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中的美育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2期   作者:唐 萍
[导读] 教师应怎样利用课堂中的“美”来吸引学生?向他们传递“美”,让他们感受到“美”的无处不在,从而学会如何表现和运用美
        唐 萍
        成都市铁中府河学校  610036
        摘要:教师应怎样利用课堂中的“美”来吸引学生?向他们传递“美”,让他们感受到“美”的无处不在,从而学会如何表现和运用美。美育在青少年的发展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美育的教育是以后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基础,在小学阶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育教育;发现美
一、在欣赏中,启动美感
        如何利用好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眼光,让学生在发现和艺术创作中陶冶他们的情操。往往是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美感,让每一次的课堂都具有艺术感染力。
    点、线、面是构成美术创作中的基础元素,那么如何让这堂课的讲解变得丰富并且有趣?比如:点是构成这些要素中最小的单位,在生活中面也有可能会是点,在空旷的天空中,太阳就可以作为一个点,而相对于天空来说,人也只是一个点的存在。而不同形态的点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圆点给人饱和、圆满、灵活的印象,而方点则让人感到严谨、稳实、坚实的感觉,三角点往往给人一种尖锐感和稳定感,相对于圆和方点,它带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稳定性。再就是线,不同的线,给人的视觉感受是不同的。直线让人感到安静、秩序、坚实,曲线则让人感到随意、流畅,自由。我们要学会从美术课堂中去感受,发现“美”的存在。
二、创设情境,用心感受美
        艺术的来源往往都是生活中不经意间的琐碎小事,只有具有发现生活中美的眼光,才能将生活中的事物和人以及环境中的美更好地呈现在艺术作品中,创作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怎样利用规定的教学内容去最大限度地开发小学生自身对艺术作品的鉴定和欣赏的能力,正确认识和发现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美。需要教师创新他们的教学方式。从而使课堂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去感受美的存在。或是采用一些情景交融的方式,让每一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其中,让他们从实际的情境中去发现和感受美。
        例如:教师在讲述《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教材,让学生自己进行一些自由的联想,再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让学生去感受在作品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与作品共情。让学生通过与实际情形的结合来感知色彩联想一下不同的事物,让学生在丰富的色彩感知中逐渐发展到情感层次。并且需要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通过对色彩的掌握,找到不同事物的色彩配比与搭配。什么样的色彩比例搭配才能让画面变得更和谐。又比如,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同学,你最喜欢谁的衣服?为什么你会喜欢她的?哪件衣服是大家公认的最漂亮的衣服?通过思考和对比每个学生的穿搭,切实感受什么样的色彩搭配能让画面变得和谐完美。
        毕竟美术知识的传授不像平常知识的传授那样寡淡无味。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办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育,教师可以把寡淡无味的课堂设置成选“鉴美”比赛的场景,在学校请几位教师扮演“评委”,让自己的教师来扮演“主办方”,举行一个全员参与的“鉴美”大赛,并且让每一位同学向大家讲解一下自己创作作品的灵感和创作背景,以及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最后由评委投票评选,评选出一份大家公认为创作最满意、最吸人眼球的作品来进行颁奖。

并由教师挑选几名同学说明选这个作品的原因,最后再由教师系统的讲述这些作品中运用的各类知识。这样的课堂形式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的去了解这些作品,去感受和发现其中的美。也能让学生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对所学的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情景结合形式的课堂,不仅气氛活跃,还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其中。这样两全其美的教学方式,何乐而不为?
三、在表达中,塑造美感
        在课堂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表达看法或是自己的作品来呈现对美的感受。如学生自己创作的绘画作品和一些手工工艺品。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学生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展示亲手所做的作品。让更多学生去感受这份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家乡的老房子》一课时,教学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家乡的民居建筑的特点及变化过程。培养锻炼学生探究建筑与人们生活关系和影响的能力。从中感受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并向其他同学阐述自己在其中发现的“美”。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实际的学习活动:首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关于老房子的各种房屋图片,如楼房、平房、砖瓦房,在红红的瓦、白白的墙中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再配上一些优美柔和的背景音乐。等待学生欣赏完毕。第二步,提出思考问题:这些家乡的房屋,同学们喜欢吗?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如果让自己盖一座房子,自己打算用什么材料去建造自己心中最美丽的房子?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让学生参积极参与讨论之中。第四步:构建自己的建筑计划。并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建筑观点。在塑造美感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真切的感受美育的熏陶。
四、多彩活动,动手创造美
        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的物品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们不用的矿泉水瓶,一个看似很普通的东西,通过加工和改造,可以变成我们的笔筒或是改造成其他的收纳容器。再通过一些简单的装饰,那这就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小物品,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它的价值,去动手实操,就可以去创造更多更漂亮更加吸引眼球的艺术品。
        例如在学习人美版《神秘的礼盒》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同学们展示礼盒的制作过程,然后给同学一些思考空间。然后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组进行礼盒的制作,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应表达自己创作礼盒的过程和创作想法,以及自己通过作品想要表达的东西。在作品中蕴含着自己什么样的情感。在组中进行评选,看谁制作的礼盒想法更具想像空间。最后大家进入创作阶段,将自己的礼盒分别设计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将制作好的成品展现给大家,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这样不仅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实操能力。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意识到,原来作品中的“美”是来源于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和制作,注意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断感知日常生活中蕴藏的美,在发现美的眼光中去创造美。
        通过动手实操与生活结合的方式,在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感受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操能力以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全面开花。
总结:
        要向学生渗透美育,需要教师去丰富课堂内容,在课堂上要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感知美。另外,提高课堂上“美育”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关键让学生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去动手创造。
参考文献:
[1]曾慧.浅析小学数学美术中渗透美育[J]. 美术教育研究,2016 ,(10): 106
[2]穆兆服.基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研究[J].新课程,2017,(6),2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