首先需要导在学生对文章不理解的地方,一般这样的点属于文章中的难点。

当学生进行一篇新的文章学习时,总是会按照原有的认知方式对文章进行理解,但学生的知识面不足以让他们有效地应对所有文章,在学习新的文章时总是会有知识落入学生的理解盲区,这就使学生们在学习时产生困惑,教师在教学时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特点,进行问题设置尽可能精准的落入学生的知识盲区,使学生们在不断阅读新的文章过程中能够有效增强对新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在学习文章《跨过海峡的生命桥》时会产生疑问,可能由于对白血病的不了解,会向老师请教,为什么得了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疑问给出适当的答案,要使学生在理解能力内有清晰的认知,此外教师也可以设置问题增进学生的理解,像为了找到合适的骨髓,小钱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很着急,他们四处奔波,到处寻找,他们可能会去什么地方呢?让学生动脑思考。
        此外开展问题教学还应落实到学生存在矛盾的地方,在进行文章教学的过程中,作者会有意设置一些矛盾的点,这些点包括文章内容之间的矛盾,内容和形式上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对文章的展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这些矛盾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使文章更加的生动形象,但这些点也是学生们在理解上比较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在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针对这些矛盾点提出问题,使学生们进行思考,那么就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比如在阅读文章《草船借箭》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提出问题“诸葛亮为什么在明知道周瑜为难他在十天内造成十万只箭,但为什么还敢立军令状呢?”通过这个提问使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使学生们理解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的风采。
三、深化阅读效果,进行问题升华
        在阅读教学完成后,教师需要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设计深化理解的问题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做到对文章知识的强化理解,并能学以致用,从而获得拔高。现在很多阅读教学都在谈深度理解,希望学生对阅读文章的加工不仅是停留在时间、地点、人物等简单的表层信息,而是要深入文章肌理,实现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文本的目的、内涵、推断、预期、修辞、措辞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开始提倡文本解读了,在我看来,文本解读的根本目的就是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对文章的深度理解,而不仅仅是理解字面信息。在这个阶段,对文章的理解就不止与文章的内容上,而且要能够理解文章表达的寓意,从而在文章的故事中获得一定体会。问题的升华是对文章理解的最后一步,学生们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内容也要体会文章的感情,并且也有很多作者在写文章时都会通过借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就是使用的这种手法,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甚至可以通过写短文的方式训练学生学习这种写作手法,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学习文章《开国大典》时,这篇文章描写了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广场的布景以及按照时间的线索描写了开国大典的发展过程,学生们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以及相关视频影响的观看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开国大典的发展过程,但是学生们的年龄可能并不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件多么来之不易的事情,教师应为学生普及相关知识,使学生们初步了解我国建国前发生的那些伟大的故事,为学生们埋下热爱国家的种子,思想的进步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使命。
四、总结
        新课标改革后,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目的不应仅仅是为了应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问题导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师把握教学思路,提高学生能力,将成为之后的教学主题。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 赵婷婷.智力.2021(07)
        [2]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J]. 王晓颖.新智慧.2019(26)
        [3]如何在语用视野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效果[J]. 刘梅.科普童话.2020(04)
        [4]探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 刘金萍.知识窗(教师版).2020(01)
        [5]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互动”艺术[J]. 杨元娣.小学生(中旬刊).20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