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慎用“老师”名义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邓文成
[导读] 三百六十行,应该各行其名
        邓文成
        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

        内容摘要:三百六十行,应该各行其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老师,这个“名义”是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专利,自古以来都具有特定的职业意义,它不能等同于“师傅”,也不能作为对拥有一技之长者的泛泛“敬称”。否则,不仅会“混淆视听”,而且会严重损坏教育及其工作者的形象,也会伤害我国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为“老师”正名,也是一项夯实教育发展的基础工程。
        关键词:老师称呼   职业意义   尊师重教   教育发展

        记得电视“艺术人生”节目有一次采访著名演员陈佩斯先生,主持人称之为“陈佩斯老师”, 我当时听起来感觉“不对劲儿”,总觉得哪里出了问题,一直觉得“怪怪的”。后来很多电视节目越来越喜欢称呼不同职业的“名人”为老师,我百思不得其解。作为三十多年教龄的中学教师,我不是因为不愿与这些“大腕”为伍,而是觉得有责任维护我们教师队伍自身的“纯洁性”。虽然面对艺术殿堂的大牌主持人,我不敢轻言是非,只是在心里埋下了“职业称谓”的疑问或思考,让我一直在探究其“之所以然”。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行有行规,虽然个别艺术家现在或曾经当过教师,但并不是所有演艺界大腕(或艺术家)都担得起“教师名义”的。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同的职业,历来都有自己严格专用的称呼。例如:以打铁为生的,叫铁匠;以加工木器为生的,叫木匠;以编制竹器为生的,叫篾匠;以刷油漆为生的,叫漆匠;以打制或维修石器为生的,叫石匠;以杀猪为生的,叫杀猪匠;以开车为生的,叫司机;以种粮(菜)为生的,叫农民;以治病为生的,叫医生;以做衣服为生的,叫裁缝;在工厂一线上班的普通职工称为工人;在公安机关上班的专职人员称为警察(还有民警、交警、法警、协警等分类);在法院上班的专职人员称为法官;在检察院上班的专职人员称为检察官;在商场前台上班的普通员工叫营业员;在国家机关上班的称为公务员;以表演节目为生的,叫演员;以养猪为生的,叫饲养员;开飞机的叫飞行员、遨游太空的叫宇航员、唱歌的叫歌唱演员、跳舞的叫舞蹈演员、演喜剧的叫喜剧演员、演话剧的叫话剧演员……三百六十行,行有行规,各有各的称谓,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
        当然,过去曾经也有一些横跨所有职业的“万能” 称谓,例如“同志”二字。“同志”这个称谓本来是有政治意义的,原本专指“从事革命工作的人”,可新中国成立之后,不论什么职业,“同志”这个称谓几乎可以用在所有人身上。对年龄与自己相仿的直接称为同志,对年龄大的“敬称”为老同志,对年轻人“爱称”为小同志。再例如“师傅”这个称谓,它本来是有伦理意义的,原本专指传授过自己“手艺”或“功夫”的人,后来专指拥有一技之长的人,目前完全成为了一种“敬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直接称为 “师傅”,比自己年长的被称为 “老师傅”,比自己年轻的被“爱称”为“小师傅”。
         “老师”这个称谓,本来是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敬称它既有严格的职业意义,也有深层的伦理意义。世界公认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对“老师”的定义非常明确:“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很明显,有些以教书为生、但只教书不育人的,只能叫“教书匠”或“教书先生”,只有那些“既教书又育人”的教育工作者才有资格堪称“老师”。

在当代社会,堪称“老师”这个名义的还必须符合两个硬件:一是必须有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二是必须在规范的学校专门任教,或多年从事过专职教育教学工作。
        但是,现在社会上、甚至许多官方媒体把“教师”二字用滥了著名演员被称为某某老师、在车间做出了突出贡献的革新能手被称为某某老师、民间老艺人被称为某某老师等等,凡此种种,举不胜举。我就纳了闷了:难道“教师”是现在对所有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群体的“敬称”?在我国传统文化里,对所有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群体的“敬称”不是“先生”吗?“先”“生”,“先”“生”,先我而生,比我知道得多、比我认识的深刻。对教书育人的群体被称为“教书先生”、对于善于理财记账的被称为“账房先生”、对于善长预测未来吉凶的群体被称为“算命先生”。也有敬称具有崇高威望的名人志士为先生的,如人们一旦提起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就敬称为“国父孙中山先生”,再如毛泽东敬称孙中山的夫人为宋庆龄先生。
        不能滥用“老师”这个称谓不单单是因为上述的“职业称谓”的差异性和传统的“伦理意义”,而且还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事关我国教育事业的严肃性。我国目前正在强化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法律法规,根据规范的考评机制,将逐步施行“教师退出机制”,那些在工作中违纪违法、师德败坏的教师,将被清退,彻底打破“任职资格终身制”。一句话:教育是国家发展之本,只有维护和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才能使我们的子孙后代真正从内心深处“尊师重教”,认真接受规范的学校教育。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只要为社会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都应该得到我们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即便是对特殊贡献的人表示敬重,也没有必要非得用“老师”的称谓。例如:我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可以敬称他为“航天英雄”;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可以敬称他为“大国工匠”;我国著名相声演员侯宝林可以敬称他为“相声大师”;我国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敬称他为“小品之王”;我国著名歌唱家蔡国庆可以敬称他为“乐坛常青树”……如果他们没有教师资格证、如果他们没有站在讲台上为学生真正上过专业课,非要称他们为“老师”,恐怕他们自己面子上尴尬,内心也会不安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发展需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此,除了要严格执行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除了给予各类学校必要的人力投入、物力投入、财力投入之外,是不是也应该给予教师名义上的尊重呢?教师是国家教育方针的直接践行者,他们享受的待遇和社会名誉自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现如今,在老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实在无法“吸人眼球”的情况下,如果把拥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敬称为“老师”,难免会淡化教师这个“崇高职业”唯一令人“高看一眼”的、原本传统意义上的“光环”,也必然会损毁教师身处清贫环境下、唯一令其恃才傲物的那份“清高”!长此以往,当前教师队伍中“男教师的稀缺状况”必然会更加令人担忧,中小学学生身上那种“阴盛阳衰”的特点必然会更加鲜明!长此以往,我们的下一代恐怕将难以彰显中华男儿应有的“阳刚之气”!
        由此可见,尊重老师的“名义”,就是捍卫教师传统意义上的“名誉”,这是尊重国家教育的一种社会责任!希望我们社会各界携起手来,杀一杀“戏说老师”的歪风邪气,引导文艺界用好国家赋予的“话语权”,还老师这个职业应有的尊重,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作者简介:
邓文成,十堰市第一中学教师,中教高级,市级四星级教师,湖北省教育学会会员。
身份证号:420302196610201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