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嫦
清远市清新区第四中学 广东清远 511800
摘要:老师在关爱“问题学生”时,可能会受到漠然的对待甚至敌视的态度。这就需要本着老师的“智慧之心”,坚持“师爱”教育信仰,“慧”爱学生。
关键词:教育;感化;挽救;沟通;智慧之心;师爱
引 言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形形式式的“问题学生”,当前在校学生出现“问题”的不在少数,有的打架、偷东西、欺凌同学、不服从管理,有的甚至是违法犯罪,因此,就我们教师而言,务必要加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引导。然而在现行教育体制和社会氛围下,老师也时常会陷入“无计可施”的窘境。面对这种无奈,作为班主任的我曾经也为此苦恼不已,一直在苦寻更好的教育方法,直至班里发生了一次失窃事件,我给学生开设了一节新颖的班会课,学生的反馈给了我启发,现就如何加强“问题学生”教导感化工作谈谈个人观点。
某个星期的一天中午,我刚回到学校,班里有几个学生向我冲过来,紧张的跟我说:“出大事了!老师!”我的心愣了一下,但也很镇定的问:“怎么了?”“我们班有小偷!”“是啊,他都偷了好多次了。上星期蔡利欣就被偷了50元,汤灼伟也被偷了10元”“ “这个星期林宗衡,肖善的钱也被偷了。肖善被偷了60元,林宗衡被偷了100元啊!”“林宗衡的书包都被翻到地上了”好惨啊,他们这个星期的伙食费都没了!“好恐怖哦!下次会不会是我(作为小偷的偷窃对象)啊”同学们你一言我一句的,总算知道发生什么事了。我说:“放心!我会处理好的,你们先去上课吧!”等他们离开后,我的脑袋里就策划着怎样才能把这个小偷找出来,真想立刻变成福尔摩斯,找出真相。当我静坐下来后,突然想到如果小偷真被找出来了,偷窃的事件被曝光后,他如何去面对同学们呢?如何面对老师和家人呢?看着桌上的班会课教案,我萌生出新的想法。我不是要查办小偷,而是要让我的学生以后不做小偷!于是,我开始策划着新的班会课教案:让小偷以后不做小偷……
班会课的主题就是开展一次写信活动,名为“给小偷的一封信”。课上,我对同学们讲述了这次失窃事件,提出了一个问题:他(她)为什么要偷东西呢?“他穷呗!”“他心理有问题!”“他想考考我们,能不能猜到是他!”……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我说:“与其怒发冲冠的把他揪出来去责骂他,还不如用爱心去感化他,我提议大家都给他(她)写一封信,把你们想问的,想说的都写下来。下次班会课,把各自写的信念出来,让他(她)感受大家的爱。当然,我特别相信我们班的孩子都是好学生,但如果这小偷真是我们当中的一人,我希望他(她)听到大家的心声后能立行立改。”学生们热情高涨,他们认真写信的样子,就像哲学家一样悉心帮教劝返迷途羔羊。我班有53位同学,课后收到了53封信,一个不漏。下面择选一些信的内容,我们共同感受:
亲爱的小偷先生/小姐:你好!听说最近班里不太平,有人丢了钱财,也许你的家境不好,但这些并不能成为你偷钱的理由,希望你能知错能改,向老师,家人承认错误,还要把钱悄悄的还给失主……
To 小偷:我不明白你是以什么心态而选取偷窃的。但我想告诉你,希望你可以金盆洗手,以后做一个好学生。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如果做错了事永不悔改,别人就再也不相信你了。
勇于承认错误吧!大家都会原谅你的……
Dear Mr/Miss 小偷:天网恢恢哦,当你(这样的行为)被人发现后,别人怎样看你,怎样看你的父母呢?回头是岸!对于你这次偷窃,我选择原谅,如果你将如何去偷窃的智慧用于正途的话,我相信你会有所成就。我在这里诚心地希望你能改过自新,多做一些对社会有帮助的事,做一个诚实的人。
时间过去好几个月了,那个他(她)没来向我坦白,但班上再也没出现过失窃现象。通过这个事件,我有了一些想法。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为什么要去偷窃呢?我们不能只从表面上看问题,背后潜伏在他们思想中的或是乐趣,或是冒险,或是挑战权威,或是崇尚自由……
从这次失窃案例的剖析中,我总结出“问题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除了要让受教学生及时认清自身行为的不足,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之外,关键在于在教育工作中做好以下几点:
一、巧用教育机智,心存宽容之心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倘若想运用好教育机智。教师就要持一颗宽容之心。只有具备宽容之心,才能包容学生的问题,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体现出对学生的爱与帮助,进而感化学生。
二、巧用沟通技巧做好感化
(一)家庭谈话。由于中学生是未成年人,其心智尚未成熟,对外界存在一定的戒备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式的谈话不失为良好的教育切入点。可邀请被谈话学生的家长陪同学生一起参加教育活动,打消学生的心理防线。让学生敞开心扉,直面问题,知过改过。
(二)掌握心理。要充分了解每名受教学生所处的心理状态是否存在恐惧、焦虑、迷茫、抗拒等等,采取相应合适的沟通方式因材施教。采用“提问式”的沟通技巧,深挖问题背后所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比如,家庭不和睦、父母溺爱、交友不慎、学习压力大等方面。让受教学生多阐述自己的内心,老师通过倾听发现问题并引导其独立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视情给予引导意见。
(三)“讲故事”。避免生硬的“搬法条”、“讲道理”,防止引起被教导学生的心理抵触,削弱教育引导的效果。如准备一些鲜活的案事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故事的形式,讲给被教导学生。要及时总结提炼所讲“故事”的要义所在,让受教学生能够按照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从“故事”中吸取养分、豁然顿悟。如:班上有个学生,对时间观念不强,天天迟到,我给他讲了个“789”的故事,故事主要讲述一个以789分的中考总分进入高中的学生,平时对时间观念也是不认真对待,最后竟然在高考的英语科考试中,迟到了5分钟,按照规定,取消了他参加该科考试的资格,结果他无缘大学……我班的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后,感触也挺大的,以后这个学生迟到的现象大大的减少了。
(四)“交朋友”。中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在一定条件下,其品行可以向相反方向转变。作为老师不宜戴“有色眼镜”去看待所谓“问题”学生,避免使受教学生徒增逆反心理。应秉持宽容、理解、挽救的胸襟,设身处地的为受教学生着想,耐心地倾听他的经历、体会他的感受、宽恕他的忏悔、指引他的迷茫,让受教学生产生信任感,在心理上与施教者产生共鸣,从而拆除心中的藩篱,自觉走上痛改前非、健康成长之路。
知名心理学家曾奇峰老师曾经分析作为“问题学生”的人,所具有的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也渴望交流,渴望了解他人也被他人了解;另一方面,因为他在交流中可能会受到太多的伤害,所以会对交流的情景和结果心存畏惧。”对于不信任老师的学生,老师刻意的关心、接近他时,很可能是适得其反。这时应该‘一视同仁’地和他们相处,让他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中渐渐消除戒备心理,再伺机‘出击’。而在这过程中,多以集体教育为途径。而集体教育本身包含规矩意识、团结精神的内涵。比如,全班写信给“小偷”,虽然是面对全体,但主要针对是其中的“小偷”。从活动中,让他自然而然的感受、反省、感悟等。这比直接的说教,都更有教育意义上的说服力。老师在关爱“问题学生”时,可能会受到漠然的对待甚至敌视的态度。这就需要本着老师的“智慧之心”,坚持“师爱”的教育信仰,“慧”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