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顺特
广西省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者保乡初级中学
【摘要】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改善传统教学的单调、枯燥。而良好的群体互动,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改善因为传统教学导致的课堂乏味等。通过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相互合作学习的学习交流还会帮助学生相互启迪,发现更多的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培养查漏补缺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初中体育;合作教学;策略探究
体育课程是增强体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课程。立足于初中体育教学,老师应该重视小组合作教学策略的开展,通过小组合作缓解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心理压力,也能够真正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让他们在合作中交流互动,在互相监督中加强身体锻炼,提升学习效率,以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一、改变教育观念,优化课前准备
在体育课堂教学实施之前,作为体育教育相关部门,首先必须更新和优化自身的体育教育思想观点。广大的体育教师必须突破以往比较落后的传统体育教育观念,强调素质教育的现代化教育观念。多角度促进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发展,无论是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还是对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都发挥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提高自身对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持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强化教学质量,不仅要想法设法的强化学生个人的身体素质,而且要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在体育课程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之前,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教师必须根据自身所安排的课程内容为学生展开体育学习小组的最恰当划分。在小组的实际划分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出于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考虑进行划分,而且可以出于对学生个人的体育素质考虑进行划分。基于此,教师在小组的实际划分过程职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统一形式的体侧,以此确保小组划分首先最优化。借助这种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教学方式,在小组中能够保证学生之间的科学搭配。
二、小组竞争,激励合作的欲望
体育教学不单单是理论知识的讲解,更多的是实践,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感受合作的魅力和团队的力量。很多同学在潜意识里也是有合作意识的,但是缺乏一个合适的机会去发挥,因此教师通过分组,激发学生的协作、竞争意识。
比如,学生喜欢的球类活动,篮球、排球、足球等都是非常典型的协作比赛项目,也是最能够体现协作重要性的项目。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两两对抗淘汰比赛,选出优胜小组。在比赛的过程中,一些小组默契配合,前攻后守,亲密无间,最终赢得了小组比赛的优胜。而有的小组,几个队员之间,没有交流与沟通,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的配合度非常差,比赛过程中漏洞百出,最终输了比赛。通过小组合作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赢得比赛的经验,分析输掉比赛的原因,最终通过比赛过程让学生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三、强化学生体育实践
体育也是学生考试当中的项目,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体育训练非常重要,而且一些学生的体能并不是特别好,需要通过体育课进行调整。
但是体育课堂中由于学生的活动范围比较大,这样也不利于教师进行管理,学生的运动强度也得不到保障,从这个方面来说,小组的作用也就体现在让学生之间自然形成了竞争意识,不断推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并且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成强度,有了小组这一形式,学生也只能在体育课当中进行高强度训练。
例如,在进行“中长跑”这一项活动时,由于学生的持久力比较差,在进行练习时,可以让学生以接力跑的形式进行。将班级当中的学生分组,然后规定同一段路程,学生需要跑完较长的一段距离,并且也需要注意好自己的速度,这样学生的运动强度也就得到了保障。虽然一些学生并不喜欢长跑,但是为了小组的荣誉,学生不得不在这样一个环节当中进行高强度的练习。需要注意的是在运动之前需要让学生做好热身活动,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扭伤,影响学生的课堂体育锻炼。
四、榜样力量,感受合作的魅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无论是体育竞技比赛过程中,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很多榜样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如,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很多都是与他人合作完成的项目;竞技比赛中,团队合作赢得冠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料,让学生观看一些比赛的场面,像奥运会的排球比赛,通过视频观看,感受女排的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通过精神的鼓舞,让学生对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产生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合作是一种集体精神的体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从小处分析,合作意识的提升能够提高班级凝聚力。氛围的创设可以借助多媒体,也可以去现场感受,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课余时间观看一些校级、市级、省级或者更高级别的体育竞技比赛,通过现场的氛围感受竞技比赛现场的团队合作、竞争的场面。
五、重视体育测试环节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应用取得明显的成效,但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在合作学习中产生消极情绪,不仅影响了本小组成员的学习状态,而且降低了整个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为此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增加测试环节,避免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有效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仰卧起坐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小组之间互相监督,先安排单数编号的小组进行仰卧起坐测试,由双数编号小组进行计数,最后将每组成员的成绩进行累加,从而选出优秀的小组。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竞争意识,也能够让学生端正合作学习态度,进一步提升学生个人的基本素养,实现合作学习的目标。
在初中阶段,学习体育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学校越来越受到重视,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组作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初中学生的生活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成.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9):116.
[2]范茂杭.浅谈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9(4):21-22.
[3]陈昆龙.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01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