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临沂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市场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我国的公共建筑数量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逐年递增,同时老旧公共建筑的改造需要量也越来越大。在公共建筑改造的过程中,如果设计人员未对改造方案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充分考虑,容易产生改造成本提高但效果质量下降的效果,同时也会破坏公共建筑周边的环境。若采用拆除和重建原有公共建筑的方式,又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绿色建筑成为研究和发展的重点方向,在公共建筑改造的工作中,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改造模式的困难。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公共建筑;改造策略
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成为稀缺资源,人们的生活品质在历史的进程中提升了一个新的档次,对于公共建筑物的功能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一功能而是寄予了符合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多功能需求。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让城市老城区中一大批建于80、90年代的建筑物功能需求满足不了当今社会需求,此部分建筑使用年限还有很长时间,拆除重建成本过高也造成了浪费,劳民伤财不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因此对于既有公共建筑物进行扩建或者功能改造使其焕然一新,满足当代社会对于公共建筑物的功能需求,提高土地利用率造福于民打造新时代的“新建筑”。通过改造手法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已成为城市老城区既有建筑发展的趋势,也成为现阶段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的必然选择。
1基本概念
对于公共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来说,指的是基于公共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的原则范围内,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同时利用数理化、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型,对设计方案对项目主体带来的满意度进行综合性评价,进一步使设计方案体现出优化、可行,且科学的特点。公共建筑绿色改造方案设计评价,和普通的建筑设计方案评价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具体评价过程中,需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绿色理念考虑进去。并且,基于设计期间,需综合考量当地的气候环境、人文要素以及地理形态等,然后结合收集的建筑信息资料,实现自然资源利用率最优化、环境污染最低化、建筑成本控制最优化的设计目标。由此可见,公共绿色建筑改造方案设计评价充分侧重“绿色”理念的体现。
2绿色建筑技术的公共建筑改造策略
2.1利用绿色建筑技术对公共建筑的外墙进行改造
外墙可以起到御寒防暑、隔热保温的重要作用。降低室内外的热传递效应是减少公共建筑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径。若要实现公共建筑的节能减排功能,就要利用绿色建筑技术对其进行改造。绿色建筑技术主要通过外墙保温和外墙隔热两种方式实现公共建筑的外墙改造。外墙绿色保温技术可分为外保温、内保温和自保温三种类型。外保温有广泛的适用性特点,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较小,但材料具有低耐久性、难施工、高成本的缺点。内保温技术对材料强度的要求较低,具有防火性能良好,施工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施工会占用室内使用面积,隔热效果不理想。自保温技术对施工条件要求较低,但具有施工工艺较复杂,施工时需改变原有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不理想的缺点。使用外墙隔热技术能有效降低公共建筑在夏季室内的空调能源消耗量,对外墙进行绿化是实现外墙隔热功能的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植物在公共建筑的外墙墙底或墙面进行种植,这样能够利用植物有效减少墙体的太阳辐射量,还能把外部热量隔绝在室外,同时增加室内的空气湿度。墙体绿化还可以对公共建筑起到美化的作用,增加公共建筑的美观性。
2.2保护环境生态技术
区别与传统建筑施工过程,绿色建筑施工过程建材损耗小,产生的作业垃圾少,对施工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产生的不同建筑垃圾以及污染有着不同技术的处理,从过程上优于传统建筑施工现场。传统施工现场会产生的大量粉尘以及水资源浪费现象都得到良好改善,甚至是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2.3设计前期多次勘察现场,了解项目详细情况及相关资料
要想做好一个既有公共建筑物的改造项目是一个非常烦琐的过程,需要付出比新建项目更多的耐心与细心。除了像新建项目一样了解项目定位及周边状况,还应该了解项目内部及建成后的使用需求。作为设计人员,应该在项目前期整理好相关资料,并仔细阅读加深印象,然后多次去到现场勘查,看各个区域是否跟原有图纸能对上,是否跟资料相符,标注出不同的位置寻找相关资料去深入分析改造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问题。例如在某项目改造前期,设计人员多次勘察现场,发现周边是文物保护建筑,在改造立面风格上需要跟文物保护相关单位沟通汇报,得到批复后方可实施改造计划,为此在后续沟通过程中,为了不影响文物保护建筑的形象展示面,凸显文物保护建筑的重要性,某项目三楼建筑靠近文物保护建筑一侧改为露台以避免改造建筑对文物保护建筑产生压迫感,改造建筑颜色也选用了较为含蓄的深色与文物保护的亮黄色形成对比,突出保护建筑。掌握好项目的详细资料及实际情况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对项目有进一步认识,有助于在后续的改造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思路去完善改造定位及过程,使改造后的项目达到尽可能实现理想的改造目标,得到焕然一新的效果。
2.4重视设计方案的安全性
基于公共建筑绿色改造方案设计过程中,需将安全性作为一大前提条件。比如:基于室内公共建筑绿色改造设计期间,需尽可能选取天然材料,对于油漆涂料等相关材料,需选用无毒、无害的环保材料,使业主的生命健康得到有效保障。通常而言,建筑材料的污染性比较高,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并使人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胁,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对公共建筑的活动主体进行充分考虑。此外,基于室外公共建筑设计过程中,需对场地的安全性进行充分考虑,纳入:室外景观、停车场、道路等要素,然后进行合理科学设计、改造,保证室外公共建筑的安全性。
2.5利用绿色建筑技术对公共建筑的节水系统进行改造
在公共建筑改造工程中,如何有效利用绿色建筑技术对节水系统进行合理改造是改造设计的重点工作内容。目前绿色建筑技术在公共建筑改造过程中的主要应用是中水回用技术。中水回用技术是指不直接排放公共建筑中的废水,将其集中处理后,用于厕所冲洗、道路清洗等。合理应用中水回用技术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实现公共建筑的节水改造目的。例如,街道办可以自建小型中水处理站,集中回收废水并完成处理后,可用来清洗车辆或浇洒道路。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平地而起,人们对建筑功能的使用需求发生变化的同时,也给设计人员带来了更多的思考。越来越多既有公共建筑物改造的出现,让设计人员正视改造这个未来普遍化的现象,如何在建筑设计全过程中发挥专业技术及能力,克服改造项目难点,提升项目品质是每一个设计从业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贾军.基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公共建筑改造策略[J].粉煤灰综合利用,2020,34(1).
[2]徐济欢.试析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9(20).
[3]刘任峰.BIM技术在绿色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2).
[4]原飞.绿色建筑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研究[J].城镇建设,2020(3).
[5]钟雅婷.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公共建筑园林景观设计研究——以湖南创意设计总部大厦景观设计为例[J].中国房地产业,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