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2期   作者:袁炳军
[导读] 中华民族作为古老而智慧的民族,拥有上下千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智慧的中华儿女留下了很多绚丽的艺术瑰宝。
        袁炳军
        株洲市清水塘学校 412004
        摘要:中华民族作为古老而智慧的民族,拥有上下千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智慧的中华儿女留下了很多绚丽的艺术瑰宝。这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形式,将历史中最为智慧最为有趣的东西保留下来为后人所知。而小学美术教育是学生们审美教育的开始,有必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传这一伟大的艺术形式融入到小学美术的课堂中去。鉴于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传引入课堂的过程中,结合现有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的问题,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学美术;策略研究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纽带,具有一定传承作用,是一种带有历史记号的文化形式[1]。其本身自带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有很高的的学习价值和历史意义。而小学美术因为它的启蒙作用,需要这样的文化历史载体去启迪学生,让学生深入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建立正确的美的观念,从而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2]。因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小学美术教育的课堂中去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也具有很重要的传承价值。
        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意义
        作为历史的承载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承接作用。这种艺术形式不同于西方艺术文化,是来自于我们本民族最杰出的人的智慧的结晶。因此它需要也必须被传承下来。将这种艺术形式融入到小学美术课堂中意味着让学生们从小有对历史的敬畏,以史为镜明自我。这样可以让学生们从艺术的角度去探究历史的更替和演变,为学生们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和角度去学习历史。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其自身的历史标签,是非常好的活教材,在学生们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得到来自艺术的熏陶,而且能够将艺术放在自有的知识体系上去,通过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爱国热情,建立对民族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策略
        (一)多形式表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流传多年的艺术形式,难免会显得有些刻板。因此,在引入小学课堂时,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理解力不足耐心不够的特点,对非物质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和重建。教学者可以根据非物质文化产品本身的制造工艺,给学生进行讲解和展示。此外,还可以带学生们参观下本地的博物馆等场所,让学生们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背景。

以湘教版小学美术课本为例[3],可以将醴陵釉下五彩其文化属性和制作工艺解读给学生们,让学生们了解这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意义和背景。通过现场请专业釉下五彩手艺人展示,让学生们身临其境感受釉下五彩瓷器的独特魅力。其次,利用视频资料和现有文字记载,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探讨其深刻内涵。最后,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或者团队合作,完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釉下五彩瓷器作品,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二)形成特有的教学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存在了很多年,但是作为一种课堂艺术形式却是近些年才开始的。因此,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不完善的教学体系进行重构。以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为基础,对课程体系、课程框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课程创新。同时,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置问题解答模式,让小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学习目标。另外,教学者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放在实际生活中去。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亲自体验非物质文化所蕴涵的独特魅力。鼓励学生在现有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去感受当时人民的生活处境和智慧表现。
        (三)对非物质文化产品进行展示和评比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很有深度很有历史的文化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到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来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学者,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动的形式引入到课堂中,尤其是室外的活动。而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品展和评比活动就是最好的活动形式。这一活动形式不仅能够让学生自己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的创作中来,而且创作结束后还会对每个人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比。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们亲身参与,提高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成就感,并且看到其他学生的思维和才华,取长补短。最后还可以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的奖励,让其他学生以优秀为榜样学习对齐。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传承,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到小学美术课堂中来,应该合理的制定学习框架和课程体系。同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将课堂的表现形式变得非富多彩起来,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们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沈沁. "非遗"传承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STEAM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1):2.
[2][1]张霓. 核心素养下非遗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中使教学更具生活化[J]. 教育观察(上半月), 2019, 8(001):123.
[3][1]陆虹宇. 非遗文化对小学美术的重要性[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2):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