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宛卿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溪边小学 362211
摘要:打好小学语文基础是学生日后学习语文的必要准备工作,而作文又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应用探讨,分别从“积累课外素材,培养阅读兴趣”“阅读经典名著,提升阅读素养”“深化课文内容,拓宽学生视野”这三方面入手,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应用探讨,进行了初步地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阅读素养
现今,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离不开生活。在升学压力超负荷的今天,作文成为小学语文中的难点,像学生在写作之中出现偏题、写作技巧不足、感情不够真实、语句不够丰富等共性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影响语文成绩。甚至有些学生出现厌学等心理,由此学生写作能力和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没有将生活与课堂巧妙地结合,这样无法从根本之中提升教学质量,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难以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实践式、体验式的教学能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由此,任课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意识,来提升小学语文作文素养。
一、积累课外素材,培养阅读兴趣
经了解,小学生年龄偏小,思维能力差,自制力低,且文学素养较低。很难写出真情实感,语言优美的句子,同时,部分学生对作文没有吸引力,对写作不感兴趣。所以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有意识地增加学生课外素材的积累,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像任课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之后设计相关的课后作业,比如一天一篇课外读物,并提取好词好句写在积累本上,同学之间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可以相互分享交换、相互质疑提问,从而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会运用。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增加语句创新,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描写春天的优美句子“一阵微风拂过,桃花在枝头颤动着,摇曳着,落下的水珠溅在脸上,调皮地滑到嘴边,用舌头舔一舔,甜滋滋,凉丝丝的”“小青蛙唱起欢迎歌:呱呱呱,春天到啦,大地真美丽啊。”还可以积累成语“恩重如山”“漫山遍野”“雁过留声”等,并让学生记忆词语释义,如风吹草动:风稍一吹,草就摇晃,用这样的词语来比喻微小的变动。任课教师每周进行一次评选,评选标准包含:字迹是否工整、词句是否优美、谁的积累本最受欢迎等,评选出“阅读之星”,张贴在后黑板。这样既可以积累课外素材,提高阅读兴趣,又可以增加文学功底,了解文学的乐趣。
二、阅读经典名著,提升阅读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阅读课外名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愉悦身心。因此,任课教师应在平时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习惯,完善阅读知识体系,进而提升阅读素养。帮助学生积累课外素材,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像教师可以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经典名著,并和学生共同制定目标,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等活动,在活动之中开展师生交流,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同时,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书籍,正所谓:“教学相长。”教师和同学们可以在阅读课上畅所欲言,讨论出各个人物的特点。比如:名著《骆驼祥子》描写了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心酸故事。这故事里有踏实肯干的祥子、待人宽和的曹先生、命运悲惨的老马、心地善良为人要强的老妈子等。讨论时,任课教师应总结和记录在黑板上,这样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同时,任课教师应在班内设置小小图书角,让同学们互换图书,自主选择课外阅读刊物,增加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思想会产生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从而让读经典名著成为一种习惯,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使得学生积累更广泛的课外素材,提高写作积极性。
三、深化课文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一项大数据显示,大部分小学生写作内容单一,缺乏灵感和创新能力,写作没有头绪和思路。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拓宽学生思维空间,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深化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创新能力。
像任课教师也可以对课本当中的课文进行补写,联系课文或实际生活,展开合理想象。如课文《小英雄雨来》中结尾写道;“原来枪响以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可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小英雄后来怎样了,学生可以丰富现象小英雄雨来参加了八路军,利用熟悉的水乡环境,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勇敢战斗,经过全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新中国的胜利,雨来激动地喊道“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全文结束。通过实践研究,利用课文开展想象做训练,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拓宽学生视野,又渗透了品德教育,教育学生要爱国,时时刻刻记住我们是中国人。教师还可以在讲解课文《桂林山水》时,除了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还可以播放有关桂林山水的记录片,让学生享受视觉盛宴,同时,教师还可以拓展有关描写桂林山水的词语如;“鱼翔浅底”“水光涟漪”“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等解释其意思,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要求掌握。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课外阅读是极其重要的部分,开展有效语文课外阅读工作刻不容缓。这不仅需要任课教师投入更多的心血和时间,还需要任课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拒绝“填鸭式”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使得学生做自己的主人。通过多媒体等实践方式,丰富课堂内容,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此同时 ,教师在日后教学中应多加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身能力,改善教学方式,积累经验,善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通过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深度研究。作文备课要有创意,找出本次练习的有创新、有创意的部分,并将创意的思维作为激发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相信学生一定会转变对语文作文的态度,消除对语文作文的恐惧,进而提高语文阅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瑾.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v.15.05(2018):136.
[2]马梅芳.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13.29(2019).
[3]林瑜芬.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