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1年4期   作者:郭联群
[导读]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业,对其安全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郭联群
        身份证 33072419690705**** 浙江省东阳市 322100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业,对其安全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因此,要重视建设项目管理,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监督,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分析,不断完善建设方案,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切实引入创新思维,创新建设项目管理模式,提高建设项目整体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创新思维;建筑工程管理;探讨
        引言:建筑业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只有全面提高质量,确保工程进度,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建设项目管理的最大目的是提高和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帮助企业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建筑工程企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现有的施工管理模式,并提出了优化措施,以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1创新思维的应用意义
        1.1以规范化的方式加强内部管理
        建筑业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只有全面提高质量,确保工程进度,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建设项目管理的最大目的是提高和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帮助企业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然而,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建筑工程企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现有的施工管理模式,并提出了优化措施,以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1.2 能够提升市场竞争力
        创新思维在管理中的运用,对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着积极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各项政策的不断完善,建筑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加,导致建筑企业开始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有必要将创新思维运用到建设项目管理中。通过这种思路,直接管理可以使建设管理工作更加先进,减少以往管理模式的繁琐感,使建设项目的科学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同时可以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成本。将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为企业谋求更多的经济效益,使施工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人为因素
        在建设项目管理阶段,工作人员是整个项目的实施者,因此在项目的具体实施中,要对建设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施工项目的实施,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人员要求不同,要开展的工作明显不同,但全体人员的目标是确保工程顺利完成,保证合格的工程质量。因此,如果施工人员知识不足,技术水平较低,工程就很难顺利进行,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2材料因素
        材料质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直接因素,需要在材料选择、进场测试、现场储存等环节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材料质量。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在引进阶段,要做好管理和控制工作,采取必要的抽样检验方法。只有所有材料符合标准要求,才能进入施工现场。只要材料不合理,就要禁止进入施工现场,防止质量差的材料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防止潜在的安全隐患。
        2.3设备因素
        在施工项目实施阶段,机械设备配套工程顺利进行,其技术水平较高,能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因此有必要选择质量好、技术水平高的施工机械进行施工。在工程实施阶段,如果设备出现严重问题,将直接导致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不能满足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思维的实践应用
        3.1加强新型管理体系构建
        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管理体系的优劣直接影响其管理质量。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管理体制不完善,很难满足建筑业的发展要求,这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不高。因此,必须加强新的管理体制建设。以往在进行建设项目管理时,项目经理几乎对整个建设项目负责,影响了管理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单位应注重组织结构创新,加强相关制度创新,构建新的、完善的管理体制,约束项目负责人。在新的管理体系建设中,我们要全面分析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结合各种信息化的考虑,不断完善建设项目管理思想,构建完善的建设项目管理体系,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责任制,强化绩效考核体系,不断完善制度,将其纳入项目管理体系,结合相应的责任制,分解项目经理的权利,使每位员工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率,避免一人独大的局面,保证建设工程管理的有效开展。
        3.2管理技术的创新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施工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施工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施工技术,实现施工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在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个环节中,从项目规划设计到施工,项目管理技术和施工技术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保证了建筑工程的顺利发展,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施工项目管理中,要创新管理技术,保证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在管理技术创新方面,要注重引进专业人才,借助相关技术,有效运用施工技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施工企业员工多,施工周期长,更需要管理技术的创新。借助科学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不断创新,建设项目管理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3.3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创新
        建设项目建设环节多,工作量大。要实现工程质量管理创新,必须注重监督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创新改进。
        3.3.1工程监理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有足够的了解和管理。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理人主要对各环节的施工质量负责。监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技术的具体落实、施工材料的应用、施工安全、施工各环节的配合与沟通。因此,监督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水平的管理能力。
        3.3.2建立健全相关监督管理制度。该制度的完善可以为监理人员提供有效的工作依据,促进其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它对监理人员自身的工作也起着相应的管理约束作用,是实施监理工作的必要手段。在制定监督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用发展的眼光和现代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实行联合监督。
        3.4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结构的创新
        建设项目人员管理结构的科学合理,也关系到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管理人员是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指挥者、组织者和实施者,项目管理人员结构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4.1选拔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高水平施工管理能力的人员担任主要项目经理。工程项目主要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质量的发展方向和实施方法,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技术和沟通起着重要的作用。
        3.4.2注重技术、监督、管理等重要岗位人员编制。在选拔相关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人才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否与岗位相匹配,制定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避免任人唯亲现象,导致人才管理效率下降。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领域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建筑企业的经营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行业竞争环境也比较恶劣。因此,为了保证项目管理的有序进行,必须创新管理,才能有效地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满足工期和质量的标准要求,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长远发展进步,推动我国建筑领域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振涛.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4):282-282,289.
        [2]杨桂安.关于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思考[J].江西建材,2015,(22):266-266,2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