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露
贵州省纳雍县化作苗族彝族乡尚德小学 贵州毕节 553306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道德与法治还是一门重要的育人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经常作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课,讲课内容过于死板,紧抓教材内容,学生感觉课堂枯燥无味,也很难理解教材的内容,为了考试而应付学习,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课,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乐趣呢?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教学;策略
为了达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已引起部分学者的注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活教育”理念的运用,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促使教师改变过去过度重视理论内容传授的教学模式,将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与生活内容、生活案例等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实践,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在实际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依然难以摆脱传统理论化、单一化、形式化的空洞说教模式,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现状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德育为主的学科,力求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应当实现生活化的教学目标,立足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的选择,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然而,在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说教性教学驱离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味道德与法治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生活实践中,是对人们的生活行为的一种道德约束。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却习惯于对学生严肃说教,教导学生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或不能怎么样。这直接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失去兴趣。教条化的内容降低道德与法治的生活性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总体上倾向于教条说理,而降低了相关内容对生活实际的依赖性。这种内容对思想成熟和抽象思维相对发达的成人来说,理解起来自然不成问题;而对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生活经验不足,整体认识能力还不强的小学生来说,未免过于抽象。由于没有相关生活经验内容的支撑,加上学生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学生理解相关条款比较吃力。可见,这种教条化的说理内容,降低了道德与法治的生活性,不利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实施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教学内容
生活化教学的概念生活化教学,就是指教师以教材为目标,把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相关的道德问题,在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懂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可以便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简而言之,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学内容要回归生活。
(二)知识结合生活
由于小学生这个年龄小,喜欢新新鲜事物、好奇心特别强,但是注意力不太集中等,教师要抓住小学生这些心理特点,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改变教学方式,可以采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例如,编儿歌、做游戏、讲童话故事或一些科幻故事,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卡通动画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在积极地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明理。例如,二年级上册“我们班一岁了”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个小游戏,拿出小卡片,在卡片上写出比较深刻的事,然后贴在小黑板上,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这样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这一年中我们都经历那些有意义的事,学到了什么,这一年中自己有什么变化,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通过学生的参与,让学生体会自己的变化,班级的变化,同时教导学生齐心协力,把自己的班级建设的更加美好。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等。
(三)引入生活
心理学研究证明,当知识越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时,学生越有学习的动机与欲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包含了各种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资源,所以我们在进行思品知识的讲解时,应注重引入立足于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课程资源,即,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来对思品知识进行引入和讲授,从而营造出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品学习活动,并且学得兴趣盎然、兴致勃勃。
(四)开展思品课外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对学生道德教育的结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离不开连续反复的实践。只要将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道德知识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所以,我们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思品理论知识的教学,还应积极开展思品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有用在课堂上所学到的道德认知和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深入体验与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将道德认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
三、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目标的实现,关键是教学内容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性。因此,教师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构生活化的教育内容,促使生活化教育目标的实现。首先,结合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渗透典型范例、道德范例等。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一般课后都安排有典型范例,以达到塑造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然而,一些道德范例并没有真正地与小学生的生活接轨,因此,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熟悉典型范例的渗透,实现道德与法治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教育应当本着知行合一的思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结语:
总之,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要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明确这门学科的学习价值,并自觉、主动地进行道德学习,进而将道德认知真正内化为自身行为品质。
参考文献:
[1]苏金宁.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方法[J]. 江西教育:综合版(C),2016(7):42-42.
[2]黄开文.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究[J]. 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11期):84-84.
[3]康作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41):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