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梅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占陇镇新寮小学 515321
摘要:在当前教育的发展中,我们不能只一味地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孩子的品行方面的要求也应当要加以足够的重视。对于一些头脑比较聪明但言行举止却比较的低俗的学生,我们更应该要加强引导,让他们向更好的方向去发展。因为如果单单只是从学习成绩来检验一个孩子是否优秀就过一片面了,我们需要从道德修养、言行举止等多方面来约束学生。本文从”品行弱势“的学生出发,找出他们的原因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品行;道德约束;教育人格;教育策略
引言:
在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下,我们还是应试教育,而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成绩要求还是比较高的,由此让很多家长以及学生都产生了,以成绩论高低的心理。很多学生以及家长认为,只要成绩优秀那么孩子的思想道德言行举止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甚至有家长认为只要学习成绩优异,其它的东西都不重要了。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眼看当今社会高分低能的人大有存在,所以我们应当摆正自己的观念。对于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但品行不端正要加以及时的引导,形成道德约束,采取好的应对策略。
一、造成学生“品行弱势“的原因
(一)家长的过分溺爱子女
在当下各个家庭中还是独生子女过多,所以我们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而家长以及长辈的过分溺爱,造成孩子言行举止的偏差是十分常见的。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让孩子产生傲慢情绪。有研究表明,很多品行弱势的孩子很大程度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而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应当在孩子面前树立好正确的榜样形象。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的本身是一张白纸,而关键就在于父母去如何描绘。在孩子的心中父母的形象永远是比较高大的,尤其是在孩子年纪较小的时候,父母应当去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在家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使孩子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摆脱坏的习惯,拥有良好的言行举止。
(二)信息化时代使得孩子接触到了一些不好的信息
在当下的信息化的时代,网络信息却良莠不齐。在学生时代孩子还没有树立好正确的三观,对于网络上的一些信息,没有办法去明确是非,使得孩子接受了一些错误的观念,造成言行举止的偏差,造成了孩子的品行弱势。
二“品行弱势学生”的教育策略
(一)用孩子的长处去弥补短处,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过失
我们可以看到品行弱势的学生,大多数来说表现欲望都比较强烈,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具有争强好胜的特征。所以老师应当利用孩子这些特点去弥补他们的短处,因为孩子的好胜心比较强烈,具有一定的攀比心理,所以老师应当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优点,并且告诉他们自己的不足,让他们能够直观的去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
(二)树立榜样,用“品行优势”的学生来影响弱势学生
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将一些品行优势的学生提炼出来,并授予他们“优秀之星”这样的称号。由于“品行弱势”的学生好胜心比较强烈,所以当他们对“优秀之星”这样的称号具有一定的野心的时候,便会向“品行优势”的学生看齐,从而来改正自己的一些缺点。有助于帮助“品行弱势”的学生树立正确的言行举止观念,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道德约束。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引导去潜移默化的深入孩子的行为举止当中,而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有助于帮助孩子改善自己的缺点,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具有自主性。孩子在对于日常生活的一些点点滴滴会更加具有体验感和参与感,使得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从而养成孩子的计划性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家长要加强孩子的兴趣培养,完善孩子的自我性格修养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帮助孩子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并且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孩子的一些特长。利用课余时间多多带孩子去户外游玩,让孩子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多,认识外面的世界可以帮助孩子丰富他的想象能力,拓展他的思维能力,开阔他的视野,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的三观,促进孩子的自我修养能力。而对于孩子的品德教育,父母也要多加重视,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养成健全的人格。
(五)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品行弱势”的学生都会有些心胸狭隘,然而拥有了爱心也就拥有了对于知识,对于美的动力。老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应当及时制止孩子的一些极端行为,让孩子懂得感恩,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感恩和宽容是是一个人的品质的保证,而拥有了感恩之心和宽容之心,会使人变得更加心胸开阔,拥有了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结束语: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会必不可少的遇到一些困难。而家长和老师就应该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帮助一些品行弱势的学生克服他们自身的心理障碍,把他们向积极健康的心态以及良好的行为举止的方向中引导这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朱俊杰新媒体环境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6(31):5-6.
[2]林倩名.巧妙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品德教学实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