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天津生态城南开小学 300250
摘要: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媒介是文本,而学生直接接触的也是文本。因此,文本解读是教师有效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将相和》为例,从“读”、“悟”“展”等三个角度,探寻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文本解读 策略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①。通过阅读,学生一方面可以提升自身的语言文字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认识祖国优秀灿烂的文化,了解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传承,培养爱国主义的等人文精神。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授课时,要注重阅读教学。“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能轻轻放过,务必发现他的特性”②。接下来,笔者以《将相和》为例,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文本解读。
一、“读”,打开文本的钥匙。
文本:名词,它指文件的某种本子(多就文字、措辞而言),也指某种文件③。在笔者看来,所谓的文本,从语文的角度而言,是由字、词、句以及标点符号构成的。文本本是无生命的、静态的,但是经过读者的解读,它变成有生命的、流动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从“文本”到“文本解读”,加入了读者的“再创造”过程。由于每一个读者的经历、背景和文化底蕴不同,会出现同一个“文本”而不同“文本解读”的情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笔者在进行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一课的教学设计时,为让学生思考,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三个和主人公相关的故事,设计了默读的环节;为了能够体会人物描写中语言描写的精妙,设计跳读的环节;为了进一步分析人物性格,设计朗读和指读环节。
阅读文本,是进行阅读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文本分析的准备。同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阅读方式;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设计不同的阅读方式。本单元为了实现提高阅读速度的语文教学目标,选取了不同题材的文章。无论在教学中使用哪种设计,都应该为教学服务。
二、“悟”,理解文本的根源。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深刻体悟作家用词、用句、用标点等语文要素,还要深刻体会作家寄寓文本的深刻寓意。通俗一点说,教师要“悟”。“悟”文本中的语文要素,“悟”文本的深刻寓意。不仅教师要“悟”,而且要通过语言文字的传递,教会学生“悟”。对于“悟”的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④中第三学段(5-6年级)的阅读要求有明确规定:在阅读中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题材,感受不同的写法,体会不同的感情。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第一手资料,教师进行教学的前提是执行教材,落实课标的相关要求。
笔者在进行《将相和》一课的设计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阅读训练,提高阅读的速度,体会蔺相如语言背后的智慧,采用表格分析法,将文中蔺相如的语言进行分析,圈划语言中的关联词。通过圈划,笔者发现蔺相如语言中多次出现了表假设关系的语文要素“如果...就”。该关联词表假设关系,但是蔺相如却能把假设的事情变为现实,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智慧。再比如,文中有多处蔺相如的语言描写,基本上都运用了“蔺相如(副词)说+内容”的形式,但是有两处没有运用到,即“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内容”和“他走到秦王面前,说+内容”。通过填词删词比较发现,无论填入哪一个副词,都不能十分准确体现人物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正是因为不能填入任何一个副词,本文的作者巧妙的加入了“想了一会儿”和“走到秦王面前”这两个表示动作的语文要素,这也是在向教师和学生传递一个信息,不仅语言能表达人物的心情,动作、表情都可以表达。我们在进行人物分析时,既要局部分析,又要有大局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语文要素的分析融入到文本之中,才能真正的理解文本。
三、“展”,拓宽文本的视野。
所谓的展,指的是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首先要执行教材,但不能仅仅局限教材,而要从作者、写作背景、单元、整本教材等角度入手,既要有“大语文”的观念,又要有“语文要素”观念,要从整体上给学生传递语文的观念,文化的观念。
从“大语文”的角度讲,《将相和》改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一篇文章。如果想要讲好这篇文章,教师必须要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必须要了解司马迁,必须要了解廉颇、蔺相如,必须要了解课文的背景,以及文中各种古代要素,像“瑟”和“缶”。只有教师备课充分,才能给学生带来一场生动的视听盛宴。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文化要素融入其中。
从“语文要素”的角度讲,笔者在进行课堂设计前,了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即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根据以终为始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授课时,可从“连词成句的读、边读边思、练习”等角度进行教学。同时,为了验证方法是否有效,提高阅读速度,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阅读《晏子使楚》、《诸葛亮舌战群儒》等一系列文章,从而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这样,不仅实现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而且从文化的角度增强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结束语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高段教学极其重要的一环,而文本解读是有效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利用“读”、“悟”、“展”三种策略,可以有效的进行课堂阅读教学。张晓风曾言:少年振衣,岂不可作千里风幡看?少年瞬目,亦可化作万古清流想⑤。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注重方法的传授,给予学生破土成长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海洋中遨游,不断促进他们的精神发育,拥有内在的精神品质,成为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志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8(25):196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2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37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张晓风《张晓风散文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