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臻秀
吕梁市高级实验中学 山西省吕梁市 0330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整体需求,不能从根本上照顾到学生的智力差距、性格差异包括在认知水平差异等各个方面。对此,笔者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分层教学模式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探究
一、当前的高中化学课堂授课的状况
当前,仍旧有大部分的老师沿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满堂灌的给学生讲解专业知识,学生乏味的听,老师在课堂上机械的讲,学习氛围死板生硬。时间久了学生逐渐的失去了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学习的动机仅仅变成了应付考试。化学这门学科在高考中所占据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教师的教学重点和注意力都在如何去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上,老师的标准皆以提升班级的整体水平为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成绩较差的学生。老师没有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制定适合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计划,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当下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便是进行化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进行分层教学的原因
(1)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性的需要
学生之间的差异不仅仅是体现在成绩上,造成成绩差距大的原因有很多,不同层次的学习能力、不同的认知水平,不同的性格特征,都是成绩拉开差距的原因;加上高中化学的学习深度比较起初中而言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难度和知识网络体系难度不断升高,因此,不管是对于教学者还是学习者来讲,都不能秉持以往的教学和学习观念,面对学习能力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学生,要采用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模式,力求能够提升班级的整体水平。
(2)优化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需要。
高中化学课程相对于初中来讲,难度进一步提升,由原来的固定公式化向推理及数据统计转变,学生一下难以转变思维。乏味枯燥的学习内容仅仅只能满足一小部分的学习需求,但是大部分的学生逐渐的失去了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分层教学可以有效地改观这种现象:教师不再使用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多将学习能力成绩相近的同学分到一组,进行分组提问,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活跃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同时又能保证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体验,保证了每位同学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交流与学习中。
(3)考核教师教学水平与能力的需要
以往的课堂教学成果的考察仅以学生的课堂考试结果为依托,去评价一名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这其实是较为片面的。分层教学的实施需要老师们提前去精确的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征、认知水平,根据综合评价将能力相近的学生分到一个组,为不同组别的学生指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及考试目标,让学生们都能收获成功,从而获得自信心。通过分层教学的实施程度和效果,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老师的是否能够灵活的掌握此教学方法、老师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去对待学生、老师的观察力是否到位,方方面面都是对老师的督促。
三、高中化学实施小组分层教学方法的基本途径
(1)合理组建化学合作小组
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合理的划分化学合作小组。这是实现高效率的小组分层教学的首要前提。当前的小组分层教学普遍采用就近原则,简单的根据学生所处的座位位置进行排列分组,这种方式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也没有充分照顾不同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以及各自差异化的学习需求,不能够增加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因此科学的小组分层教学模式首先要通过合理的小组划分实现,要明确并优化不同小组的分工职能。
化学老师要充分掌握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各个不同小组的综合水平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分层分组教学。在设置小组的时候应当将每组的同学控制到三到五人,每个小组既要包括学习比较好的,也要包括学习一般和比较吃力的,在初步划分完小组之后,需要动态性的根据不同小组成员的学习特点及时的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整,不断优化小组成员的分组,为下一步的分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积极促进组内学习沟通,进一步实现分层测试
很多高中的化学老师在开展知识点的教学的时候,不能够合理的把握化学课堂教学的整体的节奏,缺少循序渐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步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优化课堂的形式,进一步促进分层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促进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构建化学学习框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可以帮助整个小组积极的对已有的知识点进行沟通交流,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并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鼓励小组成员积极的交换自己对于当前化学知识点学习的看法和一些思考。增强互动。
同时要注意分层次考核,根据小组成员不同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分组测试。举例来讲,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分组,为学生指定不同的命题考卷。例如,老师可以设置必做题,基础题,拓展题,和提高题四个部分。然后根据学生的分层,层次较低的学生要做必做题+基础题,满分100分;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要做必做题+拓展题;成绩较好的学生就做必做题+提高题,满分同样是100分。这样考试下来,全班同学的分数大多数都是75分左右。这样设置访方式,同学们都能根据自身的实际实力进行考核,学生们都能顺利的完成考试,提升自信心的同时,可以查缺补漏,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根据小组学生学习情况,开展分层学习
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来说,促进已有知识点的消化吸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化学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后,应当重视对于学生课后复习的指导,应当充分利用划分好的化学小组,在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新知识点消化吸收情况的基础之上,通过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来了解学习吸收的效果。在此基础之上合理布置化学作业,在布置化学作业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学习特点,以及对知识点的消化吸收情况进行分层布置作业。对于一些学习较吃力的学生,要进一步加强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点的学习,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重点强化他们的基础知识的复习,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巩固之后,再进行强化复习。在遇到复习困难的时候积极地向小组其他成员请教,而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老师应该布置一些有难度的作业来强化对知识点的提升学习同时也要鼓励他们为小组其他成员解答问题,以此强化基础知识点的复习。这种分层次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复习效果。
举例来讲,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课后练习,比如,对于基础较为薄弱地学生,可以设置概念类的作业对学生进行考察,比如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先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概念,再进行深入的学习。同时要让他们积极的请教小组中对于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的同学,增强小组学习互动。对于中等学生来说,老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些化学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等。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老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生活中遇到的哪些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等。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帮助基础不好的同学解答问题,巩固知识点的复习。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就都会得到收获。
分层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将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分到一组,老师在课上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课下也可以分层次的布置相应难度的作业,能够最大限度的照顾到每个学生,让学生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获得成功的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成长。
参考文献:
[1] 唐有国.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30).
[2] 孙慧.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J].化学教与学,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