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许欢
[导读] 问答法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
        许欢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实验小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问答法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本文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发现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试图给出改进建议,力求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以期促进学生思考、助力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误区 改进策略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产生数学学习的根本动力是问题。从实践来看,数学问题是促进学生积极开展数学自主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发展思维的起点。我们需要设计好数学课堂提问,从真正意义上去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他们数学思维的深度。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
        1.提问趣味性不足
        受年龄与认知水平的限制,小学生求知欲望和好奇心非常强烈,喜欢具体、有趣的问题。而数学的抽象性较强,有些教师在提问时不自觉地就用了许多抽象的、成人化的语言,提出的问题缺少儿童化,与学生不在一个话语体系,学生难以听懂,容易不感兴趣,没有思考、回答的欲望。另一方面,“是不是”“对不对”?这种封闭性的问题多次出现,难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学生也容易对这种问题产生厌倦感,更加不利于课堂提问的开展。
        2.提问指向性不明
        数学问题有大有小,有时需要精细化的问题帮助学生厘清思路,有时又需要提大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如果没有分清问题该大还是该小,随意提问,容易导致学生思维混乱、思维僵硬。例如,课堂上会出现太泛的问题“你能够从中看到什么?”,学生们直观地表达和表述,一节完整的数学课变成了看图说话教学课,小学生们的想象力驱使下数学老师根本“招架不住”。老师缺乏提问的明确目标,在缺乏导向性目标的前提下提问会导致提问的混乱,难以把握课堂提问的“生长点”。
        3.提问覆盖面狭窄
        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生活经验、思维模式、基础知识的不同都会影响问题的解答。但在实际教学中,囿于课时、教学进度,容易片面化提问,以成绩优异的学生的答案为全班学生的答案。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两极分化严重。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改进策略
        1.提问做到有趣一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依据学生的求知需求去合理组织教学,挖掘教材中内在的兴趣因素。课前教学预设时,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生”,利用相关的故事、游戏等形式给学生创设有趣的数学问题情境,利数学问题本身来促进学生做积极的探究。

如,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以创设“分饼”的故事。利用视频播放:早上,兔妈妈将3块同样大的蛋糕分给小兔兄弟们吃。兔妈妈先把第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4份,拿了1块给兔老大;兔老二嚷嚷:妈妈,1份太少了,我要2份哦!于是,兔妈妈把第二块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拿出2份给了兔老二。兔老三看了看,撒娇说:妈!我老三,我要3份的。兔妈妈二话没说,就把蛋糕平均分成了12份,拿了3份给它。接着,视频中提出问题序列:同学们,故事中哪只兔子吃到的蛋糕最多呢?兔妈妈如此分蛋糕公平吗?假如兔老三跟妈妈要4块,又该怎么分呢?组织学生开展合作讨论。学生们认为兔妈妈拿的蛋糕是三个一样大的,三只小兔得到的蛋糕也是一样多。教师追问:怎么会一样多呢?为什么?学生在富有趣味的数学故事情境中解决了相关的问题,从数学的外表走向数学的本质,从数学思维的直观过渡到数学思维的抽象。
        2.提问做到精确一点,促进学生思考解惑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的提问可以像投石般,激起学生数学思维的浪花。而提问的时机正如投石时的“气候与环境",不同的天气与环境将会荡起不同的涟漪和浪花。可见,精心准确的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十分重要。课堂设问应该以教科书为基础、学生的需要为目的,在重难点处提问,在易混处提问,在迷思处提问,在拓展处提问,把控教学的节奏,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问题成为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载体和推进器。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先复习2、5的倍数的特征;再让学生用3、4、5组成三位数,看一看组成的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哪些不是?这样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探究,寻找其中的规律。……当学生困惑时,我板书数字"12",提问:12,它的个位上是2,2是3的倍数吗?学生回答不是。追问:12确实是3的倍数,又是为什么?就是如此简单的一问,就把学生的数学思维逐步引向“光明”。紧接着,再次启引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结果学生发现:12的个位上的2不是3的倍数,但10除以3余1,把这个1和个位的2加起来就是3的倍数。就这样,教师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和探究经验“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的启发他们自主探究出"3的倍数的特征”。在本教例中,当学生的数学思考被阻挡时教,及时补位不越位,利用针对性的数学问题点燃学生数学思维的火花,引导他们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
        3.提问做到丰富一点,提高学生课堂参与
        素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班级中优、中、差学生的共同存在,教师也必须进行全面的考虑,尽管一节课的时间有限,问题的数量不宜过多,也要尽量从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层级角度进行问题思考,设计出梯度性的问题,给中下游学生回答的机会。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对待学生态度一定要温和,对于中下游的学生要进行鼓励和引导,避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回答问题产生害怕。
        问题是驾驭课堂教学、调控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驱动力。数学课堂的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更是师生教与学的机智体现。作为教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密切注意并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点、疑问点、生长点,从他们已有的知识出发,在他们数学思维发展的最佳发展区提问,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赵雪威0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0 中外企业家,2015,(03):1580
        [2]陈贤丽0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J]0 教学与管理,2009,(14):3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