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诗词中的苍茫感及其实现方式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2期   作者:何学琼
[导读] 泽东诗词以其雄奇豪放的风格,宏阔深邃的意境和崇高的美感为世人所喜爱。阅读毛泽东诗词可以发现,其中许多诗歌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苍茫感。
        何学琼
        四川省简阳中学,四川 简阳,641400
        摘要:泽东诗词以其雄奇豪放的风格,宏阔深邃的意境和崇高的美感为世人所喜爱。阅读毛泽东诗词可以发现,其中许多诗歌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苍茫感。本文所写的苍茫感是指诗词中意象集合运用不同方法组合而呈现出的空阔悠远、辽阔无边的意境,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上的冲击。苍茫感在毛泽东诗词中以利用词语本身的苍茫意蕴,使用极性数词,运用意象的联结与对比,使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格等为主要实现方式。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苍茫感;数词;意象;修辞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诗词上的成就是举世瞩目,阅读毛泽东诗词可以发现,其中许多诗歌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苍茫感,这种苍茫感给读者以天地辽阔无边、悠远无涯的阅读体验,本文将从苍茫感的定义、苍茫感在毛泽东诗词中的体现及其实现方式三方面展开。
        一、苍茫感的定义
        “苍茫”一词在古代诗文中多有用到,晋潘岳《哀永逝文》:“视天日兮苍茫,面邑里兮萧散。”唐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林野苍茫,青天高而九州迥。”明沉鲸《双珠记·月下相逢》:“猿啸暮天长,景色凄凉,盘迴百里路苍茫。”均强调空间的辽阔。“苍茫”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定义是“空阔辽远;没有边际”,所举的例子是“苍茫大地、暮色苍茫、云水苍茫”,意义与古代汉语一脉相承。本文所写的苍茫感是指诗词中意象集合运用不同方法组合而呈现出的空阔悠远、辽阔无边的意境,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上的冲击。
        二、苍茫感在毛泽东诗词中的体现
        心胸决定眼界,拥有博大胸怀的人往往在选择意象时会偏向阔大、壮美的意象,诗人的豪情壮志、博大心胸需要用具有苍茫意味的意象来表达。毛泽东少有壮志、心怀天下,他的豪迈气势和非凡气魄在诗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读他的诗歌多能从中读中一种意境阔大、视野开阔、胸怀博大的的苍茫感。
        青年毛泽东面对滚滚北去的湘江水,思考中国未来的命运,发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叩问;登临黄鹤楼,诗人写出“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的壮阔景象;重阳远赴途中,诗人写出秋天“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的昂扬气象;更有《念奴娇·昆仑》中“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清平乐·六盘山》中“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毛泽东诗词中处处呈现出意境阔大、空旷悠远的苍茫感,透露出具有英雄气魄的豪迈情怀。
        三、苍茫感在毛泽东诗词中的实现方式
        那么,毛泽东诗词中的苍茫感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利用词语本身的苍茫意蕴,运用极性数词增大美学感染力,意象的联结与对比增加表现张力,夸张、比喻等修辞的运用实现苍茫意蕴表达。
        1.利用词语本身的苍茫意蕴直白呈现
        词语是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由承载信息的语素构成,利用词语本身的苍茫意蕴营造诗词中的茫茫无际、宏大无边的意境,是毛泽东诗词苍茫感的实现方式之一。如《沁园春·长沙》中“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寥廓”、“苍茫”写出作者面对广阔的宇宙感慨惆怅,叩问旷远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沉浮的心境;《菩萨蛮·黄鹤楼》中“茫茫一派流中国”“茫茫”一词表现了湘鄂赣三省九条大河源远流长、遍布中国的悠远貌,“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莽苍苍”一词形象地描绘出烟雨笼罩、天地茫茫一片的苍茫境界;《水调歌头·游泳》中“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一个“舒”字写出诗人在武昌下水游泳,横渡长江时,仰望所见开阔天空。


