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智障学生的朗读兴趣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王瑜萍
[导读] 智障学生生活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其阅读能力,
        王瑜萍
        韶关市曲江区启智学校  广东韶关  512100


        摘要:智障学生生活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其阅读能力,朗读是智障学生阅读技能训练的一种方式。智障学生由于自身的自卑和言语障碍,以使朗读过程中有很多的阻滞,长期以往,智障学生学习朗读会失去兴趣。因此在朗读的过程中通过初读、领读、跟读、独自读、诵读扫清各种障碍,注重培养智障学生的朗读兴趣。
        关键词:初读,领读,跟读,独自读,诵读
        朗读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语感,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朗读对于智力落后的学生一般要求能达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就可以了,就是朗读得自然连贯,不间断不重复,速度适中,能比较正确地表达课文内容,比较流畅地朗读。由于智障学生在学习时存在认知能力的不足,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进行朗读训练时学生存在有以下问题:一、普遍读错字,读漏读多字;二、朗读生硬,缺乏感情;三、朗读不流利;四、朗读声音不响亮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困难,影响学生朗读兴趣。要提高智障学生的朗读兴趣,就要从读的过程中抓起,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 初读,解决识字障碍和心理障碍,激发朗读兴趣
        在智障学生的朗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学生忘记字的读音而无法进行朗读,甚至放弃不读,还会遇到学生害怕读不好别人笑话,所以只有扫清学生识字障碍和心理障碍两个方面,才能激起学生想读的兴趣,为学生在朗读的“道路”上畅通无阻打下基础。
        正确的朗读首先要求学生先要读准,教师在让学生读的时候先要学会正确的字词读音,学生只有把识字关过掉,在老师的初读过程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完成读。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反复不断的练习才能和遗忘作斗争。学生反复地练习把生字读熟,然后把生字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然后到段落,到文章。智障学生学会读后,由于他们怕别人笑话而不敢读出声来,要读出声来是一个自信心的反应过程,因此智障学生读出来还要建立其读的自信心。赏识是建立其自信心的“法宝”。智障学生在平时由于缺乏别人的赏识而失去自信心的状况是常有的现象,造成他们严重的自卑心理,而赏识是每个智障学生的“甘泉雨露”,智障学生与正常小孩无一例外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老师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肯定的表扬都是激起智障学生读的自信心的“及时雨”。
        当学生的障碍扫除后,再让学生开口读、读得准就不再是一个难题,朗读教学就能顺利开展,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学一首儿歌《教师节》,学生一开始学习生字,但朗读整首儿歌就必须把生字熟练地读准,挑战生字关后让学生小组连读句子,然后拼读句子,最后在班上读出儿歌来,读出声来后,老师要投以赞许的目光,即使读得很小声都要找到学生的优点出来加以表扬,这样就使得学生在过生词关后,能更有信心地读得更大声、响亮。把学生的心里障碍一并扫除,进而激发起人人都想参与读的兴趣。
        二 领读,了解学生状况,建立朗读兴趣
        由于智障学生的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狭窄,对于语言的感悟能力差,在没有任何的指导情况下他们难于领悟。

智障学生虽然学习能力弱,但他们喜欢模仿,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上医院》课文时,先让学生听老师有感情地把整篇课文读出来,然后领学生读一次,在读的过程中,找出学生在读过程中遇到的症结:读漏字,读错字等。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边做动作边读,智障学生在模仿后都有跃跃欲试读的想法,这时领学生朗读,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建立学生想读的兴趣。
        三 跟读,对症下药,形成朗读兴趣
        找到症结就要对症下药,智障学生想读,但未必读的准、读的全,这时就要靠老师“跟读”这剂良方。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跟读方式对智障学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在教智障学生中,越是具体形象的东西越容易给他们掌握。如指导朗读《好朋友》时,教师边读“你伸手,我伸手,小朋友们手拉手”边辅助动作,学生也跟老师边做动作边读,使动作与读的内容融为一体,借助学生的动作思维,使学生很容易就跟老师读的准、全、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到读得好不再是一件难事,同时还丰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对形成学生朗读兴趣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 独立读,形成疗效,进入朗读角色兴趣。
        智障学生的注意力是难于持续很长时间的。智障学生跟读多遍后,目的是让其能独立地朗读,但是在教学中一味的让学生读的方式会让智障学生读几遍后就会因枯燥无味而厌烦,或者觉得自己很会读了而沾沾自喜。这时教师叫其来读给大家听听就会有错失,就像生病吃药,多服几剂不同疗效的药方后才会见到疗效一样。因此智障学生要独立地朗读要结合不同的环境,让其在不同的环境中自然地进入朗读的兴趣。
        情境再现和音乐的渲染是笔者在实践教学中的一剂“良方”。智障学生对日常生活经历过或看过的情境会模仿得惟妙惟肖。如学生朗读《买练习本》,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把买练习本的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当学生看到时,就会与所学课文结合起来读,自觉地进入角色,进行朗读。同样的“良方”就是音乐与朗读课文结合在一起,容易激发起学生的表现欲。智障学生喜欢熟悉的事物,在平时学生读怎样的课文就播放相应的不同音乐,当相应的音乐响起时,智障学生就会沉醉在音乐与课文的结合当中。如放国歌的伴奏音乐让学生读课文《升国旗》,学生会在庄严肃立中认真读完整篇课文。多放几遍学生更喜欢多读几遍。这样把课文内容与音乐节奏互动起来,学生会在音乐的烘托中读得如痴如醉,同时学生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到课文的情感。通过情境再现与音乐渲染的形式起到了与生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进入角色朗读,形成“疗效”。
        五 诵读,巩固疗效,提高朗读兴趣
        智障学生识记慢遗忘快是其突出的特点,他们的大脑发育受损,无论是理解还是语言表达都比正常儿童晚一些,慢一些。结合智障学生喜欢熟悉事物的特性,通过诵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树立成功感,巩固读的疗效。在教学中我们所选诵读的内容要简单、顺口、易操作。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其中“步从容,立端正”这些内容都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让智障学生诵读其中的内容,理解含义后,学生会在平时会自觉地朗读起来,长期以往,达到提高朗读兴趣,巩固疗效的作用。
        朗读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智力落后学生的训练,要从实际出发,从了解情况到实际需要来对症下药,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形成疗效,到最后的巩固过程,都离不开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解决问题最好的“药方”。
        参考文献
        【1】陈云英.智力落后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69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