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聪敏
湛江市第八中学 524002
摘要:中学音乐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美、欣赏美、创造美,帮助学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而在我国中学音乐教学中,往往都是采用传统的机械讲解为主,不少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忽视掉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传统机械的音乐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艺术思维的培养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与现今的教学理念相违背,这是音乐教学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阻碍,而音乐互动教学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学生艺术思维的发展,拓宽音乐课程教学方式,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音乐欣赏课互动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课型;互动教学;策略探讨
引言:随着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深入,在现今的学校教育中更加关注的学生在学习中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而初中音乐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想要提升学生音乐艺术思维能力,教师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模式中应该转变的授课思维模式,可以通过音乐欣赏互动教学教学策略模式进行课程讲解,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传统死板的课程教学方式,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课程的艺术美,使中学生在音乐欣赏课程中,激发学生主观欣赏的积极性,在提升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音乐思维能力的发散,但现今的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对音乐欣赏课互动教学模式的掌握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想要发挥出音乐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需要教师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双向掌握。
1音乐欣赏课中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
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欣赏课互动教学模式他的主要特点在于,有助于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性,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进而推动整个课程的发展,这样音乐课程教学与传统的音乐课程教学相比,教师的上课方式较为灵活。既激发了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还促进了学生音乐兴趣的拓宽,互动教学模式其主要教学特点有以下几点。
(1)互动教学模式是顺应课程改革的新生儿,适合课程教学的未来发展,在课程教学实践也深深把握了,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程理论教学中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启发性的教学思想,这样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有利于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同时在音乐作品的学习中还能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的主动探索,使学生在艺术欣赏上有更高一个层次的提升。
(2)互动教学模式能够针对传统音乐机械化教学模式的不足进行改进。使教师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掌握好学生是音乐课程教学的中心工作,使学生在音乐课程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帮助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双向掌握。
2互动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中注意事项
2.1掌握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随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变化,由于受到信息化时代的影响,学生在接受音乐艺术门槛和信息量并不像传统接受那样的局限性,例如,电视影视节目,综艺节目,电台广播,网络。
学生接触音乐形式是多元化的方向,通过多元化的音乐接触平台,而初中生对音乐艺术的认知和以往相比也存在较大的改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通过传统教学模式的思想来审视初中生的音乐思维能力,教师在与学生进行课程互动交流存在思维艺术上的偏差应给予理解,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表达自己最真实音乐艺术见解和观点。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身对艺术探索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方能使初中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爱上艺术爱上音乐,使学生们在音乐艺术的学习上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2.2掌握授课方式的灵活性
由于在现今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接受与学习具有多元性。初中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考虑到学生音乐接触多元化的渠道,因此老师在初中音乐的实际教学中需要把握好课程教学的灵活性原则,笔者认为,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通过朋友身份去交流了解,把握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的所思、所想、所感,在音乐课程问题思考时可以从学生的思想角度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并对学生针对音乐课程的建议,对自身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改进。使互动教学模式音乐课程教学更加具有生动性和灵活性。
3互动教学策略分析
3.1借助音乐情境导入,提升音乐课程高度
教师在音乐互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要提升这个课程教学氛围,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引导时,需要针对所讲解的音乐曲目,进行课前的学习导入,一个好的课前学习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8年级下册,第一章节神州古韵时,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是我国古风古曲的一个介绍,教师在课程引导时需要把握好古风古词意境美的掌握,例如为《诗经》写词的“关雎”,此曲象征着对美好纯洁爱情的向往,描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男女之间的那种“似雾、似水、似纱”的朦胧爱慕之情。教师在歌曲词义的课前引导,可以鼓励学生对词义进行自身感情表达,表达自己真实感受,通过曲艺词义的深入带入,引导学生对词义的中心思想深入掌握。这样的课程教学模式既烘托了整个课程教学的氛围,又提升了学生接受艺术时的思辨能力。再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进行曲》时,首先安排几个同学排队模仿运动员进场,排在第1个的同学拿着班牌,用《运动员进行曲》作伴奏,这时老师说:“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运动员进场”,于是全班热烈鼓掌,乐曲结束后,让学生说出曲名,这样的律动表演导入,使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习热情也得到充分的提高,所以情境导入很重要。
3.2建立小组合作交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由于音乐环境和音乐兴趣程度的差异性,每一个学生在音乐知识的接受和掌握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老师在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模式中需要考虑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吸收程度上的个体差异性,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不同学生群体对音乐的喜好程度也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时不能通过自身的主观臆断进行判断,教师可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帮助学生促进音乐知识的交流,引导学生们积极阐述她们的见解。通过小组互动模式教学,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音乐认识有着一个更深的高度,领会音乐学习的魅力所在。
4总结
通过上述的讨论分析,我们对传统音乐课程教学模式的弊端清晰可见。想要改变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不足,在现今的教学理念下,音乐课程教学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有助于提升初中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柯妍.互动教学,提高初中音乐课堂质量[J].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20(7):144.
[2]张丹.初中音乐课堂的交往互动教学现状与特点思考[J].黄河之声,2020(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