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临风
安徽省颍上第一中学 安徽省阜阳市 2362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方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高中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美术属于一门视觉课程,美术作品为学生带来的感受也是多方面的,通过开展美术课程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美术感受力与审美能力。本文首先阐述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意义,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策略,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关键词:高中美术;审美情感;创新策略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审美欲望
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因此,教师应考虑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学生精心选择并细致安排教学内容,将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凸显出来。首先,教师应拓展美术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呈现有新意的作品,调动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其次,教师可适当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品,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美与发现美。最后,教师可带领学生欣赏优秀的作品,学生相互鉴赏彼此交流,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培养学生审美情感
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特的审美方式。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转变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方式,不再是无差别的对学生进行统一引导,而是根据不同的美术作品,有针对性的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向多层次审美过度。一般情况下,绘画作品会根据其不同而风格,将作品与表现性作品分别展现出来。在绘画作品当中,其表现性会再现性所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富有层次。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感受隐形的表现性内容。
二、现阶段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给予重视
与小学、初中阶段相比较,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主要将注意力放在考试科目上,并没有给予美术教育高度重视,直接影响美术教学在高中的顺利开展。受多元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学生美术技能的发展。学校设置课程之前,会综合考虑教学大纲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语数外等考试课程被放置在首要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习惯性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放置在考试课程当中,美术课程并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难以将美术这门学科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缺乏全面认知
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技能的培养有着重要现实作用。但是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与学生过于注重考试成绩的提升,文化课程的学习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另外,因学生与家长缺乏对美术课程的全面认知,认为学习美术这门学科缺乏实质性作用。因美术并不在普通高考的科目当中,美术教学的忽略,直接制约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美术属于一门艺术类学科,不仅仅是一门艺术类学科,更代表着美的艺术,属于精神与文化的结晶。通过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观察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发展能力有限
在学生的幼儿阶段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是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大脑能够活跃起来,在大脑的支配下,才会有一系列的绘画动作,逻辑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具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小学与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培养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但是在高中阶段,学生受考试压力的影响,逐渐忽略了美术这门学科,导致自己的专业性难以得到大幅度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也会逐渐减弱,影响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以及美术教学的发展。
三、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策略
(一)扩展美术课堂容量
开展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拓展课本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教材,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为学生向外拓展更多优秀的资源,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作为基础,不断延伸拓展范围,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意识作品,更好的接受意识作品,为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另外,教师还应为学生讲解各个层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到大自然的艺术美。高山流水所带来的惬意,感受花草树木所带来的光鲜亮丽,通过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接受与消化各项内容。最后,教师还可将艺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互结合,改变以往固有的教学模式,学生带来多层面的情感享受。
(二)采取多元教学方式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与开展教学活动时,可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可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将其应用到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可方便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为学生展示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播放与其意境相贴合的音乐,学生从听觉与视觉等各方面这幅画所要表达的情感。音乐与美术的相互结合,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教师可利用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美术的方式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的艺术层次。
(三)加强专业技法练习
在平日的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艺术作品,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在该幅作品当中所感受到的意境,根据学生所感受到的内容,教师对其进行整合与分析,将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学生通过语言将其表述出来,增强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学生在自主绘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讲解,其中可包含形态、比例、色彩等内容,培养学生创作精神的同时,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与辨识能力也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开展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对于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综合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与理解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日常教学活动当中,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因此,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为学生提供创造美的空间,学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设计创造作品,从多个角度开展美术创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提高学生高阶思维——浅谈在核心素养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A]. 殷敏.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 2019
[2].多媒体教学对高中美术鉴赏教育存在问题及教学策略研究[A]. 朱素文,孔令东.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C]. 2021
[3].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A]. 王丽娜.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三)[C]. 2020
作者简介:郑临风(1994-06),女,汉族,籍贯:安徽省阜阳市,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中二,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