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2期   作者:胡巧艺
[导读] 在我国,高中教育作为学生们走向大学完成人生转折的一个重要教育阶段,对学生来说具有深远的影响。
        胡巧艺
        安徽省马鞍山市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 243000
        摘要:在我国,高中教育作为学生们走向大学完成人生转折的一个重要教育阶段,对学生来说具有深远的影响。而社会也对这一阶段的教育非常重视,这就要求高中教育是高水平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教材的选用和老师对教材的解读。在教材的选择方面,应把学生对于教材的适应性作为首要原则。应该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水平下,逐渐引入新教材的某些知识点。同时,可以将教材的某些知识点拓展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接受数学教材中的素养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自身的内在修养。从而达到将高中数学教材落实到核心素养中去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教材
        引言:
        在社会越来越关注素质教育的今天,高中数学教育也在积极迎合社会的发展需求,逐渐在向培养学生素养知识的方向发展。在新课改的基础上,高中数学教育一改以往只机械重复试题不进行素养知识教育的情况,对核心素养教育在教材中进行了落实。从而让学生在继承以往知识体系的情况下,将核心素质教育运用于生活和以后的工作中,提高社会竞争力。同时满足现有社会对学生的期待,让学生成为一个融入时代能为国家所用的人。
        一、素养教育的教育性
        素养教育归根到底还是教育,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它的教育性。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国家各项发展欣欣向荣,这就要求高中教育要适应这样的发展环境,跟上时代的节奏和步伐[1]。在原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融入新环境、提供新养料。教育方式的改变首先是教材的改变。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归纳总结出其蕴含的核心素养,最后根据不同的核心素养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函数的学习[2]。完全可以在定义和应用的基础上,加入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在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此外,素养教育的教育性还体现在要根据社会的进步来设计不同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计划,也就是要有动态性。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时代的不同有不同的含义和内容。这就要求老师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中,实时关注核心素养的更新和发展,并及时加入到课程教学中来,让学生的素养跟随时代的步伐稳步向前。
        二、素养教育的科学性
        高中数学教材不比小学数学,其包含的内容和深度要比小学数学教材难的多有逻辑的多。因此,高中教材要落实其核心素养,必须要关注它的科学性。

科学性也就是指教材中逻辑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更加精确合理。此外,作为学生们的指导用书,高中数学教材必须将书本中的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相结合,而且要经过严谨的科学论证,这是科学性含义的另一个方面。对于将高中数学的科学性落实到素养教育中去有几下几点思考。首先,确保教材的正确和权威。高中数学教材作为要被几十上百万的高中学生的指导用书,其对学生的影响可想而知。如果不保证教材的正确性和权威性,那么教材的意义就荡然无存。此外,还要注意教材的整体逻辑,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中有一项“集合”的应用[3]。“集合”这一概念就可以从实际生活中出发,将其概念、应用的等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其次,教材必须要经过实践的验证才能广泛使用。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教材作为一种指导标准,必须要保证它的客观正确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落实素养教育的目的。
        三、素养教育的实用性
        说到底高中教材的使用人是学生,因此作为一本为他们服务的工具书,高中教材必须要有育人性,要能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并使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兴趣。要起到育人性的目的,首先要让教材深入人心,使广大学生从内心接受并喜欢上这本教材。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要以学生的视角去进行编排,如在高中数学人教版“等比数列“这一知识点中[4],将这一知识点变成如何将一张纸折叠到厚度超过地球和太阳的距离。答案是51次,和学生们一开始想的大相径庭。这就会激发起学生们的好奇行,从而有探究的欲望。这样的编写和思考方式就很好的迎合了学生的心理,激发了学生们对数学的积极性。因此,要将高中教材落实到素养教育中去,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心理,要将学生与教材结合起来。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不同的学习计划安排,这样才能将素养教育落到实处。
        结语
        在如今高速发展的时代,高中教育已经承担了学生人生转折点重要的教育责任。面对来自社会和家长的压力,高中教材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顺利完成人生的脱变。落实核心素养要求高中教材从客观、正确出发,对核心素养的根本原则和内容进行思考。同时,要结合学生成长阶段特有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对教材的编写进行学生式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引发他们对学习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素养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俊芳. 浅议高中素质教育下的教育评价[J]. 林区教学, 2006(Z1):39-40. [2]李喜平. 实施新课程方案推进普通高中素质教育进程[J]. 辽宁教育研究, 2001.
[3]左涛.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研究[D]. 西南大学.
[4]张建良, 王名扬. "高中数学新课标"对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提出了高要求[J]. 数学教育学报, 2005, 14(3):87-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