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兰兰
河南省三门峡市阳光小学 河南三门峡 472000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比较活泼,而且充满了强烈的个性,所以教师在管理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那么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各种问题,为了能提升管理的效果,班主任必须要和学生构建起良好的关系,通过和谐关系的构建来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本文就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和学生和谐关系构建的策略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和谐关系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关系到了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为了能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班主任一定要努力和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关系,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教师,同时更好的服从和配合班主任的管理,保证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序和高效落实。本文将针对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和学生和谐关系构建的策略进行分析探究,希望能够探索出有效的途径,全面的提升小学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一、班主任和学生和谐关系构建中存在的障碍
(一)班主任和谐师生观存在着片面的认识
在目前的小学班级管理中,一些班主任认为自己在师生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而且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低,所以在落实班级管理的时候往往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位置,过于注重自己的权威性,这样导致师生关系变得非常的紧张,从而影响到了教学工作顺利的落实,很多小学班主任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班级的管理,但是在管理中有的班主任并没有把握好一定的分寸和尺度,使得小学生失去了自己管理的机会,从而出现了依赖心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这样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班主任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
因为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一些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其他的能力和优势,这样会导致学生心理受到一定的打击,从而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是极其不利的。而且一些班主任在面对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学生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待遇,也会造成一些学生心理上面的失衡。成绩不理性的学生就会出现逆反情绪,从而出现不服从教师管理或者其他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都会影响到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
(三)班主任缺乏耐心的沟通和指导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但是精力旺盛,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这更需要班主任耐心的去帮助和教育。但是很多班主任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和耐心,所以无法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一些班主任甚至会出现不耐烦的问题,这样也就影响到了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彼此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和学生和谐关系构建策略
(一)要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观
班主任是小学生进入到学校之后第一任的启蒙教师,在这个阶段班主任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自身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那么这也要求班主任必须要具备正确的师生关系理念,可以具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价值观。教师需要对师生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管理班级的时候需要把握一定的尺度和分寸,避免过紧但是也不能太松散,该严格的时候必须要严格对待,但是有的时候也需要适当的放松。而且班主任应该认识到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应该和学生进行共同管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管理当中,要真正的发挥出班主任主人翁的地位,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轮流让学生管理班级的事务,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管理中学习到一些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和谐的班级氛围,更便于教师今后对班级的管理,学生也会更能服从和认可班主任的管理,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二)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
很多班主任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太小,和他们沟通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平时很少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觉得学生并不能理解自己的观点,而且自己也无法接受学生相对稚嫩的想法。但是教师应该认识到小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自己的思维,在很多事情上面也都拥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教师一直不和学生沟通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那么时间久了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很多时候还会导致学生出现逆反情绪。这样自然无法构建彼此和谐的关系。另外班主任也无法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自己工作的反馈,无法全面的了解自己在管理班级中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平时只有和学生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才能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可以对自己产生亲近感,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从而帮助班主任更好的在班级中落实各项计划和管理内容,学生也才更愿意聆听班主任的想法,更愿意和班主任沟通,发挥出共同的力量来提升班级的管理效率和质量。
(三)多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缺乏人际沟通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为了能够构建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教师一定要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平时多观察学生和了解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各个方面的状况,也要了解每一位学生家庭生活背景以及学生的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管理策略,让学生可以在多个方面获得能力的提升。另外就是平时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存在得问题,当班主任主动去帮助学生的时候也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感激之情,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也会让学生变得更加的尊重和热爱老师。班主任要包容学生,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地指责,避免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要用心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构建彼此和谐的关系。
(四)落实民主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在传统管理中,很多班主任往往对于班级的各项事务都是自己做决定的。很多班主任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管理意见,但是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的接受。作为班主任需要改变这样的想法,在做决定的时候一定要多聆听学生的意见。学生毕竟是班级的一份子,所以平时在落实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多聆听学生的想法,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收集学生的想法和建议,争取学生一些好的想法和意见能够得到采纳,学生一些合理的要求可以得到满足,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体验到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进而构建彼此之间和谐的关系,推动班主任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和落实。全面的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五)班级管理中坚持一视同仁
很多班主任存在着错误的观点,总会习惯性根据学生的成绩和平时在班级中的表现作出一些决定。在管理中习惯根据学生的成绩做判断,这样会导致学生存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那么学生会变得对班主任更加的排斥,那么自然不利于彼此和谐关系的构建。而且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时候因为学生对班主任存在着排斥性,所以无法很好地接受班主任的管理,让学生心里有所芥蒂,对班主任产生厌恶之情,从而影响到了彼此和谐关系的构建。因此班主任在落实班级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能够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和管理学生,这样才能有助于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班级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好的管理效果才能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针对这个问题作为班主任必须要想办法和学生构建和谐的关系,能够创设融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能够在班级中健康快乐的成长,教师要注重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坚持平等原则,落实民主管理模式,让学生体验到班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提升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举魁.浅谈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和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新课程·上旬,2016,(11).
[2]斯琴高娃.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明日,2018,000 (025).
[3]黄菊香.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外交流,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