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思维的意义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2期   作者:韩萍
[导读] 高中英语读写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教学注重语言知识,以文本翻译为教学方法
        韩萍
        山东省安丘市实验中学
        摘要:高中英语读写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教学注重语言知识,以文本翻译为教学方法,忽视语篇对于阅读教学的价值与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下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篇知识”,学生的语篇意识与语篇能力被给予了更多关注,教师逐渐重视以语篇为单位设计和实施英语阅读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探究
        引言
        英语课本文章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资源,语篇赋予语言学习主题、上下文和内容,并以其独特的语言结构、逻辑形式和文体特征来组织和呈现信息,基于语篇的阅读教学对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具有中流砥柱的作用,但是仅仅停留在语篇表层信息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唯有进行语篇分析,才能挖掘出其中潜在的价值。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误区
        (一)过度重视文章翻译
        针对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大多对英语阅读的翻译极为重视,而忽略了语篇整体的深层含义。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往往让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全部翻译,不认识的生单词或新语法也只是给学生翻译一下,并不做过多说明。这就使得学生在进行语篇阅读时仅专注于生词或难句子,而不能很好地理解全文的意思,往往通篇翻译下来,还不知道文章究竟想表达什么,严重影响了高中生阅读水平的进步[1]。
        (二)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从当前的英语教学来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要提高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能力。教师虽然有完备的专业知识,却并不能很好地运用技巧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导致教学质量不断下降,影响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遇到长篇阅读时,教师往往重视阅读的速度,而忽略了阅读质量,导致学生只能学个大概,云里雾里,只学习到了生单词,从而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固定的阅读教学模式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的较大问题就是阅读教学模式过于死板和套路。英语阅读教学似乎已经形成了某种固定的模式:学习文章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朗读寻找答案,再通过PPT进行逐段讲解,再针对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对学生提问和解惑。这种固定的阅读教学模式禁锢了英语课堂的无限可能性,也阻碍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进步。
        (四)学生英文基础知识有限
        英语是外语学科,就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英语教学现状来看,不少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应用不广泛,并且在英语课堂之外的学习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学生更倾向于应用中文进行交流和对话,因此学生的英语基础应用能力就受到一定限制。同时,对于英语课堂教学中某些基础知识的学习来讲,有些教师往往把教学更侧重于学生语法知识以及句型等知识内容的教学上。但是,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需要结合英语单词的理解并将单词带入到适当的文章情景中发现其含义,也需要学生对于文章分析具有一定基础。因此,教师单纯的对学生进行语法知识教学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导致学生在解决阅读理解问题时出现较多误差。


        二、高中英语的语篇阅读教学策略
        (一)整体出发解读语篇,增加学生对语篇全文理解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下,高中英语教师的要求是在教学时提高整体语篇的教学意识,如语言知识的教学需要置于语篇的语言环境之中,文本语义的理解需要关注语篇的情景语境,文章分析需要关注句子与句子整体,语篇解读需要从整体出发,关注英语语篇的组织结构与表达方式等,例如在教材文章中,主人公Marty说道自己的座右铭是“Live one day at a time.”如果仅从句子层面的教学出发,教师只需帮助学生理解文字的表层意思“过一天,算一天”或者“日子总要一天一天地过”,但若从语篇层面的教学出发,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以整个语篇为语境,探宄和挖掘这句话的深层意义,语篇中的主人公Marty,并没有因为身患残疾而意志消沉,反而十分乐观开朗,甚至还说“In many ways , my disability has helped me grow stronger psychologically and become more independent”。意思是在很多方面,我的毅力帮助我在心理上变得更加坚强,变得更加独立。基于本文的情景语境,这句话更应该理解为“生活在当下”、“朝阳而生”或者是“珍惜每一天”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语篇的髙度去理解和体会Marty的生活态度。所以高中英语教师被要求以语篇为单位来组织和实施教学,因为脱离语境的语言知识讲解与逐字逐句的文本翻译实则都是句子层面的阅读教学,而真正的阅读教学需要超越句子层面走向以语篇为整体的阅读教学[2]。
        (二)教师在语篇阅读中的问题要科学设计,引导学生阅读思维的建立
        问题是帮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思维工具,教师通过对阅读文本的内容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可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理解和思考,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应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和不同层次的语篇理解。例如设计有关“what”之类的问题主要是考査学生对语篇文本中事实性信息的理解;设计有关“why”的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语篇文本内容进一步的思考;设计有关“How do you like…?”、“What do you think of…”、“What if…”、“What is your opinion about…?”等之类的问题主要是激发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思考并表达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极为关键的,巧妙、恰当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理解语篇文本的内涵;以问题为阅读教学的支架,可以帮助学生的阅读理解逐步深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在设计阅读任务时应注重“问题”作为思维工具的作用,巧妙地以“问题”为引导,促进语篇分析层层深入。所以在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实际的英语学习水平,生搬硬套课本习题,以习题代替阅读任务、阅读问题的设计停留在文本表层等现象是现在高中英语教师应该避免的教学雷区。
        (三)教师重视文本解读,提升学生语篇分析的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教师层面的文本解读是语篇分析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决定阅读教学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字理解能力是培养学生基于文字内容的英语核心能力,提高读书教学效率、学生读书质量是关键,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质量,拓展语句分析视角,教师的语篇解释为“从课文中获得意义的认知活动”,教师的语句解读,首先要以个人的角度来进行“文本素读“”,获得自己的体验过程,在“文本素读”的基础上进行[3]。教师应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文献阅读”,即收集与语篇有关的文献资料,拓展对文本解读的视角。例如,NSEFC Module 1 Unit 2 Computers,其主题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其体裁为说明文,主要介绍“computers”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知识。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通过查阅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文献资料就可发现,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己经远远超越了课本所呈现机器人技术,而目前最新的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就可以作为教师解读文本的新视角,在选择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删减与替换,以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材料来服务于单元主题意义的表达。
        结语
        学生的阅读策略运用意识与运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教师应将阅读策略的指导融入日常阅读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并结合学生英语学习的具体情况,提供恰当、贴切的英语阅读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改正掉有些学生不良的英语学习习惯,即在阅读中表现为逐字阅读,反复反读,口头阅读等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以此来帮助学生真正学好高中英语阅读。
        参考文献:
        [1]施安琪,李琴,黄霞.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调查与研究[J].内江科技,2020,41(08):102-104.
        [2]冯思齐,滕铭,郑洁.例谈语言能力提升与批判性思维培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融合[J].内江科技,2020,41(08):97-98+101.
        [3]史晶.基于核心素养谈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