        2.运用极性数词增强美学感染力
         数词即用来表示数量的词,词毛泽东诗词中多用百、千、万等极性数词数词造成意象的巨大体量,帮助营造空阔无边的苍茫意境,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了诗词的美学感染力。如《念奴娇·井冈山》“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用“万”、“千百”两个数词描绘了春末夏初的井冈山一片苍翠、绵延千里、直上云霄的雄奇壮阔之景;《采桑子·重阳》中:“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一句中“万里”一词由模糊数量而表现江天辽远、秋霜弥漫的苍茫意境;《沁园春·长沙》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用“千里”和“万里”营造了北国冰天雪地、疆土辽阔的苍茫意境。
        3.意象的联结与对比增加表现张力
         “意境,就其本质而言,常常是一群意象的巧妙的有机集合体,它构成整体的艺术美”。[1]“诗歌意象语言是形象描绘和情感描绘高度统一的语言,它从形象描绘和感情描绘相结合的角度写景抒情,寓主观情感、深刻哲理于客观事物的形象描绘之中。诗歌意象语言具有丰富的审美属性,它的本质特征就是审美,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和启迪,具有突出的美学功能。”[2]诗歌意象具有形象描绘功能、感情描绘功能和美学功能。
        意象之间的联结或对比好比不同物质间产生化学反应,能让平淡无奇的意象相加产生“1+1>2”的效果,毛泽东诗词中运用意象间的巧妙联结营造苍茫感的例子很多。“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上”与“下”在方位上对举,“九天”和“五洋”联结,营造了天海纵横、贯通一气、辽阔无边的意境,抒发了中华儿女的凌云壮志,表达了诗人征服宇宙的万丈豪情;“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赣水苍茫”与“闽水碧”两者相联结,写出红军长途进击、横扫敌军、势同卷席的所向披靡;“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由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西风”、“长空”、“雁”、“霜晨月”意向的联合组成了一幅娄山关二月西风凛冽、雁声嘹唳、残月在天、寒霜满地的凄凉晨景。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修辞手法,对比的效果是使双方的特点更趋明显。在毛泽东诗词中,通过意象的的对比,使得意境呈现出一种辽阔感、苍茫感。“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绵延高山与红旗的对比,写出高峰巨峦之上红旗随风翻卷的意境,显出一种苍茫感;“一桥飞架南北”中,“南北”在地理上显出空间的宏阔无边,与“一桥”形成对比,更显出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沟通南北的巨大价值;“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与上述诗句有同工之妙,“龟蛇”与“大江”的对比更显出烟雨苍茫中,龟山与蛇山隔江相望苍茫辽阔的意境。
        4.利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格的描绘功能
        毛泽东诗词善用夸张、比喻等修辞,使诗歌呈现出苍茫感。例如《七律·答友人》中“洞庭波涌连天雪”将洞庭湖奔涌的波涛比作翻飞的雪片,形象写出了洞庭湖波浪滔天、白浪滚滚的动人景象,“长岛人歌动地诗”则使用夸张的修辞,则写出诗人面对中国阵阵汹涌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浪在洞庭湖畔、橘子洲头翻卷一曲感动天地的颂歌时的感奋之情。“洞庭湘水涨连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等诗句同样使用了夸张、比喻修辞。夸张、比喻等修辞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诗歌意象的描绘功能,是诗歌呈现出空阔悠远、辽阔无边的苍茫感,表现了伟人毛泽东的豪迈气魄和恢弘气度。
        参考文献:
        [1]蒋培君,周甲辰.解读毛泽东诗词的霸蛮风格[J].船山学刊:2010(1).
        [2]陈德述.论毛泽东诗词中山水意象的审美意蕴[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3).
        [3]张连起.毛泽东诗词的境界[N].人民政协报:2021-2-8(11).
        [4]谷菁菁.毛泽东诗词的修辞艺术[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2.
        [5]仅静,钱敏,何骏.毛泽东诗词豪放风格赏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9(6).
        [6]刘芳.诗歌意象语言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i.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