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叶总关情 品诗论词赋新曲---浅谈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2期   作者:黎伟芳
[导读]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相对较难,本文主要针对实际教学中的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黎伟芳
        海南省海口市农垦中学 571100
        摘要: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相对较难,本文主要针对实际教学中的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上进行大胆创新,形成了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形成良好的品诗论词的习惯,从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古诗词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创新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古典诗词,是一种高雅而又凝练的艺术,含蓄隽永、意蕴无穷。诗人多愁善感,任何事物在其笔下都可化身为诗意的象征:一花一叶总关情,一草一木皆有意。蔡元培曾说 “人皆有情。若喜、若怒、若哀、若乐、若爱、若惧、若怨望、若急迫,凡一切心理上之状态,皆情也;情动于中,则声发于外。”要想解开诗人内心的秘密,老师需引导学生不仅要解读诗词隐涵的意蕴;更要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生境遇。因此,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可以说是最难的专题之一。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为了把较难的古诗词教学平易化,让学生学会赏析古诗词,爱上古诗词,甚至学会创作诗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尝试改变教学模式,反复整合教材,进行大胆的创新,形成了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古诗词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不再因为时代的距离感而高处不胜寒,有利于学生内在诗词素养的提高。       
        一、打破常规体例,系统整合教材。
        (一)系统整合教材古诗词文本。
        为了提高学生的古诗词素养,老师把教材中所有关于诗词的文本进行系统的整合,按照唐诗、宋词发展的顺序进行编排。从诗词的最初源头以及发展脉络,老师要条理清晰的给学生系统阐释,让学生对诗词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二)进行古诗词专题分类。
        以诗词情感分类:闺怨情、朋友情、家国情等来划分不同类型,让学生对诗词内容把握更加准确全面。按照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如二者在音韵格律上的不同,不同流派的划分和经典篇目的介绍等。诗词派别分类: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豪放派和婉约派,边塞诗和花间词等。通过系统分类,学生更加清楚诗词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其内部的分支派别,有助于对古典诗词的系统理解。
        (三)经典诗词作者专题研究
        以经典古诗词作家作品为例,分类归纳,让学生真正走进经典,走进作家情感,深入领会诗词的魅力。在此阶段,笔者整合了李白、杜甫的诗歌专题,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专题等,并补充课外知识如纳兰性德等专题。学生从宏观上着手,在微观上深入,品诗论词,知人论世,对一些作家作品做深入专题研究,不仅提高了自身古诗词的理论水平,更加强了古诗词的领悟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品诗论词赋新曲。
(一)品诗论词,诗词大会一决雌雄
        教学强调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经过古诗词的熏陶,学生们兴趣大增,班上读诗论词的风气日盛。笔者于是趁热打铁,在班上组织了几次“诗词大会”,借鉴电视上的“中国诗词大会”并且加以改编以适合高中学生比赛方式。在“诗词大会”上,学生品诗论词,谈古论今,“华山论剑一决雌雄”,场面非常活跃。通过朗读赏析,学生耳濡目染学习了不少诗词名篇,不仅激起了自己古诗词阅读的兴趣,更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形成了浓厚的诗词氛围。

学生在短时间内急速扩大了诗词量,同时也深感中国古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学以致用,以学促教”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阅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古诗词教学变得轻松自如并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持久性。       
(二)古诗词新唱,经典咏流传
        很多经典古诗词由于年代久远被束之高阁,有的因为艰涩难懂而被冷落。学生认为古诗词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死记硬背,兴趣寡淡,这种不良习惯会导致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古诗词的美,误读古诗词,甚至不读古诗词。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老师要挖掘经典,绽放古诗词本身的魅力。老师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古诗词本身的韵律美、情感美和意境美,还要让学生真正走进古诗词本身,走进诗人词人内心,真正感受此情此景作者的脉搏和呼吸,爱别离、殇流年的感伤,羁旅思乡的痛苦,报国无门的苦闷,颠沛流离的无奈和怀才不遇的抑郁……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诗词阅读和鉴赏习惯,以此内化为自我的诗词意识和素养。
        于是笔者便大胆创新,利用学生喜欢音乐的个性化特征,借助很多古诗词改编的歌曲辅助教学。比如《琵琶行》《春江花月夜》《离骚》《蜀道难》等,当赋予其新曲时,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不同的感情在相似的旋律中回荡,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内在的热情,学生完全投入到诗词的情感韵律当中,沉浸其中如痴如醉,忘记了背诗词的艰辛与痛苦,诗词背诵瞬息立就。这样建立在自身兴趣和彻底理解诗词的基础上的“听歌唱词”,完全代替了摇头晃脑的死记硬背,学生爱学乐学,寓教于乐,事半功倍。在此基础上,笔者给学生提出了更有难度和更具有挑战性的要求:尝试为古诗词谱新曲。经过多年实践表明,这种“唱歌学诗词的”教学策略,效果非常好。
        经典的传承有很多方式,这种古诗新唱,将古诗词趣味化,化难为简的方式,非常值得借鉴。唱歌学诗词,经典咏流传,不局限于课堂,更扩展到学生生活的点滴角落。古典诗词真正走进了学生生活,学生也能更加贴近诗词。学生可以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真正用心感悟诗词之美,这种潜移默化而成的内在古诗词素养,正是现在教学改革的一种方向。      
(三)大胆创作,填词写诗谱新曲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经过诗词的熏染,学生读诗颂词的氛围浓厚,笔者再次拔高要求:鼓励学生自己大胆尝试创作诗词或歌曲,以现有的歌曲进行填词,写一首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该教学策略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完全燃起了学生创作写歌的热情。在诗词专题的研读和创作过程中,学生佳作不断,真的很让老师为之骄傲和自豪。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学生创作的歌词不但内容新颖,而且数量和速度都非常惊人。“困难诗化,所以有趣;痛苦诗化,所以可乐;危险诗化,所以心安。”总之,一花一叶总关情,处处留心皆诗意。幽默风趣的,唯美纯情的、感伤怀旧的、俏皮可爱的等各有千秋。学生动手创作的过程其实是对自我感情的审视和思考,这也更加深学生了对诗词作者情感表达的理解。学生潜力是无限的,老师只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才华会如火山爆发一样,源源不断地给你无限惊喜!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古诗词教学的难题,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把古诗词这种高雅的艺术赋之于现代的魅力,让学生深入在理解了古代诗词的发展脉络和不同流派后,由整体到局部深入分析不同诗词专题和名家名篇,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在鉴赏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创作,古诗新咏,学生的古诗词素养和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笔者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一套新颖体系和教学模式。“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笔者会再接再厉,不断研究和完善,让古诗词持续绽放其光彩,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这种高雅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蔡元培 .中国人的修养[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6.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北京: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